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人类社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在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环境觉悟和环境保护行为,从而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孕育了人类,供我们生存和繁衍子孙,提供给我们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使我们创造了现代文明,产生了工业化社会。但正是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人类破坏和污染环境在加速,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加剧,淡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环境保护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任务,而且是人类世世代代的任务。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  相似文献   

3.
姬惠光 《新高考》2006,(5):96-101
[重点难点解析] 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这幅图可以看出,人与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社会要从环境中获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与能量,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将自己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于环境之中,环境对其有清除、净化的能力。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或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则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社会影响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5.
略论高等教育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环境确实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但是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城市环境污染使大气质量严重下降、水环境质量恶化、自然生态破坏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成为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全球性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共同成为世界关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人类最终会因环境恶化而连生存也丧失殆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是人类共同的需要,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一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愈来愈大.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却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紧张.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思路取得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然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教育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以环境保护问题为例,通过中日环境保护的对比,对环境问题与教育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如今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儿童是未来的建设者和环境的主人,根据幼儿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有利于推广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深化幼儿环保行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介绍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的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未来,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生物课堂的重要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常识,同时彰显"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一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一、核心知识解读环境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一方面,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与破坏、环境的急剧恶化与退化,构  相似文献   

13.
一、解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人类离开环境就无法生存,关系如下图.  相似文献   

14.
周文荣 《考试周刊》2009,(30):167-168
环境是建设稳定的人类社会的一块基石。环境保护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本。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地球、对自然、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学校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化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已日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严酷的环境问题,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青年学生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要当好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认识到重视和改善环境、积极维护和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酸雨、沙尘暴、泥石流、滑坡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是当今地理教育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地推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同时也增强了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大规模改变着人类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着环境中物质循环系统。于是相应地产生了现代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地理学科对环境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其环境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合理运用地理教学的优势、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人类在遭遇无数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环境污染,饱尝环境问题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生命健康威胁之后,许多国家和组织发出了保护环境的口号。199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之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正成为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人类当前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保护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将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培养和提高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必须认真完成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