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目前学术界对清代司法的研究,在中央审判制度、州县审判、律例考证、清末变法修律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内务府审判是空白。内务府案件管辖权,或者说审判权限,是内务府审判的启动环节,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宫廷司法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清代司法制度。清代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的成文法传统,犯罪与刑罚、各种典章制度等都可以在《大清律例》《钦定大清会典》(以下简称《会典》)中找到,内务府案件管辖权的规定记载于《会典》中。然而,仅看纸面上的规定并不能揭示全部的情况,必须结合记录案件审判真实情况的档案,才能更客观地  相似文献   

2.
崔军伟 《历史档案》2012,(3):134-135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圣祖谕令臣僚议定纂修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国史",开辟了清代国家主持编纂纪传体国史之先河。但"三朝国史"馆究竟存续了多长时间?"三朝国史"的纂修成果如何?《会典》、"三通"、《实录》等官书中均未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3.
《大明会典》是明代官修行政法典,其刊本有两种,一为一百八十卷本正德《合典》,一为二百二十八卷本万历《会典》。然《四库全书》收录了正德《会典》,却未收内容更为详尽的定本万历《会典》。对此,《四库全书总目》进行了一系列解释。笔者经过详细考证,认为《四库全书》对万历《会典》是讳而不录,《四库全书总目》之解释是为之而做的配套谎言。  相似文献   

4.
《钦定大清会典》是研究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籍 ,它分典、例、图三部分 ,其中《清会典图》是对坛庙、銮舆、仪仗、武备、天文、舆地的形象说明。光绪十二年 ( 1 886年 ) ,清政府第五次纂修《会典》,十五年令各省重新测绘舆图 ,限期呈交会典馆。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宫中档光绪朝奏折》中 ,选辑部分相关史料予以刊布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谢小华  相似文献   

5.
<正>本书是"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是对清初康熙一朝最重要的典章文献《会典》进行的系统整理。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后共修纂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反映了我国历史王朝行政和法律体制的高度完备。《大清会典·康熙朝》由著名法律史专家杨一凡先  相似文献   

6.
李秋芳 《兰台世界》2007,(24):62-63
本文对正德《会典》和万历《会典》两者之间的异同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发展继承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北宋熙宁八年立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城关世子庙的《晋恭世子碑铭并序》,阐发了撰文人吴勉之的道德价值观,虽然他对晋世子申生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但对申生愚忠愚孝的道德观念和懦弱仁慈的性格特征也给予了婉转的批判,其价值判断视角比较独特,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许颖 《兰台世界》2014,(4):60-61
在清代行政处分法律体系中,会典、则例、事例、律文与条例均有关于行政处分的规定,在适用过程中依照按条、引例、比照、酌议的顺序拟定对官员的行政处分。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行政处分法律体系中,会典、则例、事例、律文与条例均有关于行政处分的规定,在适用过程中依照按条、引例、比照、酌议的顺序拟定对官员的行政处分。  相似文献   

10.
清代浙江有两位沈炳垣,一为海盐沈炳垣,一为桐乡沈炳垣,两人时代、爵里相近,易生混淆,本文对此进行辨析。同时考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海盐沈炳垣《星轺日记》稿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方苞《礼记析疑》一书质疑《礼记》部分内容属刘歆增窜,尤其是"周公践阼"部分,旨在为王莽篡汉张本。对于方苞的质疑与论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新学伪经考》、《刘向歆父子年谱》等诸家的处理,或流于表面,或处之漠然,或过于严苛,皆失公允。通过对《文王世子》、《明堂位》、《大传》、《杂记》、《祭统》等《礼记》篇目经文的重新整理,方苞力辨周公践阼之诬、武王梦帝与九龄之妄、成王幼弱之失实,并指出刘歆是以纬书解经的始作俑者,降服等增窜,也意在阿附王莽。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与宗室诗人裕瑞交往的两份文献《思元主人诗序》和《答豫亲王世子思元主人》均有袁枚亲笔手稿传世。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件手稿,不仅新发现一首袁枚佚诗,而且根据手稿的内容和收藏状况,进一步对袁枚与裕瑞的交往加以考释,并对裕瑞一首悼亡诗的阐释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是写本文化研究的一个实例,期望以此来推动写本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朱萍 《兰台世界》2013,(19):152-153
<正>《清史稿》是二十五史中唯一的一部拥有《灾异志》的"正史"。《灾异志》分"灾"和"异"两大部分。"灾"就是自然灾害,"异"是指自然异常,它集中收录了清代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常事件。《灾异志》以时间为序,将清代大量灾害史资料集于一目,可谓清代官方最完备的灾害档案,其灾害史和灾害学方面的研究价值自不待言。除此之外,它对其他诸多学科比如地质学的研究,也具  相似文献   

