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青年社于 1920年 9月在上海成立,为党的早期出版发行机构之一。社址在上海法大马路大自鸣钟对面。   新青年社除出版《新青年》、《劳动界》、《伙友》等杂志外,还编译出版了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新青年社与《新青年》杂志的关系及变迁情况是这样的:《新青年》月刊于 1915年 9月 15日在上海创刊, 1922年 7月休刊,共出了九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称《新青年》,由群益书店出版。   《新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该刊一度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当出版到第八卷第六…  相似文献   

2.
1920年8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伊始的机关刊物。同年11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理论性刊物的《共产党》月刊问世,李达同志任主编。《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基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刊的直接前身。不久,作为中共中央时事政治机关刊物的《向导》周刊,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等同志主编;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疯狂迫害共产党人,1927年7月18日,《向导》周刊被迫在武汉停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央通讯》和《中央政治通讯》。为  相似文献   

3.
2月1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快必达软件出版公司在上海成立。这种计算机软件产品,在我国第一次以出版物的形式,跻身于图书发行中。 2月5日文化部分别复文上海市出版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同意成立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社号418)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社号415)。  相似文献   

4.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月13日(丙午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香港《东方报》因被禁在国内发行,销路锐减,经济发生困难,被迫停办。1月14日(十二月初一日):《中国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秋瑾主办。陈伯平(笔名白萍)协助编辑。文言白话并用。以宣传妇女解放为宗旨。创刊号载有秋瑾写的《发刊词》《敬告姊妹们》等文。设有社说、演坛、评论、传说、小说、  相似文献   

5.
凤子(女)(1912-1996),著名戏剧理论家,广西容县人.原名封季壬,笔名禾子,艺名凤子.凤子1912年生于广西,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复旦剧社、上海剧社工作社等团体参加话剧演出,以擅演《雷雨》、《日出》及电影《白云故乡》中的女主角闻名.曾在上海主编《女子月刊》,《人世间》.建国后,历任《剧本》月刊主编,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剧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197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著有《旅途宿站》、《台上台下》、《画像》等.  相似文献   

6.
《出版广角》2011,(10):10-11
(1921—2011)1921年9月1日,人民出版社成立,社址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0号),具体工作由李达负责。建社初期,计划出版《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康民尼斯特丛书》(《共产主义者丛书》)等书籍49种,掀起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高潮。  相似文献   

7.
胡彬夏(1888—1931),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以优异成绩成为我国首批四位赴美留学女性之一。1915年,她应商务印书馆之请任《妇女杂志》主编。1917年,和丈夫朱庭祺参与黄炎培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1920年,胡彬夏创办上海妇女会,次年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首任会长,不久组织发起上海女权运动同盟会。1928年,与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沿革《中央日报》从创刊到今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述如下: 1.南京出报时期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一俟定都,即有设立机关报的筹议。当时正值上海《商报》停刊,于是《中央日报》接其一切设备,于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至同年11月1日为止,该报山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兼任总经  相似文献   

9.
12月《新闻战线》复刊10周年(1978年) 《新闻战线》在“文革”前,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记协合办,“文革”中停刊。1978年12月复刊,由人民日报社主办。 12月12日顾执中创办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60周年(1928年) 上海民治新闻学院,1928年12月由顾执中创办,1932年改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这所专业新闻院校是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太阳社是一个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文学社团.其三大主将蒋光慈、钱杏邨(阿英)与杨邨人,都是中共党员.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相率从武汉撤到上海.其时,杨邨人住在北四川路丰乐里一家裁缝铺子的楼上,蒋光慈则与几个朋友在法租界马浪路租了一间楼房合住着.一天,三人又在丰乐里相聚,一方面大概由于闲着无事,另一方面也为了糊口,再加上眼看着另一文学社团创造社办得红红火火,也都有些眼热,蒋光慈首先提议开一家书店,然后再办一份杂志.钱、杨二人均表赞同.然而,开书店得有资本,而三人之中,除了蒋光慈尚有300多块大洋外,其余二人都是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不过,三个文化人都信心满满,坚信凭着自己的决心与努力,靠卖文招股,书店是一定能够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1989年3月18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起诉少年儿童出版社侵害了该社江苏《少年文艺》的合法商标权;要求少儿社停止使用《少年文艺》刊名。两个《少年文艺》突然因刊名重复,打起了官司,顿时引起了新闻出版界的关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文艺》月刊是在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直接关怀下,于1953年7月创刊的。宋庆龄为该刊题写了刊名、撰写了发刊词。《少年文艺》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本以高小、初中程度少年读者为对象的文艺刊物。“文革”期间被迫停刊。1977年7月正式复刊,被认为是新中国儿童文学代表性刊物之一,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少年文艺》拥有20万少年读者。少儿社负责人说,从严格意义上讲侵权是(江苏)《少年文艺》而不是上海《少年文艺》。因为江苏少儿社在1979年1月创办(江苏)《少年文艺》,少年儿童出版社曾于1979年2月、3  相似文献   

