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画坛,张大千从事艺术活动六十五载,曾被美国世界美术协会公推为“当代第一画家”,被徐悲鸿定为“五百年第一人”,世人称之为“古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东方之笔”、“中国美术集大成者”。然而由于他自1949年之后即离开内地漂泊于海外,晚年定居台湾,所以其事迹、其作品不为内地读者所熟知,更受中国内地出版界冷落近50年,目前有关他的作品在中国内地出版得非常少,仅有的一些著作,不是与他人绘画作品的合集。便是戏说味浓厚的传记小说,难以全面反映张大千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正揭示台湾名人命运折射台湾当代文化《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作者:叶永烈定价:49元书号:9787313113481 2014年7月出版本书是"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曾经七次前往台湾,访遍台湾名人故居。作者历数邓丽君、三毛、阎锡山、白崇禧、张学良、何应钦、胡适、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梁实秋以及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最后日子,深层次揭示了台湾名人的命运,从而深刻折射出台湾的当代史和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千纸",顾名思义即张大千发明或创造的纸.同样,关于"大千纸"的产生,众多文化人也一直都说是张大千的功劳,其实不然,它的真正发明者是张大千的表叔晏济元.所以,张大千、晏济元与"大千纸"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以正视听.一、大千纸产生的人脉张大千(1899-1983)祖籍广东省番禺,原名正权,后改名爱,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画大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张大千与溥儒两位先生是近现代以来活跃于中国画坛的两位名家,并称"南张北溥",其书画作品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重要收藏系列之一,其中张大千先生的作品以早中期为主,涵盖花鸟、山水、人物、工笔、写意各个绘画艺术门类,为研究张大千先生晚年绘画风格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轨迹;而溥儒先生部分带有"嘉榞"上款的绘画作品,是先生客居杭州时为了报答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嘉榞的庇护而作的一批绘画精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5.
港台掠影     
港台掠影张大千寄过的虎年贺卡今年春节前夕岛内传媒有一篇署名小民的短文介绍他保存36年的一张虎年贺卡这张贺年片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从旅居的外国航空挂号寄回台湾的小小贺卡﹃十分朴素浅葛色绢质封面有中国风味的小花﹄卡里左面﹃印着古代石雕老虎图...  相似文献   

6.
鳏寡一人,独处异国,斗室寂寥,夜来无事,便打开电脑,整理近年来采访时摄的照片,突然显示器上跳出一组2006年4月我第一次去台湾时拜谒张大千故居“摩耶精舍”的镜头。  相似文献   

7.
台湾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巴东注重研究画家张大千十余年,现已将多年研究心得集结出版《张大千研究》一书,于3月上市。该书共计20余万字,图版300幅。全面而有系统地整理分析了张大千一生的创作过程。该书将张大千60多年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画风发展形成的因素,应用画迹及资料,作完整详细的说明。其它各篇“装饰与形式”,讲张大千的艺术与敦煌壁画的关系。“过海三家”则谈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转化与发展及张大千在此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欢 《出版经济》2006,(7):20-21
张大千(1901-1984)四川内江人,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波天童寺"皈依佛门"。1932年举家移居苏州网狮园,潜心作画。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78年定居台湾,1984年4月病逝台湾。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9.
陈嘉仁,1952年1月1日生于台湾彰化县溪州乡.一位用水墨方式表现台湾社会现象的农村少年;一位在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画坛中崛起的极富传奇性、争议性的青年艺术造梦者与艺术补习班经营者;一位将一生奉献给艺术教育及艺术创作的教育家与艺术家;一位身患两种癌症却仍每天固定到画室教画,一年内完成200多件艺术作品的斗士;一位通过成千上万模糊的监视器画面,为警方画出歹徒特征,为社会正义默默付出,不求名利回报的志工.  相似文献   

10.
<正>张大千先生的传奇轶事,有如《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都说不完,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罗锦堂先生所述的几则鲜为人知的大千逸事,颇值得一提。1956年,正在台湾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的罗锦堂,被分配到台湾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前身)工作。该馆隶属教育部,馆内设有研究组、展览组和典藏组,罗在研究组。承于右任先生的邀请,每到周末夜晚,罗锦堂至青田街右老府上,与右老品茗论曲,谈天说地。右老若挥  相似文献   

