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在资源、市场还是在政策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通过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效应的对比分析可知,无论是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还是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近几年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在逐年下降,这与西部地区的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是今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72-73
康巴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昌都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地区的藏族人民拥有特色浓郁的民族服饰艺术特色,是康巴地区藏族文化的载体,对藏民族的民情风俗具有直观的体现。康巴地区藏族首饰艺术造型、色彩、纹样、材料及独特的工艺手法,浓缩了该地区首饰艺术的精华,是与其他藏族分支区别的典型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上海教育系统在西部地区援建希望学校3所,改建学校4所,向西部对口地区及其他地区捐赠教育经费1211.03万元,捐赠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091台,捐赠图书资料25.76万册,资助贫困学生20808人,接受干部、教师26256人来沪进修、培训和挂职锻炼,选派专家、教师613人赴西部地区开展支教讲学,投入新疆高中班和西藏初中班的办学经费9775.51万元,全年用于支援西部地区及其他地区教育发展和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经费投入22015.07万元。市教委继续向云南省贫困地区选派了第8批支教教师100人,  相似文献   

4.
在配合三峡大坝建设的考古发掘中,峡江地区发现大量汉唐时期的遗址,遗址的增加表明此时峡江地区人口也有大幅的增加,再结合文献上所记载的人口增长,本文认为汉代峡江地区有大批移民徙入,移民的徙入和峡江地区的交通、盐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滇东与黔西①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生境条件,使该区域早期青铜时代②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随着近年该地区田野考古工作的推进,滇东黔西地区早期青铜时代文化面貌逐渐地清晰起来,其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对于古夜郎的渊源和发展历程的探讨提供重要的资料和信息,并有利于我们认识滇东黔西地区早期青铜时代居民的丧葬习俗、祭祀礼仪活动、社会组织形态以及生业、经济形态等。  相似文献   

6.
发展文化旅游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的重要途径。汶川北部羌族聚居区的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羌族地区具有代表性,整合与利用好汶川北部的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既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重要任务,也对探索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文以汶川北部羌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对灾后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尧 《中国文化》2009,(2):82-91
大家知道,中国有藏传佛教、汉地佛教和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门派。佛教三大门派,在中国都有传承。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藏族地区形成与藏区文化结合的特殊形式,然后延伸到蒙古地区、满族地区,在藏蒙满地区比较集中,都信仰藏传佛教。传到蒙古以后,比如现在俄罗斯境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也都信仰藏传佛教,到现在也是。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化旅游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的重要途径.汶川北部羌族聚居区的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羌族地区具有代表性,整合与利用好汶川北部的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既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重要任务,也对探索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文以汶川北部羌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对灾后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是巴蜀地区民间信仰的大发展时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祇大致可分为先贤、自然、创世神及其他共四类.神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巴蜀"重淫祀"的民俗文化氛围,神祗祭祀与经济活动及教化相关,所崇拜的先贤大都活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0.
唐五代是巴蜀地区民间信仰的大发展时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祗大致可分为先贤、自然、创世神及其他共四类。神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巴蜀“重淫祀”的民俗文化氛围,神祗祭祀与经济活动及教化相关,所崇拜的先贤大都活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1.
王琳 《寻根》2009,(5):100-102
轘辕关与轘辕古道 黄河、洛河、伊河交汇的河洛地区,南有嵩山,西有熊耳山,河山拱戴,形胜甲天下。形胜之地洛阳,曾是夏、商、东周等13个王朝的都城。洛阳东南有一条轘辕古道,在历史上,轘辕古道不仅作为河洛地区的东南屏障发挥了拱卫洛阳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是自河洛地区东出淮水、南下南阳盆地最便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复兴责任重大。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文化素养的培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应尽的时代责任,对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成松 《寻根》2014,(2):70-79
历史上的水西既是一个地方政权,也是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区域的水西,是指古代水西土司政权统治的地区,即今天的毕节市大方县、七星关区、赫章县、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县以及今天的贵阳清镇、修文、息烽和六盘水的水城县、六枝特区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当进入21世纪,伴随着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变化,所产生的鄂尔多斯现象,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和瞩目时,一门以鄂尔多斯地区为对象,集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民俗学、生态学、宗教学以及文学艺术,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5.
项红 《寻根》2009,(2):54-58
《查姆》的流传地区和主要内容 史诗《查姆》以彝文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底土、新资、妥甸,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石屏、建水、元阳,玉溪地区的新平、峨山等地,是彝族民间为死者办丧事时所诵念的经书。  相似文献   

16.
南方丝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实质是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通过漫长历史上的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但汉民族与北方戎狄民族的文化交融同与西南地区夷民族的文化交融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和汉族地区与南、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西南民族地区以南丝之路为主动脉,形成了交通的网络,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网络。通过南丝路及其带动的这个交通网络,处于强势的汉文化以油迹扩散的方式在西南民族地区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传播,使大量少数民族民众通过文化交融而融入汉族之中,只剩下交通最困难、具有封闭型地域特征的地区,因汉文化影响力甚微,原有少数民族才得以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7.
徐金星 《寻根》2004,(5):4-8
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关于它的具体范围,朱绍侯先生曾在<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一文中指出:"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显然这个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洛阳平原或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在同一篇文章中,朱先生又指出:"作为河洛文化圈,实际要超过河洛区域范围,即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2002年10月,在郑州举办的"河洛文化与台湾"学术研讨会期间,朱绍侯先生、沙旭升先生都曾谈到,有开封禹王台所存康熙所题"功存河洛"匾额可以说明,所谓河洛地区,向东应包括郑州、开封在内.  相似文献   

18.
黎力 《寻根》2007,(4):110-113
鄂西南地区的土家族聚居地—长阳、五峰、巴东、建始、恩施和鹤峰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在老人死后,对亡人的一系列祭奠活动,其名称各不相同,有"打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重要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地区实际,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一个传统农牧业地区向现代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转变,使一个生态自然环境恶劣、人少地广的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迅速巨变为中国西部的经济强市。鄂尔多斯地区所发生的经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地区文化源远流长,灿烂瑰丽。该地区各国的电影更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浓郁绚丽的拉美风情及该地区国家广阔、深邃而又复杂的历史背景。但近十几年以来,随着美国电影逐渐占据了拉美诸国的电影市场,其它媒体,如电视、音像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