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巳”“已”“己”是三个常用字,同学们在运用中常犯错,主要原因是对这几个字的音、形、义混淆不清,教学中不妨这样来区别:  相似文献   

2.
冒石宏 《小学生》2009,(4):12-13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当毛阿敏的《天之大》飘飘悠悠地在耳边响起时,一种久违的感动从心底悄悄地蔓延开去。是啊,妈妈的爱完美无瑕,在她的身上总会有些感动让我们流泪。这不,昨天的作文——《感动·妈妈》,同学们个个写得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3.
我从教多年,感觉不错,有些不满意的是作业。学生做作业总是乱写乱画,作业不整洁,书写凌乱,过程不规范,偷工减料,写分子式,缺氢少碳。每次批改作业都批注“书写规范”,虽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下课铃响了,我带着满意的微笑向教室外走去。突然,一个怯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高老师。”我扭过头,原来是被我昵称为“精豆子”的汪旭。“有事吗?”我一边问一边收住脚步往回走,可他看着我竟没回答,只是脸有些发红。我刚想再问,他忙摆手说:“没事了,老师。”声音仍是怯怯的。分明是在撒谎,看脸上那笑多不自然。这时,和他同座的晶开口了,“老师,汪旭是想跟您要他的那支红油笔。”  相似文献   

5.
相声是一种深受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双口相声,一捧一逗,一唱一和,常常令人捧腹大笑。捧和逗大有讲究,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上答下应,珠联璧合,严丝合缝。在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美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我的教学经验里,  相似文献   

6.
冒石宏 《小学生》2010,(8):38-39
有照为证 “严肃”“严格”“严明”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严”宇组成的,彼此的意思很相近。有许多同学都由于难以正确区分,而将它们混淆使用,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信,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两章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及其应用可谓是重点、难点内容,绝大部分学生的体会是学到此处难度陡然增加,忽地感觉什么也不会了,都说到此才算真正体会到物理之难学.其实该部分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典型的应用,这一方向性必须让学生从牛顿运动定律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很自然地过渡到曲线运动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上的连续性,否则学生的感觉是牛顿运动定律只应用于直线运动中,到了曲线运动又出现了独立的稀奇古怪(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的理论体系,感觉就是难!  相似文献   

8.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是杜甫《秋兴》第八首中的一联。一些较权威的解诗者都认为,这两句诗是全部倒装,即“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选》解释这两句诗也持此说。  相似文献   

9.
“的”、“地”、“得”本来是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自从看了电视剧《水浒传》后,他们就争吵起来了。“的”说:“梁山108位好汉都排了座次,咱们也排排,我的使用次数最多,比如说吧,鲜红的衣服,高大的楼房,美丽的花园,漂亮的小姑娘,可爱的祖国,伟大的母亲,红的太阳,绿的山,白的云……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说也说不完,我是老大。”“地”紧接着说:“我的使用次数也不少,像高兴地说,蹦蹦跳跳地跑,大声地喊,轻轻地吹,温柔地抚摸,快乐地歌唱,等等,我老大。”“得”毫不让步,争着说:“人们说话很少有离得开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吃过美味的铜锣烧,一种很可口的女层点,它也是机器锚的最爱。这种食品上下两层清清楚楚,所以称之为双层夹心饼。 但是,如果我说自然界有一个湖,也是上下两层,互不干扰,你能相信D-57而且更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个湖,上层是淡水,下层却是咸水,咸淡各流各的,你说奇怪不奇怪!这就如同是鸡尾酒一样,同样都是液体,但完全不混,仿佛中间有一层无形的薄膜将其隔开。呵呵,这不是天方夜谭,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位于美国的努沃克湖。  相似文献   

11.
“戊”字音wù(务),四声,是天干的第5位,古汉语有“戊夜”一词,即指天亮前的五更时分。天干的10个字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音guǐ,鬼)。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将其用来表顺序数。另外,商王为祭奠其亡母戊氏而铸造青铜器叫“司母戊”。“戌  相似文献   

12.
有个谜语:一院隔成两下,三男二女分家,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才罢。(打一用具)谜底是算盘。但人们常常猜不出来,因为往往把谜语中的“清明”二字理解为清明节,进而认定这个“用具”一定是清明前后用的一种农具。其实这里的“清明”应该理解为“清楚明白”的意思。像“打到清明才罢”这样一个语句形式同时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思的现象,就是句子的歧义。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有些语言常常存有歧义,往往要在点破之后才恍然大悟,比如“咬死了猎人的狗”,一是动宾关系,理解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一是偏正关系,理解为“把猎人咬死的那条狗”;再如“饺子包好了”,也有不同的意思,既可解释为饺子制作好了,也可以指用别的东西把饺子包裹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林慧 《江苏教育》2007,(19):53-53
有一位教育家说:“不想当教学艺术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认真体会其中“艺术”二字。我们现在的班集体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管理的对象都是些有思维、爱活动、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优化环境中学习、成长呢?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教研、课题,尤其是一个大的课题,很多教师就感到无从下手。即使接受了课题,也顶多是搭个空架子,或者东拼西凑,结果不了了之。有大的研究课题固然好,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9月,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历史学会合作召开了“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本期“六朝研究”栏目,除了一篇书评外,三篇文章都选自会议提交的论文。为什么召开这样的研讨会?倒不是为了配合国庆六十周年,而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其一,对这段历史的反思。自古到今,难得见到纯粹的历史学。历史学对历史的论述与对历史的理解,总是受到论述者思维观念与理解者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有人认为,一切的历史学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现代史。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个阳春三月暖洋洋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行色匆匆走过学校大门,“胜利,这儿有你一封信。”我抬头一看,是门卫老宋喊我,接过来一看,信来自“西安邮电大学”,我心里嘀咕,是谁把信寄错了吧?回到办公室急忙撕开信来看,“李玲”一个熟悉而又久违的名字赫然入目,慢慢读下去一件往事浮现于脑海——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因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通常被理解为“优秀”。其实,这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人的入仕为官,也是缺乏古代文化常识的一个例证,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始于隋朝,在这以前,国家不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比如汉代为了诜枋人才.就有“察举”的制席。  相似文献   

18.
“■”、“皙”、“■”形体近似,在文献使用上有混淆现象。从训诂角度来讲,“■”与“哲”是同源字,“皙”与“■”是异体字中的广义分形字;从汉字构形的角度来分析,这三个字有一个相同的构件“斤”,有相同的构件数目、结构方式、层级数目等,结构上确实极为近似。但是它们各自的不同构件决定这三个字具有不同的造字意图,所以,它们只可能是三个不同的字,而不可能互相合并。  相似文献   

19.
用“一锤定音”而不用“一槌定音”《现汉》:“〔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锤’也作槌。”《大词典》以“一锤定音”为主条。词频统计:一锤定音64,一槌定音20。“槌”,指敲打用的木棒,大多一头较粗或呈球形,如棒槌、鼓槌。“锤”,多指捶击用的金属工具,如钉锤、铁锤。此成语是以锻造铜锣作比。据说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是关键,它决定着锣的质量好坏,音色是否柔美,所以叫“一锤定音”。此锤是指锻造的铁锤,当然只能用“锤”。有人误以为此成语是以交易所、拍卖行最后敲锣成交作比,故写作“槌”。根据语源…  相似文献   

20.
素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我,总爱在人前炫耀自已在家中的地位,此时偏有“多事”的同事挑我的“漏缝”:“贾老师,你家谁最厉害?”我挺直了腰杆说道:“在家,我是老虎!”“你是老虎?!那尘(我的爱妻)是武松了!”几个相同的声音从不同的方向传来。“你们这几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