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和电子书的普及正在帮助国人改变原有的阅读习惯,读屏时代的到来,移动、碎片式阅读越来越成为大众主要的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面对读屏时代下的新环境,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吸引读者放下读屏,重新回到图书馆,成为值得探究的课题.文章首先对读屏时代公共图书馆用户阅读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新环境下图书馆打造"第三空间"的含义,再者分析了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具备的优势条件,最后描述了读屏时代视阈下的图书馆可以提供的创新服务和空间再造构想.  相似文献   

2.
读屏时代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巨大冲击,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率趋于下降,提升文献流通率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开展读屏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深入分析“读纸”“读屏”的社会认知以及“读屏”对高校馆藏文献流通的影响,指出高校图书馆文献流通面临的困境。基于“读屏”“读纸”两种阅读方式及其影响,文章指出,“读屏时代”改变的是阅读载体和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读者对目标信息的需求仍旧不变,“读纸”“读屏”两者可以共存共融发展。构建文献资源适宜性评价体系、增加文献资源有效供给和合理引导读者需求是“读屏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升文献流通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电视屏幕、电脑屏幕、笔记本电脑、手机屏幕、电子词典、诺亚舟、手持式阅读器、掌上电脑、可视电话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施上大大小小的屏幕,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文本、图像和声音正在变质为字节和数据,世界在这种变化中愈来愈清晰、越来越丰富和繁忙,不可否认,读屏时代已经来临。而以读纸为基本存在形式的报业正处在屏幕的四面楚歌之中,如何面对读屏时代是报业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以纸媒为代表的读书时代,出版传播表现为以文字符号为基础的出版和接受关系,而在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读屏时代,出版表现为以技术性符号为基础的出版和接受关系。前者成为"读书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后者成为"读屏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数字媒体逐渐替代纸媒,以及人类社会逐渐由读书社会过渡到读屏社会,出版也由以抽象性文字符号为基础的理性传播转变为以技术性符号为基础的感性传播,但是出版传播的源泉却没有改变,依旧来源于文字理性。所以数字出版时代的接受主体是徘徊于历史时代和后历史时代的存在,即"读屏时代"的出版接受必须同时具有"深度阅读"的文字理性能力以及"碎片化阅读"的技术性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5.
徐升国 《出版广角》2013,(14):12-14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数字化的未来,我们是将发动一场阅读的革命,还是要革掉阅读的命?人类走向读屏时代随着iPhone和iPad掀起的智能手机与触摸屏电脑席卷全球,谷歌眼镜广受追捧,屏幕正在全面渗透进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人类正在全面进入读屏时代。对此,美国著名互联网观察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提出,随着屏幕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到处都是屏  相似文献   

6.
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成功地将受众从“单屏时代”带进“多屏时代”.在“单屏时代”,电视媒体是我们接收信息和获得娱乐的唯一屏幕,可谓“一屏独大”.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电视媒体一统屏幕天下的局面,新的屏幕不断地被创造出来,PC屏、手机屏、移动电视屏、户外显示屏等层出不穷,多屏时代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7.
张涌 《青年记者》2012,(21):51-52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多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多媒体的读屏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  相似文献   