14.
正《明史·朝鲜传》,万历二十二年(1593)七月条载:"于是诏撤惟忠等兵,止留綎兵防守,谕朝鲜世子临海君珒居全庆,以顾养谦为经略。"(中华书局,1974年,第8293页)这条史料的背景是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阶段,明、日议和取得一定成效后,明廷决定撤军。为善始保终,做到有备无患,东征经略宋应昌提出一系列朝鲜善后计划。史料中的错误之处是"谕朝鲜世子临海  相似文献   

15.
<正>册命书又称册数,中国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爵、任免、赠谥、祝祭等的诏令文书,是民间俗称"圣旨"中的一个种类。清代,册命主要用于册立与封爵,册书有玉、金、纸之别,上尊号、徽号、谥号时用玉册,立皇后用金册,封亲王、世子及其福晋、公主用金银册,封贝勒、贝子及其福晋,封郡主、郡君、县主、县君,均用纸册。  相似文献   

16.
西晋荀勖所著《中经新薄》中创立的图书四分法之外是否还分有小类,以及佛经是否归属"近世子家"一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学术争论,从史料发掘、文献解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了对该问题的研究,并重新评价了该分类体系将佛经收入目录中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包公(包拯)、海公(海瑞)、施公(施世纶),是中国占代史上以"公正廉明"为民间传诵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官员,其中的"施公"便是清代漕运总督施世纶. 施世纶以封荫出仕,先后任泰州知州、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湖南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康熙五十四年(1715),他被调任漕运总督(又称漕督、总漕),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在维护运道、调剂漕事、治旱赈灾等方面取得了卓然政绩.施世纶为官坚持以民为先、廉强恤下,因而有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公案小说《施公案》流传至今.但又因他为人处事低调,实际记载其生平的正史史料比较有限且零散,以往学者对其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年谱梳理、遗作《南堂集》《南堂诗钞》等,缺乏对其为官生平的详细研究.作为清代唯一一位任职期间"通漕无欠"的漕督,他的为官经历无疑是考察清代漕运官员的一面镜子.本文梳理其生平履历,从侧面说明清代漕督的工作职责要求,进而简要分析清代漕运制度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8.
顺治年间征收杂税史料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征收各色杂税,载入《会典》,是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杂税包括芦课、渔课、盐课、牙税、河利税、房号行户银、官布折征银、蓝靛改折银等等。这里发表的史料是从我馆所藏的《内阁题本》、《内阁揭帖》中选出来的,它们反映了清初征收这些税课的一些具体情况。顺治年间正是新旧政权交替,战争频仍,社会动乱,生产未得恢复的时期。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无力交纳税课,另一方面是清政府追逼科索。于是出现了种种弊端。发表这些史料,对清初历史的探索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金玉先生此前提出"文档"一词最早出现于明初,其依据为辽宁省档案馆现存的《明实录稿本》中出现了"文档"一词。但据笔者及其他学者考证,这份《明实录稿本》并不是明代作品,而很可能是清代的满语回译本。而"文档"一词应出现于满语译词"档子""档案"等产生之后,在清代中期才开始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有清一代,公文文种约有130多种,基本承袭明代。除此之外,随着处理政务的实际需要,基层特别是州县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文种,这些文种尽管会典、则例等官书不载,但在基层却使用相当广泛,如四川大学档案系雷荣广老师曾在四川会理县档案馆发现一个用于坟地争议诉讼时使用的新文种——"施白"。笔者在阅读四川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简称南部档案)时,发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