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阳楼     
我家乡的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岳阳楼的建筑结构独特,风格奇异,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远远望去,宽恰似17最一.2米具只,有凌进特空深点展的1翅5是.的6米岳大,阳鸟占楼。地的全楼2楼5顶1高平,方2它5米.是35。由米层,叠平相面衬呈的长方如形意,  相似文献   

2.
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的岳阳楼,飞檐画栋,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这座建筑物,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据记载,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此,在洞庭湖畔建起训练水兵的阅兵楼。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中书令张说被贬谪到岳州(今岳阳),就在鲁肃的阅兵楼旧址修建岳阳楼。从此以后,历代著各诗人墨客经过此地都有题咏。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  相似文献   

3.
宋代曾登临岳阳楼并留下了相关作品的状元有吕蒙正、张孝祥、王十朋3人,吕蒙正登,临的是滕子京重修之前的岳阳楼,而张孝祥、王十朋登临的则是滕子京重修后又至少经过三毁三修的岳阳楼。另有3位状元与岳阳楼有这样或那样的间接关系。因《岳阳楼记》的推动,岳阳楼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是忧国忧民、风高节亮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岳阳楼的建筑形制在清代中期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本文从历代《岳阳楼图》中选取宋、元、明、清初著名画家的传世之作进行考释,从而指出了以往研究岳阳楼形制中的一些谬误。总结了历史上岳阳楼形制的三种模式,并肯定了《岳阳楼图》是岳阳楼研究的重要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5.
宋徽宗擅画,曾开设国家画院,以考画取士。一次,画院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于是出现了三种画法:一是画古寺屹立山下,背后众峰层迭;二是只画古寺飞檐一角从崇山密林中闪现;三是画一和尚于云雾缭绕的山下小溪旁汲水,不露寺院形迹。考官们一致认为:第一种画法门户洞开,一览无余;第二种画法以飞檐代古寺,略胜一筹;惟有第三种画法没有直接去表现“深山藏古寺”的命题,而是借助和尚汲水以暗示,因而就显得“深”、“藏”俱出,余韵无穷,自然是独占鳌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文本从物态层、形象层、生活层、人性层、作者意识层、集体无意识层的角度,通过对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登岳阳楼》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认为李白是主观之诗人即理想家造境,杜甫是客观之诗人即写实家写境,然后揭示出李白雄奇俊逸的诗风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相似文献   

7.
岳阳楼内共有三副雕屏,一、二楼书刻范仲淹<岳阳楼记>,三楼书刻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对三副雕屏的成因与变异,历来多有歧说.笔者认为:张书范记是黄凝道驰书所得:成丰遭劫的雕屏是张照手书真迹,余则另有书者.毛泽东手书杜诗,应是晚年的遣兴之作.  相似文献   

8.
卞吉 《课外阅读》2012,(1):36-38
历史上曾发生过大量的"拆字"趣闻,现选出其中的六大经典趣闻,与读者共赏。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名倾天下的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最早称"巴陵城楼"为"岳阳楼"的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阳楼,最后一次到岳阳楼,有个过路人在岳阳楼的墙壁上留下了三个字:"一、虫、  相似文献   

9.
康靖宇 《成才之路》2012,(15):99-I0019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名倾天下的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最早称“巴陵城楼”为“岳阳楼”的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阳楼,最后一次到岳阳楼,有个过路人在岳阳楼的墙壁上留下了三个字:一、虫、二。众人不解其意。等到李白来时,人们就向他请教。李白沉思良久道:“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对联。‘一’指水天一色;‘虫、二’便是风月无边”。人们叹服,并请李白留下墨宝。李白欣然命笔,写下“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八个大字。如今,这副对联刻成雕屏,悬挂在岳阳楼三楼主门。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膝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岳阳楼自此名气更大。后几度废兴,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行修葺。  相似文献   

11.
晓桦 《初中生》2006,(21):28-29
相传岳阳楼快建成的时候,滕子京写信请范仲淹作记,还特地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说:"山水没有楼阁是一种缺陷,楼阁没有文字题记同样也是一种缺陷.  相似文献   

12.
对《岳阳楼记》一文中第二小节有关写景的句子.不同的教参有不同的说法.如南通师专的沈继常老师认为是“概述巴陵盛状.岳阳楼之大观”.并认为这一节是总写.又如江苏洪宗礼老师主编的《教师备课手册》中这样写:“第一句为概述岳阳楼的美景总写一笔.既是说明洞庭湖集‘巴陵胜状’之大成,又说明作者写景将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第二句“具体写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参》中认为这一小节的首句“暗切岳阳楼三字.是这部分的总领句.接着顺理成章的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云云.综上所述,其共同点是说这部分的写景.仅仅是对洞庭湖景色的概述、总写.但部忽略了这部分写景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岳阳楼,至今仍存诸多疑窦尚待解答,有些问题则众说纷纭,难以定论。现选取其中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岳阳楼名以文字始称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不是贾至;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时间是庆历五年,不是庆历六年;岳阳楼一楼的《岳阳楼记》雕屏是翻版,不是“巴陵窃贼”仿制而成的赝品。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岳阳楼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选入了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该诗是“诗圣”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登楼咏怀诗,曾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诗人与世长辞的前一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这一年,杜甫携家眷由夔州出峡,沿江经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江湘一带,并在暮冬时节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赋此诗.  相似文献   

15.
岳阳楼 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6.
游黄鹤楼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相似文献   

17.
巴陵岳阳楼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三楼皆扼大江要冲,宛如镶嵌于长江这条玉龙上的一串明珠;又有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登高赋诗,临楼泼墨,使胜状之中尤现人文魅力。岳阳楼西傍洞庭,左衔君山,山、江、湖三形交会,独揽胜境,气象万千。据史载,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为东吴大将鲁肃于洞庭湖训练水师之阅兵场所,大唐名相张说为岳州刺史时“日与才士登此楼赋咏”,尝作诗百余篇列于楼壁,“自尔著名”。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出,以其珠玑锦绣之文,遂使岳阳楼名震天下。据今存岳阳楼长联云该楼四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  相似文献   

18.
华章溢彩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谈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楼阁上的帷幔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山之下.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望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相似文献   

19.
屹立在湖南岳阳巴丘山顶的岳阳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一向被称为长江三大名楼。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曾写下了多少纵情赞美这三大名楼的诗文。王勃的《滕王阁序》千载为人传诵,崔灏的《登黄鹤楼》连李白都要望而却步。而三座名楼中,古人于岳阳楼的吟咏似乎尤其多。如孟浩然,杜甫都留下了登岳阳楼的著名诗篇。而北宋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它是完全可以与上面这些著名诗文媲美而毫无愧色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  相似文献   

20.
吴娬 《文教资料》2011,(13):77-79
山水画中的"以大观小"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卷》中提出的,近人多有重新论述,讨论的焦点是关于透视的问题。立场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谈论的重点有别,有的学者认为"仰画飞檐"就是一种焦点透视,有的认为古代中国画画论应用自己本土的元素和思维方式去阐释。沈括是在具体谈李成"仰画飞檐"时提出山水画的"以大观小",但他自己并没有更深入地去论述,他的观点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以大观小"的理论。因此联系上下文的关系,才能更明确沈括在说什么,在论述他的观点时才能更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