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陆明 《江苏高教》2023,(5):103-10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新环境下,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其本身 所蕴含的德育理念放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对于技工 院校来说,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十 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能够促使学 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德育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有助 于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 国技工院校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该深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增强其时效性,实现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组织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出发,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 ,探讨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 ,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论为主要内容 ,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一、优秀传统文化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 ,始终贯彻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 ,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显示着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在价值取向上 ,坚持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 ,强调“公”。《诗经…  相似文献   

6.
六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有经验也有教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当前就业观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可以从育人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实践、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意见要求,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意在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局限,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文章首先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困境进行分析,然后依据相关原则,分别基于第一、二、三、四课堂的教育教学特点,给出了二者融合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热衷于工作轻松、环境好的白领工作,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逐渐增多,与之相反的技术工作受到冷淡。我国人才模式出现"营养不均衡"的局面,技工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技工教育现状的阐述,进而发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讨论技工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人文精神、和谐理念等,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许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传统文化保持和发扬做得很好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先辈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始终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弘扬民族文化,将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奋斗精神,有助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产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融合创新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薄弱,高校相关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科学认识、明确意义、梳理关系、分析原因、把握方法5个方面具体分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地位、角色、症结与实效,切实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分析和实证调查,并探究了教育困境的多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推进此项教育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亚洲儒教文化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典型经验的借鉴研究,论证了我国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目前,学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下: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凸显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和设计科学合理的总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阅读教育为主要的手段,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使青少年学生在各个学段层层递进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汲取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助推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剖析现阶段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融合中面临的问题,从育人思想、内容挖掘、顶层设计、校园文化、教育模式和教学基地六个方面提出优化的融合路径,解决当下高职院校在弘扬传统文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对市场形成正确的理解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培养进入市场应具备的人格素质。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弱要求强内化的教育机制、强要求强内化的教育机制和课堂教学灌输三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具有深远的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成为新形势下社会共同的思想价值追求,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石。文章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原动力,是青年教育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动力,指引当代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技工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文化基础课教育过程中的几对现实矛盾:核心地位与无用地位、理想功能与底线功能、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进一步提出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在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如何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为中国人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为切入点,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以期探索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高校是重要载体。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育人效果,突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功能以及着眼于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将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