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成龙 《兰台世界》2024,(1):129-1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黎黎 《兰台内外》2020,(15):21-22,51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东北革命的低潮时期,在黑暗统治异常严酷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员,完善政策纲领,率领东北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反帝大同盟就是在中共满洲省委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东北地区反帝大同盟的诞生1928年党的"六大"召开以后,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为了贯彻党的精神,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形势和党的任务,统一东北全党思想,开始把组织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5,(7):162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其间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初期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为一栋面阔六间进  相似文献   

4.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5.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满洲省委建立初期,正处于白色恐怖的特殊时期,但省委不畏艰险,突破重重困难,传播革命火种,带领东北各族人民奋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高举抗日斗争旗帜,为东北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顾延欣 《兰台世界》2022,(9):122-125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为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中共中央派时任顺直省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的陈为人到东北地区,负责组建中共在东北的统一领导机关。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东北地区的党务工作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同时“,工作人才的问题”成为困扰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陈为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以陈为人为首的中共满洲省委开始了一系列党员培训与教育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东北地区党的建设较之前有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7.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1927年。1927年10月24日,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1928年初,东北地区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追认本次会议为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决定: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正式成立,临时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今沈  相似文献   

8.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吴丽实是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哈尔滨特支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在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的革命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牢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兵运方针的指引下,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满洲特科"开始在东北讲武堂中秘密开展兵运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27年10月—1936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对大连地区的党团组织活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帮助,特别是在1927年、1929年、1933年,共三次帮助大连地方党组织、共青团组织重建党支部、团支部,使大连地区的党团组织得以恢复和正常运转。中共满洲省委积极恢复与组建大连地方党团组织,不仅促进了大连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东北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24日成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异常艰苦严酷的环境中,中共满洲省委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带领东北人民抗击日寇,抵御外敌,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3年9月,陈为人在哈尔滨组建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东北地区党组织成立后,领导了声援五卅惨案的奉天学生运动、拒绝日本在临江设立领  相似文献   

13.
1927年10月24日,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将抚顺地区作为党组织活动中心区域之一,几次派人到抚顺秘密从事革命运动。党组织初期的发展1928年8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派苏振久到抚顺开展工作。苏振久到抚顺后,组织当地三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抚顺特别支部,苏振久为负责人。同年11月,满洲省委派王鹤寿任抚顺特支书记,党组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满洲省委史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中共满洲省委始末史的开拓性论著,反映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细读该书,感觉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书所研究的十一个问题,几乎每个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见解和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辽宁省档案局(馆)编辑的《红色记忆——中共满洲省委档案文献图集》一书,近日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为该书作序。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辽宁省档案馆践行总书记要求,多次组织召开中共满洲省委史专题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从本期起,《兰台世界》开设“中共满洲省委史研究”专栏,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东北的革命工作,视东北为“民族革命的新重心”。李大钊、罗章龙、李震瀛、陈为人等先后来到东北着手开展建党工作,为东北革命斗争带来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领导。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为东北革命斗争带来新的曙光。为了加强对东满地区抗日运动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于1931年11月改组东满特委,童长荣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东满人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斗争。童长荣对党极为忠诚,坚守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为民族的解放和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深入东满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共满洲省委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面临着政治阻力、教育阻力、思想阻力,但我们党却迎难而上,通过巧妙运用刊物、积极开办学堂、注重传播大众化、成立爱国团体等多种策略方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从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影响,在东北有效传播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促进了东北人民觉醒并走上革命道路。研究中共满洲省委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东北传播,对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先后发表了四次抗日宣言。宣言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本质,号召工农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共满洲省委抗战宣言的发表,率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