8.
多屏互动概述多屏互动指的是基于DLNA、WIDI或闪联等协议,通过WIFI网络连接,将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等全面整合,在不同媒体终端如手机、电视、电脑等上进行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数据等)内容的展示、控制、解析、传输、共享等(见下表),从而丰富多媒体生活的一种行为。从"读文时代"、"读图时代"到"读屏时代",人们在技术的驱动下改变了信息的接收和传递方式,信息传播渠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已经突破了"线"的限制,受众也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9.
佘雅婷 《视听》2023,(5):21-24
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人机共生的数字时代,视听媒介的繁荣形成了数字时代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空间与以听觉为中心的声觉空间交替的媒介景观。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耳朵经济的兴起,唤起了声音媒介的价值再回归,打破了读屏时代的“图像霸权”局面。声音符号流动于空间中,声音媒介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在数字时代建构私密性的听觉空间、社会性的听觉空间与流动性的听觉空间。在数字空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听觉文化实践,参与塑造了新的媒介文化,呈现出互动性、符号性、涉身性的特质。然而,从媒介环境学与媒介社会学视角来看,还需思考和警惕听觉文化消费主义陷阱以及“声音/发声”视角下声音与话语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书的诞生和流行,并给传统纸质出版带来威胁与挑战.业内人士纷纷预测"纸质书不久后将被电子书籍所取代",这一预测是否准确尚有待观望.但读屏时代人们对电子书的依赖与日俱增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便捷、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使得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阅读体验来看,都在改变着人们对书籍的视觉体验及阅读习惯.腾讯推出的"微信读书"APP,通过连接好友进行阅读分享和互动,以此打造社交化的阅读平台.当阅读与社交相融,是否能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读图时代的发展,图文书逐渐占领了书架的大量空间.图文书使人们享受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传统的"读字"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畅销的图书不等于好看的图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那些跟风打卡购买畅销书的人并没有阅读花钱买来的书。人们到底读没读买来的畅销书呢?在纸质书时代,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霍金的《时间简史》被公认为是“最没人读的畅销书”。终于,在电子书时代,我们对“最没人读的畅销书”有了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霍金指数”。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现代人而言,读一本古籍书是令人头疼的事情,会感到特别地不轻松,这是因为繁体字不方便阅读;文言文又晦涩难懂;竖排格式和翻阅的方向阅读起来也不习惯等,但这都是以现代人的要求作出的评论.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时代的变迁,而不是图书本身.  相似文献   

14.
闲读偶记     
《欲读书结》(三联书店出版)是王蒙在《读书》杂志发表的专栏文章的结集.读书,各有各的读法.有的能把书读死,有的能把书读活、读死者,要么囫囵吞枣,要么寻章摘句,书是书,我是我,读毕掩卷,所得甚少.读活者,总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认识、体验和书结合起来,参照、印证、分析、引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加深理解,开扩思路,进而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读法,哪怕只抓到书中的某一点、某一部分,也会使自己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5.
曹健敏 《传媒》2015,(14):65-67
移动新闻客户端是读屏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新的典型应用,图片所具备的感官刺激、形象化表达特征使之成为吸引受众、占领市场的利器.但是,实际应用中却普遍存在图文分离、图片来源不明等问题,图文合一、图文互证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图片应用应坚持的专业原则,图文融合是移动新闻客户端保持权威性、新闻性、专业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手机和5G技术的普及,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手机竖屏占据,这对以纸书为主要产品的传统出版社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在竖屏时代综合利用媒体融合的生态,用最小的成本,最优的营销手段,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每个出版社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导致信息传播需求侧的信息接收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屏读时代来临.对传统报业而言,信息需求市场的变化倒逼其转型,具体来说就是需求侧融合与供给侧坚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其中供给侧的坚守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报业坚守报道水准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其责任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转场",迈入了"读屏"时代。本文从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党报记者在全媒体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四点对策,从而提升全媒体时代的职业素养,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大潮。  相似文献   

19.
纸本怀恋     
张映芳  钟东 《图书馆学刊》2011,33(6):133-136
纸质文献孕育了中国丰富的治书之学。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如果抽取了纸质图书的时代,便成为空白,无以成立。读网时代,人们读书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整体而言,读网时代的人们欠缺了深思、细玩、体味。纸质图书给中国图书馆学所带来的人文情感,已经被时代冲洗得日趋淡漠。图书馆学人应当在纸书中重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学科根系。  相似文献   

20.
刘阳 《新闻前哨》2022,(3):12-13
新闻插图是当今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传播新闻信息、加强宣传效果、引导受众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读报"、"读屏"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步伐的日益加快,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间断性或选择性阅读,或直接快速"读图",成为很大一部分读者的选择.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体,应当与时俱进,适应和引领当今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新潮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