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报告文学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艾·史沫特莱》论文集,已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中国三S研究会武汉分会副会长尹均生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曹毓英主编,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史沫特莱的文集。文集内容分四个部份:史沫特莱生前友好邓颖超、黄华、路易·艾黎、马海德等的纪念文章;戈宝权、茅盾、马宁等的回忆录;武汉“史沫特莱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其中有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为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给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发布会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指出,加拿大、美国援华医疗队的白求恩,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美国著名进步作家、记者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美国医生马海德,  相似文献   

3.
一位美国人是女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她30年代初在上海经过宋庆龄介绍而与鲁迅相识,从此时有交往,直到鲁迅逝世前夕她还带着一位德国医生去为鲁迅诊断。史沫特莱在回忆文章中说: “鲁迅是一把宝剑。“他有罕见的深入中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为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给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发布会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指出,加拿大、美国援华医疗队的白求恩,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美国著名进步作家、记者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美国医生马海德,发起筹组中  相似文献   

5.
索尔兹伯里是二战以来著名的国际新闻记者。他是继斯诺、史沫特莱之后书写红军长征的三位美国记者之一。他重走长征路之后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轰动世界。他对中国人民友好,对中国新长征的领路人邓小平怀有深深的敬意。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特将他独特的新闻生涯和写长征的名著介绍给我国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的艰难时刻,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史沫特莱女士深入到武汉外围伪敌顽犬牙交错、形势日趋恶化的豫鄂边区采访,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足迹到过边区多处。本文概述、说明了史沫特莱豫鄂边区之行前边区的形势、访问经过、访问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7,(3)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重温70年前的壮举,许多中国人自发地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重走长征路”活动。这些活动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参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远不仅是对历史的一场追忆,我们更应发扬长征精神,让它真正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转化为振兴祖国、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一、一读。读诗师:请同学们看课件,齐读:1,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最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杰出的领导人朱德同忐写的一部传记,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朱德同志六十年以前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而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  相似文献   

10.
鲁迅五十寿辰,左翼作家曾秘密地为他举行庆祝会。这次庆祝会,直到鲁迅逝世以后,史沫特莱才在《中国之战歌》①中有详细忆述。但是,最早的记载,并不出于史沫特莱之手。当时,地下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红旗日报》在一九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的报纸上就作了报道,题文如下: 左翼文艺作家鲁迅五十生寿纪念会表示愿为无产阶级文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雅典奥运,中国体育军团获得历史性突破,载誉而归;邓小平100周年诞辰,全国各界人士深情缅怀;中国航天再获满堂红,八箭升空,十星高照;……当2004年的日历在不经意间一页页轻轻翻过时,这一段段值得回首的历史也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在2004年的记忆中,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还要数9月16日~9月19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了。全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其重要意义自然勿须赘言。它带给全国人民的也自然是对中国共产党未来执政能力以及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民…  相似文献   

12.
孙国栋 《老年教育》2011,(12):12-13
1937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不久,延安破天荒有了舞会。这种来自西方的交谊舞,是由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带到延安的。但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反对和抵制之声并没有停息,后来竟酿成了几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3.
刘常庆 《上海教育》2011,(21):49-49
德国统一后,特别是围绕二战结束50周年的国际争论,曾引起欧洲和美国的担忧,战争历史和大屠杀的记忆有可能被忘记。其实,在德国,这一历史一直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微博十则     
人们只知道你站得高,却看不到你被伤害时候的痛。美国自由女神像,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1886年建成,整座铜像以钢铁为骨架,铜片为外皮,总重225吨,连基座高约93米。它每年大  相似文献   

15.
刘捷  胡晓 《小学语文》2009,(6):F0004-F000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国人心中永远难以抹去的记忆!在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5月9日出版了《为了灾区书声琅琅——教育部赴地震重灾区干部工作札记》一书。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中国抗战时期,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沦陷后日军进行的大规模屠城惨案。日本在战时通过消息封锁、虚假宣传等手段掩饰暴行,战后得到美国的政治庇护,加上中国幸存者未对侵略者有力控诉,致使大屠杀在西方鲜为人知,几乎"被世界遗忘"。直到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出版后在全球畅销,作为媒介的世界性畅销书对传播南京大屠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中外媒体对日本歪曲历史、挑衅和平等行径的披露,对中国公祭活动的仪式化报道,中国为保护历史真相、纪念遇难同胞所做的不懈努力共同促进了世界对史实的关注。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自此南京大屠杀凝聚为国际共识,从中国记忆上升为全人类的永久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武装入侵 反恐方向偏转 拉登隐身 基地零散出拳 警报频传 美国坐卧不安 双重标准 合作反恐艰难 国际共识 反恐任重道远 3年前的"9·11"事件,给人们留下黑色的记忆。遗憾的是,今年的9月 依然没有摆脱恐怖主义的阴影。1日,30多名恐怖分子突然占领了俄罗斯联邦 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一所学校,事件造成300人死亡、700多人受伤的悲 惨结局。9日,一枚威力强大的汽车炸弹在澳大利亚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门外 爆炸,8人丧生,160多人受伤。11日,是美国"9·11"惨剧3周年纪念日, 人们心中的创伤远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消除。  相似文献   

18.
记忆力是人们学习获取知识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不同的外力刺激下,人们的记忆力可以增强或者减弱。增强儿童记忆力,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呢?我的初步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重视学生的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就是没有事先确定目的的面无意地形成的记忆。人们偶然感知过的事物,仓猝间的动作,在当时并没有意图去记住它,但却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这种记忆有一定的偶然和片面性,专靠这种记忆当然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但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仍然有很大作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种无意识记忆,学生不用付出很大努力,就可以轻松愉  相似文献   

19.
试论长征精神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十月二十二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美国著名作家、前《纽约时报》记者哈里森·索尔伯兹称长征为“人类伟大的史诗”.并说:“这是一次充满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几十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提起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人们无不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0.
榜样     
我看了电视片《艾黎和何克》,内心十分感动,艾黎那高大的形象不时在我脑际闪现。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作家。一九二七年来到中国,初在上海消防处当工厂督察,慢慢学会了中文。他在当时的中国,亲眼看见中国人民所受的苦难,他看见了人力车夫在街头啜泣;缫丝厂童工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横行。不久,他会见史沫特莱,向她讲述了他在中国看到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