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它是什么》一课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判断“它是什么”,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是人们在应用已有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七册中的《它是什么》、《鱼》、《爬行》动物》属一个教学单元,从能力培养方面看,是“演绎推理能力”深型。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演绎推理能力为重点。一、传授方法,反复练习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即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它是什么)一课,就是通过具体例子先教给学生演绎推理的方法。1.判断羊是哪类动物。经过三个步骤进行判断推理:(1)根据动物分类的一般标准(学生仅学过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繁殖方式进行分类)对丰进行观察。观察羊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并汇…  相似文献   

3.
《演绎推理》这篇逻辑知识短文编入高中语文第二册。它的主要内容有推理的概述、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要讲清这几种演绎推理,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瞭什么是推理。  相似文献   

4.
[课例简析]《昆虫》(“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八课)一课,是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了《蚂蚁》、《蟋蟀》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通过对虫子的观察和分类活动,归纳概括昆虫的共同特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判断一些常见的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五册第七课)是学习声音方面知识的开始。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道理,培养他们归纳、演绎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手边的材料设置一些简易可行的实验,培养他们从实验中发现物体的发声都和振动有关的观察能力。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物体停上振动则不能发声,这是教学重点。其中,引导学生自己设置实验,并运用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是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8.
《热胀冷缩(一)》是鄂教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九课,它是属于实验型的教材,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实验装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教材的特点和要求,我按照下列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9.
《昆虫》一课,主要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时,应从观察入手,通过“捉一些虫子”作为标本,进行比较归类,概括出昆虫外形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并帮助学生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判断一些常见的虫子是不是昆虫。  相似文献   

10.
演绎推理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演绎推理研究的理论背景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它是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思考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用来验证假设时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导学生思考求知时,一般也都会运用演绎推理,即先学原理与定理、定律,而后用来解决个别的习题。演绎推理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学生最怕证明题,拿了题不知如何入手,证错了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演绎推理能力差是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情况会用到演绎推理能力。在哲学和逻辑学对演绎推理进行了几千年的研究之后,演绎推理现在…  相似文献   

11.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北师大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了解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设计与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普遍方法,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和信息处理能力,能产生强烈的科学求知欲和乐于探究的信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正>"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中的名题,也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如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和苏教版都作为教学内容编入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2)。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1.根据该学段学生心理特点与已有知识经验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素质。儿童心理学说: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在考察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遵循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固然重要,但一切都依赖它显然是不够的.从数学发展史看,在数学的每一个重大发明过程中,除演绎推理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合情推理.因此,忽视合情推理而过分强调演绎推理,势必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从这个角度与意义上讲,在教学中,除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外,还应注意培养合情推理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我对“合情推理”的理解.一、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合情推理”。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单方面地强调演绎推理,使学生看不到数学发生、发展的一面,只看到数学形式化的内容,枯燥而无味.通过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学习与掌握,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建构的科学、合理性:一方面,数学知识的产生完全符合每个人的认知规律,它的产生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归纳、类比等常用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它又需要演绎推理严格地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对合情推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十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遵循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固然重要,但一切都依赖它显然是不够的.从数学发展史看,在数学的每一个重大发明过程中,除演绎推理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合情推理.因此,忽视合情推理而过分强调演绎推理,势必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从这个角度与意义上讲,在教学中,除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外,还应注意培养合情推理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反证法是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基本论证方法,它为一些从正面入手,无法使已知条件和结论找出联系的问题,提供了一条解题涂途,它是通过给出合理的反设,来增加演绎推理的前提,从而使种只领先所给前提而变得山穷水尽的局面,有了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使学生看到增加演绎推理前提的方便功能。  相似文献   

17.
《避雨》是小语第七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我们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逐步培养学生喜欢观察和思维的习惯。一、理清文章脉络,探索作者思维路子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出示思考题:作者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遇到了什么事情?他看到、听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依据这个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弄懂课文,理情脉络,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关注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物理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和评价。演绎推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使得演绎推理的过程往往因学习个体、学习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演绎推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缺乏评价学生物理演绎推理能力的工具,因此增加了评价物理演绎推理能力的难度,运用SOLO分层评价理论对学生的物理演绎推理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不失为一种客观全面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老师的指导该如何开展?笔者认为必须紧扣课程标准,以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设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任务的阅读。本文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侧重谈谈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做法。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学生归纳、理解课文的训练重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读写实践,小学语文课本(五年制从第七册起,六年制从第八册起)在每组教材后都编排了读写例话。有些教师忽视了这类课文的教学,认为它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它对于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非常重视读写例话的教学,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