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高校建筑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建筑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学校人文精神的直观载体,也是培养师生人文精神的环境与场所,高校建筑应成为承载学校历史、发扬学校优良传统的见证物;应成为展示学校特色、传承人文精神的标志;同时,高校建筑还应着力于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建筑应具有审美内涵,馆内外环境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对大学生及全体公民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人文精神下高校图书馆建筑装饰设计展开分析,首先探究了高校图书馆人员环境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包括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从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装饰设计策略,分别是环境绿化设计、馆内设施完善和学术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文精神是高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形成的文化观念、思维形式、行为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学校精神和传统、校风和学风、人文关怀与集体舆论等内容。将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既体现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因此,人文精神的培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的环境也是育人的要素之一。学校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除了作为建筑意义上的基础设施以外的环境都应该属软环境的范畴,是人文精神得到体现的一个方面,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注重软环境的育人功能,是基于对全体师生的尊重、信任和关怀。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全体师生一齐努力。首先,应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增强全体师生的和谐校园意识;其次,学校应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和育人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确立一套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价值体系,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归依。当前,应主要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三个层面抓起,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认同并加以奉行,惟其如此,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才能在高校乃至中国社会真正地培育和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高菲菲 《文教资料》2008,(8):162-164
教育管理现代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研究热溯中的热点问题,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管理现代化不容忽视.文章从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入手,通过对陕南高校管理存在问题的阐述,指出陕南高校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拓宽途径,抓好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改善学校管理的显性环境,构筑学校管理的隐性环境;以人为本,强调非理性管理因素等途径来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的建设,应注重营造凸现人文精神的物质环境,并使之全方位服务于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应注重建设以良好的机制育人、服务育人的制度体系,创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学校教育发展目标1.学校的基本情况。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1956年,现已成为以工为主,建筑特色鲜明,工理管文法农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4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959人,其中专任教师1477人。山东建筑大学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11.
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及校风等校园文化内容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加强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学院精神文化要从研究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入手。校报承载了学院办学历史中的全部精神文化。校报各文体充分反映了学院办学的文化传统。校报具有促进学院文化建设,引领实践层面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独特功能,是弘扬学院精神文化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3.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应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大学现代人文精神培养的契合点,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将其融入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传承与提升传统文化的原则,提出了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的要求,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时期高校学生来源结构、心理发展的变化,对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传播人文精神,利于摆脱单一性和枯燥性,让学生感悟数学精神,掌握数学方法,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起到教育价值的引领作用,以培养当代合格的大学生。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当前高校教学实践,提出高等数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方面,在我国,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整个社会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对人文精神的呼唤,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培育,使学生既具有人文精神又具有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周林海 《高教论坛》2004,(1):29-30,48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内容与历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实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彭先桃 《高教论坛》2007,(4):16-18,30
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文章针对当今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分析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局限性,呼吁让人文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指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应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而其中关注个人发展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和强调社会担当的"责任和忧患意识"应成为构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文学经典阅读、在践行中体悟传统文化精髓、利用网络教育平台的独特优势、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校园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学教育中,校园精神以其特有的同化、凝聚、导向和激励功能与作用,指导与统帅着学校的教育(即正式课程的教育与隐蔽课程的教育),并激发其特有的循序功能,使两融合成交叉互补的整体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教育。大学校园中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规范为校园精神影响与整合大学生的诸素质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的视野下,对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了论述;阐明了数学人文精神是联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纽带;提出了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是开展人文教育、促进数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