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任何人都离不开网络,新闻事业也是如此。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新闻离开真实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全面掌握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原因、危害,从而更好地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新闻工作者不再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2.
田梅 《新闻窗》2008,(5):49-50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职业规范,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无数新闻工作者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着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新闻失实的现象就随之存在了。  相似文献   

3.
王谦 《今传媒》2011,(10):116-117
我国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队伍不断壮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方法,结合职业道德基本理论,来研究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新闻工作者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提出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旨在为新闻工作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方方 《今传媒》2011,(9):139-14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总结我们党新闻事业的历史功绩时,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的新闻工作者,人民记者——穆青,就是这批贡献者中的典型之一。他在新闻实践中,融入赋有大局意识、战略性的思想,使其成为一代新闻工作者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穆青新闻实践中的三件新闻作品出发,总结其中体现战略思想的精神价值,强调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意义,为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孙玲 《中国地市报人》2012,(10):120-121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新闻领域中的体现,它体现了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和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纪律性,以及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之间相互团结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者是指新闻机构编辑部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如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新闻纪录影片)编导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人们习惯地统称为新闻记者。如果从广义上说,一切服务于新闻传播事业的人都是新闻工作者,包括广大城乡通讯员以及新闻事业的支持机构——经营管理部门、新闻教学部门和新闻研究部门。我国一般指新闻机构的专业人员。目前全国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410万人,这是我国新闻传播业的骨干力量,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力军。新闻工作者被人们誉为“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向新闻单位发出通知:着手组织第二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选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赞同。中国记协曾于1984年举行了第一次表彰优秀新闻王作者活动,在新闻界产生较大影响。为进一步激发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新闻事业的改革,推进新闻工作开创新局面,中国记协决定举行第二次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活动。这次评奖的条件是:从1985年以来,在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8.
B、记者行为规律性知识是新闻事业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新闻体制的规定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法则是新闻事业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前者是新闻事业管理的出发点,后者是新闻事业管理的客观社会基础;前者离开后者必然脱离社会实际而难以实现,后者脱离前者必然偏离方向而难以活动。国家新闻体制是一定国体的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新闻体制。新闻体制主要包括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八月八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新闻工作者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团结和帮助全区各族新闻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学习、研究和交流新闻工作经验,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业务水平,使自治区的新闻事业对全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更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级自治区各级新闻单位的积极  相似文献   

10.
一、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新闻要立法,然而,谁是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加以澄清。过去我们常说,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党的喉舌”、“党的耳目”,我们则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凡事都应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若如此说,则我们的整个新闻事业纯粹变成了执政党的工具,我们新闻立法的权利主体自然也就非执政党莫属了。果真如此,则新闻法实在可以不要。因为执政党内部已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还要节外生枝地搞个新闻法做甚? 或曰,我们的新闻立法是为了保护新闻自由,因而权利主体自然应该是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这种说法也不无偏颇之处。什么样的新闻事业?哪一类的新闻工作者?谁才可以办新闻事业?哪些人才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倘有人对此加了不适当的限定,则所谓的新闻自由的真实或公正的程度势必大大打上折扣。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国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前辈相继谢世,一些健在的老新闻工作者有的离退休,有的退居二线;大批年青人加入新闻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老交替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加强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与提高,保证新闻事业后继有人,乃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一批老报人、老广播,为党的新闻事业战斗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继承了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练就了过硬的采写功底,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  相似文献   

12.
朱学诗、许万全两位老新闻工作者编著了《守护生命线——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一书,邀请我作序。因为"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是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资助的研究课题,我理所当然应该写几句话。这是一个应该重视的课题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新闻失实又是从新闻事业诞生起就如影随形相伴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C、新闻工作者自律是新闻事业科学管理的根本保证任何科学成果,任何理论实践,既需要人去发明创造,又需要人去付诸实践。人的作用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始终。同样,要把记者行为的规律性知识变成新闻事业科学管理的实践,关键还在于人,在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新闻工作者自律,就是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要求、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社会活动的公共准则去科学地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并贯彻于实践的始终。这是  相似文献   

14.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答: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杰出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不少作品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篇。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延安红色新闻资源是一种具有特定历史语境和专业内涵的红色资源,其不仅具有广泛意义上红色资源的当代价值,其还对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专业教育等都有较好的现实作用和开发意义。近几年,中宣部、中国记协等部门多次组织开展“百名编辑记者延安行”等实践教育活动,使延安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摇篮对当今新闻界的影响愈加凸显。文章通过对延安现存的新闻事业遗址、遗迹以及新闻报刊资料等历史文献的梳理,旨在探究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虚假新闻则是对新闻真实的反动。从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史来看,虚假新闻对于新闻事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严重破坏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破坏影响了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因此,我们要将抵制、防范虚假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从业要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新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抵制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但新闻舆论监督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杰出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不少作品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篇。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为了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为人民的事业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和深入实际、艰苦卓绝的工作作风,为在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明荣知耻、褒荣贬耻,既是新时期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新任务,也是实现新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是搞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70余万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