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鸿熹 《语文新圃》2008,(11):35-36
大量成语包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语词,这就是所谓"典故",不少成语必须了解典故方能理解有关古语素,从而正确理解、使用相关成语.……  相似文献   

2.
傅建军 《初中生》2005,(7M):36-39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其结构凝练,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善用之可使文章熠熠生辉。然而绝大多数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典故或名家名言,并有一个复杂的形成历史和运用过程,使得它在读音、形体、意义及用法上较难把握,因而人们在写作时错用的现象屡见不鲜。鉴于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3.
成语与熟语、成语与典故,如何理解,如何区别?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各种熟语的特点,分析了成语和典故的关系以及成语用典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谢晓琼 《文教资料》2006,(13):184-185
成语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认识凝结而成的思想结晶,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经验。英语中大量的典故成语由于其背后往往隐含有典故,因此造成其理解上的困难,不能望文生义,或按字面推理。只有在了解该成语典故后,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并在汉语中找出相应的成语予以对应。  相似文献   

5.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有丰富的成语典故文化资源。有关赵文化的成语典故是邯郸成语典故的主体和核心,邯郸成语典故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赵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有学者开始搜集成语典故,到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提出了“成语典故之乡”的概念。收入邯郸成语典故的根本原则,应看其典故内涵与邯郸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地城或邯郸人物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6.
邯郸成语典故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足中国著名的成语典故之都,仅目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条目就达数百条之多。大量的邯郸成语典故被人们所使用,诡朗了邯郸成语典故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也说明了邯郸成语典故蕴含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予以研究。本文拟就对邯郸成语典故的特点予以阐述,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其结构凝练,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善用之可使文章熠熠生辉。然而绝大多数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典故或名家名言,并有一个复杂的形成历史和运用过程,使得它在读音、形体、意义及用法上较难把握,因而人们在写作时错用的现象屡见不鲜。鉴于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俄语成语的来源与圣经典故的紧密联系,通过阅读本文,将有助于对一些俄语成语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俄语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傅建军 《初中生》2005,(23):36-39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其结构凝练,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善用之可使文章熠熠生辉.然而绝大多数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寓言典故或名家名言,并有一个复杂的形成历史和运用过程,使得它在读音、形体、意义及用法上较难把握,因而人们在写作时错用的现象屡见不鲜.鉴于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别题犹如雨后春笋.那么这种试题有哪些设误类型呢?笔者试分析归纳于下,以期同学们掌握规律,从而炼就慧眼,巧辨正误,走出"雷区",拥抱成功.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汉语言中的精粹,是汉文化千百年来的积淀。学会使用成语,对提高我们语言表达的效果与层次,有不小的作用。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我们收到的来稿中,不少习作都能较好地使用、运用成语,更有一些同学直接以成语为写作内容,写出了不错的文章。这里刊登的两篇习作,就是从中挑选出来的。用好成语的关键,是弄清成语的含义。汉语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但不少成语必须弄清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它的意思和用法。如“毛遂自荐”,故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他自己向平原君推荐自…  相似文献   

11.
王美玲 《华章》2007,11(12):236-236
谚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地使用并理解这些成语、谚语以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往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典故,其精髓在于"含蓄",典故不论中西,贵在含而不露,妙在意在言外,寥寥数字内涵精深,外延悠远.本文试图论述英汉成语、谚语在宗教思想、民间口语、典故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及其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对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义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成语典故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积淀。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渊源,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文章将《圣经》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希腊罗马神话与三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加以比较,映射出英汉成语典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文化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文化现象,在邯郸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也有者广泛的影响。因此,开展对于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成因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笔者不揣浅陋,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方面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形成的原因进行概括性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古汉语的特征。成语是古汉语中的典故、寓言、故事、警句等经长期相沿习用而凝固成的固定短语,带有更多的古汉语特征。所以,分析成语中的古汉语因素,既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的特点,又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特征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词汇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以下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英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远流长,包含着典故,在文章和日常谈话中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类成语。人们有时为了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和丰赡的思想内容,往往使用这类成语,既能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又能把意思情态表达得生动、透彻。  相似文献   

18.
2014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2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共考查34条成语,其中,使用错误的成语有20条。命题人在试题中共设置了四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细心辨识,现对这些成语试题作如下透视: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蕴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19.
典故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文典故承载着英语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英文典故吸收了众多来自古希腊、古罗马、北欧古代神话等欧洲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文章讨论了英语典故的来源与理解。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所以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方面.典故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透析典故的渊源,注意积累有关典故性成语的知识,对于更好地掌握英语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贾庆伟 《现代语文》2006,(4):99-100
一、成语运用:理解要"对" 成语运用中有好多题考查的是对成语比喻义的理解.这些成语大都来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或诗词典故.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其它原因,我们有时很难从字面上来推测成语的真正含义和用法,所以切不可望文生义、妄加揣度.要勤查词典掌握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