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云南教育》2013,(23):26-27
朱永新对教育的话题永不厌倦,他对教育的兴奋劲已经持续十多年,要是算上求学和教学,已经有大半辈子。作为官员,人们不太记得他的政绩,却总将他的名字和“新教育”联系在一起,好像他更应该是教育者。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当前,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具备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建设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记者:有专家称,新教育实验是中国的“新希望工程”,那么,什么是新教育实验?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是从2002年开始的,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4.
培智语文教学重在培养智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教师需在生活中教,学生要在生活中学,将课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改,围绕如何做来进行教和学,从而实现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提出"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学生共同成长,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无论课标精神还是"新教育"理念,都可以诠释为做学生永远的朋友。现就教学点滴小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阅读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讲演录一书,感慨颇多。 "教师工作的幸福在哪里?""学生学习的幸福又在哪里?"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个问题就盘旋在我的心底。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也一直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8.
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是为学习者未来的就业与生活做好准备的关键战略,是国家劳动力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力市场重组下的“技能鸿沟”、生涯与技术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基于基础效用进一步实施教育战略升级等现实背景下,“为未来做准备”成为近年来美国推动生涯与技术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与精准定位。为此,美国在生涯与技术教育领域通过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构设职业集群、实施学习项目、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推广行业认可的学徒制等实践举措来进一步适应全球教育变革与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要,展现了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这体现出巩固教育公平性的现实意涵、延展学习者的全周期职业生涯、构建指向能力本位的职业准备系统、重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等价值旨归与内生特征。  相似文献   

9.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更是我们努力追寻的理想教育境界。对于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幸福完整”的,有好多人都对此提出过疑问,也有更多的人给出过阐释。在我看来,对于一位教师来说,真正“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应该仅仅关乎课堂、校园、学生、教材、班级等这些与教育直接联系的方方面面,更应该关乎校园之外的人、事、物,如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三朋四友、七姑八姨等,  相似文献   

10.
<正>做一名有专业追求的校长,不仅是当代校长个体生命的必需,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诉求。一本好书,让我重获了发展的动力由于平时或忙于行政事务,或忙于各级各类的学习听课,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习惯:利用每年的寒假或暑假时间,去读上几本自己心仪已久的好书。源于对我校开展的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运动"的思考,在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健全、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强化理论知识,突出实践教学;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评估教学绩效改进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多元化课程体系、跨专业交流互动、以练促学提升实践能力、完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等途径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戈登奖"获奖项目是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是引领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基于对"戈登奖"获奖项目基本信息的分析可以透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特征:以工程领导者为人才培养目标,以跨学科教育为人才培养方式,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教学模式。探析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可以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0,(7):F0002-F0002
何风彩教育感言: 世上没有适合任何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灵丹妙药”,正因为如此,教育才显得如此艰难.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工作才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挑战。于是,我们的教育生活里,学生每天给我们制造意外,我们则每天给自己制造惊喜。教育的每一天都成了无法复制的美好经历。  相似文献   

15.
16.
17.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结构单一、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较差等,探讨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介绍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及组织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新工科人才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的颠覆性变革驱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同步升级,迫切需要更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等。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化、人才培养内容迟滞化、人才培养途径的局限性等问题,不能有效应对智造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诉求。建议通过优化多元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动态调整的专业布局、完善工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构建融合互通的产教共同体等举措,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面对工业4.0的要求,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逐渐超越传统的自主路径,探索更深层次的协同之路。其中,由慕尼黑大学等三所精英大学合作的巴伐利亚州软件工程精英硕士项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其特点为:促进学生发展与工程教育规律的深度融合,通过课程项目深化协同,将工程实践嵌入培养过程。这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中国工科背景的研究型大学应深化精英高等工程教育,优化协同模式,构建形神兼备的实践体系,关注学生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清华大学设立了机械工程专业实验班,并基于“产品工程化设计实践”核心课程,开展了校内外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文对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外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等进行总结,为机械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