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坡题跋思想艺术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坡题跋是东坡散文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体裁,充分体现了东坡在文学艺术上的宗旨崇尚自然、不事雕琢;冲淡简远,高雅绝俗,代表了封建社会后期美学思潮.题跋内容也反映了东坡的处世哲学,旷达超脱、随缘自适,在平心的世界中感悟美的人生.同时,题跋在写法上随兴而发、妙趣横生,也见出东坡自身的人格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两宋词坛对东坡词的论评,认为北宋词坛对东坡词非多誉少,南宋词坛对东坡词褒多贬少,延宕到南宋末,则表现为抑扬相共,词论在东坡论中已超出了单个词人词论的意义,显露出后世词学理论发展中词派梳辨之端倪。  相似文献   

3.
现存东坡尺版数量巨大,内容真实、丰富,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而古今学者对其发掘、利用则有欠缺。对极富文学内涵和文化内涵的苏轼研究来说,东坡尺牍的文献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不可或缺的生平、思想资料,弥足珍贵的自述创作资料,以及散金片玉式的学术文化资料。  相似文献   

4.
明人徐坳所编、明人宋珏增补《蔡忠惠别纪补遗》卷之上《书法》中引两则材料,其一:“欧阳文忠论书云: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言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求其所短,大字为少疏也。天资既高,又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谓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其二:“书法当自小楷出,而世或有未能正书。  相似文献   

5.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周晓瑜 《现代语文》2006,(10):17-17
宋朝名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苏轼取号“东坡”的原因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关。  相似文献   

7.
苏轼,号东坡。《宋史·苏东坡本传》记载:“(乌台诗案后)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几乎历代学者都认为这就是“东坡”名号的由来。中学语文课本、教参都持此种观点,即因地缘使然。  相似文献   

8.
东坡词补考     
薛瑞生先生的《东坡词编年笺证》一书在东坡词编年及笺释方面用功极深,创获极多。笔者拜诵《笺证》,亦偶有鄙见,对《浪淘沙·探春》、《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满江红·忧喜相寻》、《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等词的编年及对个别词句及典故稍有补考。  相似文献   

9.
叶梦得与苏轼门人、后人及其追随者有着复杂的情缘、学缘和血缘关系,叶梦得心中有浓郁的“景苏”情结,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刘意规模苏轼,特别是其《石林词》与东坡乐府有着惊人的相似,其清旷、达现的词风以及直接隐括苏轼诗文入词,用东坡词韵乃至词意作词,善于点化前人诗文典故,在“以诗为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已初露“以文为词”的端倪等方面,均体现出一种的特殊的创作取向。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苏轼的创新人生——以东坡美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家,而且还是一位独具高见的美食家。他在美食上的许多创见,都是在他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时形成的;他发明的东坡美食,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新实践精神。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对烹饪技术、理论方面的创新,也是其精神层面的一种革新。  相似文献   

11.
本篇是对东坡词较少为人涉及的两个侧面的考察。东坡词对柳永词也有学习和继承的一面,其突出的表现是有所取法,但还是达到了对柳词的超越。“直造古人不到处”,是南宋胡仔站在词史的高度,对东坡词精品的评赞,大体涵盖了深微、丰厚的意蕴,变化莫测的章法,诗情与哲理的融合等诸方面内容,《永遇乐》(明月如霜)词便是一个显例。  相似文献   

12.
密州东坡文化源起于苏轼知密州,是苏轼与诸多北宋文人共同创造了密州东坡文化。由于苏轼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及后人的不断传承,密州东坡文化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由一个历史人物的个人行迹变成了一种集体记忆。在历经九百余载的发展过程中,密州东坡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象征符号曾发生了诸多变化,而文化的本体则相对固定。密州东坡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是超然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东坡词两个不甚为人注意的侧面所作的考察。苏轼的惜花伤春之词,有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一是对自然世界的厚爱,二是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三是对美好事物的留连。东坡词中衍化唐传奇的联章词三首,至今鲜为人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和创变形式,都应当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惠州原有的景观伴随着苏轼的到来愈加扬名。并且,在谪居的几年中,苏轼在惠州“首创”了一批人文景观,这些都成为后人经常游览的著名景点,“惠州景观”遂变为极具个人色彩的“东坡景观”。多重原因造成了此种转变:一是苏轼对惠州景观灵动的描述;二是世人对其“旷达”人格的追慕;三是后世对苏轼“不顾穷达,行仁利物”之济世精神的仰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15.
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不只经营起禾稼果木,还在这里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26日至27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湖北黄冈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与会苏学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从"东坡文化"内涵及发源地、苏轼贬黄州时期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均做了深入研究,这对于今后的苏学研究,乃至于将研究成果物质化,推动各相关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宋俞文豹的《吹剑续录》中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东坡因问曰:“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须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1)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2005,(11):83-83
据宋人洪迈所著《容斋随笔》记载,苏轼被发配到黄州以后,开始自称东坡居士。详细考察它的缘由,是由于他仰慕白居易而起的号。  相似文献   

19.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的补充。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志林》中对名物的题咏记述也构成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志林》不论是情的阐释,还是理的透彻。无不蕴含苏轼澄澈的心性和洒脱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这是苏轼贬黄州后于元丰六年(1083)写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