11.
正清末翰林、著名教育家兼书画家李瑞清(字梅庵,晚号清道人),有四位得意门生:一位名叫陈墨西,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祖父;另三位是大画家张善仔、张大千兄弟及徐悲鸿的书画老师吕凤子。吾爱吾师更爱真理1903年,南京两江师范(中央大学前身)招生,招70余人。时任该校监督(校长)的李瑞清亲自主持面试,收了一个才智过人的大龄学生陈墨西。陈墨西在读书时,对李瑞清执弟子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5,(11):I0002-I0002
黄朝.1943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内江县(现为内江市市中区)凤鸣乡。大校军衔,原解放军报社通联部主任编辑。  相似文献   

13.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以真、草、隶、篆等各种字体书写的大幅屏风、横匾、对联以及小帧的册页、扇页、书信等,成了中华书法艺术的珠玑珍品。他的傲骨、画风、书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艺冠四海的书画家,如“扬州八怪”、任颐、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等。其流风余韵,冲击并悄然影响着三个世纪的中国画坛! 作为一代宗师、画界泰斗的八大山人,他的作品无疑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稀世瑰宝。为了全面展示这位伟大书画艺术大师的非凡风貌,江西美术出版社早在1994年夏天就在庐山成立了《全集》编委…  相似文献   

14.
敦煌之行是张大千艺术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而对榆林窟的考察和壁画临摹是其敦煌考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博物院新发现的张大千榆林窟考察笔记是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珍贵史料,内有洞窟编号、存世雕塑、壁画内容、保存状况、价值评定等珍贵记录,从中可以了解20世纪40年代榆林窟的保存状况和张大千对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填补了张大千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黄鑫  吴名琳 《兰台世界》2016,(16):71-74
张大千的绘画风格经历了早期"师古法"、中期"师自然"、晚期"师我心"三个阶段,他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青绿、泼墨大写意技法结合,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相融合,独创了泼墨泼彩画风。试图从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中抽象表现因素的特点、形成原因和对后世影响等方面作系统的分析,为张大千绘画作品及其艺术风格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填补张大千绘画作品及其艺术风格研究的空白,为今后中国画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博物院藏张大千《写天池笔意荷花图》,图上有张大千、溥心畬、于非闇分别题写的三段题记,作者未署年款,于非闇的题记中署明"癸未六月写三余于玉山砚斋",有人据此认为此图创作于1943年;但从绘画风格、书法风格和大千先生当年的行程来看,此图应是三十年代初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慈山图》系清乾隆九年(1744年)到十五年(1750年)间,浙江富阳籍宫廷画家董邦达应浙江嘉善名士曹庭栋所请,以其累土为丘,奉母古稀游娱的名胜慈山为背景创作的山水画。因阜抵今犹存,本事播于人口。1928年夏末,张大千先生因古画鉴定风波举家离沪避迹嘉善,曾与海宁籍旅沪书画鉴藏家钱镜塘先生同游山园,遂感而效法曹氏故事,于1930年底在与慈山相邻客舍设宴,以贺生母曾氏古稀寿诞。1950年,钱镜塘先生得董邦达《慈山图》,邀请沪上古书画鉴定翘楚吴湖帆先生共同欣赏,并请将此古今书画鉴藏家慈山奉母因缘际会记录在案,书于画轴裱边,由此成为一段画坛佳话轶闻。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以来,内江市档案局新班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这一工作中心,以档案工作"134"总体思路总揽全局,把档案工作与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紧密结合,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市档案局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及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三等奖,文化名人档案管理荣获省档案局创新奖表彰。一、明确思路,构建档案文化新篇章内江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从东汉的石刻文字到唐、宋的摩崖造像和书法题记,从明清的赵贞吉、王三锡、张应登、杨所修、丈雪等名家的书画作品,到近现代的余燮阳、公孙长子、张善孖、张大千、尧文藻、晏济元、邱笑秋等等大家的艺术成就,一大批书画家闻名全省、全国,甚至蜚声海内外。长江后浪推前浪,内江书画艺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29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革命烈士陵园巍峨矗立的纪念碑下,革命烈士李明墓前,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李学东先生一行4人长跪不起,泣不成声。目睹这让众乡亲感叹不已、催人泪下的一幕,笔者的思绪回到了内江市档案资源网“访客留言”栏目一则题为“寻找河北籍烈士李民墓地”的求助留言……  相似文献   

20.
内江市档案馆珍藏有一幅《曾达一墓碑拓片》,是笔者1986年在沱江乡梁坝村曾达一墓碑所拓。当时该墓碑和石刻文字完好,所以拓片字口清晰,文字无损,是曾达一墓碑的唯一拓片和初拓本,具有很高的档案文献价值与文物价值,被列为馆藏珍品。2009年内江市档案局、内江电视台联合拍制《档案锁春秋,兰台丰硕果》专题记录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