12.
正《新南社》是新南社社刊,1924年2月在上海创刊,由新南社编辑兼发行。柳亚子是南社发起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素有"南社灵魂"之称。南社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民国初年,南社得到顺利发展。后因社内发生争吵、内讧于1923年解体。1923年10月,柳亚子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新南社,柳亚子任主任。新南社成立布告宣称:"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社联盟报》一书,已于1990年由档案出版社出版。1930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在上海成立。社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由一批党内外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文化工作者组成的左翼文化团体。《社联盟报》是社联的内部油印刊物,专门刊载社联常委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部和各区委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即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小组创办了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劳动界》,并将《新青年》(8卷1号起)改为小组机关刊物,秘密编辑与出版《共产党》月刊,同时,着重出版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项工作是由党的上海发起组肩负的重任,以便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学习革命理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我国中文期刊的空间分布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是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月刊,时间在1833年,到1838年停刊,1838年广州又出版过一份《各国消息》,月刊,也是传教士办的,不久即停.鸦片战争以后,宁波被辟为五个通商口埠之一,1854年,传教士在此创办了《中外新闻》,最初为半月刊,以后改为月刊.三年以后,即1857年,上海出现了月刊《六合丛谈》,这是近代上海最早的中文期刊.从此时开始,期刊就在上海落户生根,虽然发展相当缓慢,但持续绵延,直到三十多年以后,在维新运动时期突然蓬勃发展.据1898年12月22日出版的《广学会年报》(第十一次),到了1895年春,上海有中文期刊五种.这份年报是这样说的:“至于杂志期刊,我们在1895年2月找到的只有八份,而且都与传教工作有关.其中五份是在上海出版的,其他三份是在北京、南京和福州出版的.”(《出版史料》1992年第1期第57页)根据这一资料,笔者把它编成表1如下:当时全国的中文期刊只有八种,真是少得可怜,“而且都与传教工作有关”,即全部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8,(12):53-53
1933年7月1日,《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为16开,由上海文学社编辑.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文学》月刊系郑振铎主编。傅东华、郑振铎、郁达夫、茅盾、胡愈之等担任编辑的文学刊物。后改为王统照主编,上海文学社发行。鲁迅、茅盾跻身于十人编委会行列。在《文学》月刊创刊号上.鲁迅一改以往只署化名的做法.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革命书刊的传播,立即着手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出版发行机构,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1)党组织最早创建的出版机构——新青年社   新青年社成立于 1920年 9月。它是因出版《新青年》杂志而命名的。《新青年》从第八卷第一号起,脱离群益书社而独立出版,成立了新青年社,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版机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它担负着筹备和组织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这是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的早期组织。因此,作为上海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国粹学报》,月刊,清末资产阶级国粹派的权威性学术刊物。1905年初,由邓实、黄节等人发起,在上海成立革命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规定《国粹学报》为其机关刊物。同年2月(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创刊,刊行七年,到1911年底,共出八十二期,停刊。(后改名《古学汇刊》,从1912年6月至1914年8月,出十二编二十四册。)该刊是铅印、竖排、线装本,上海国粹学报馆印行。现有两种版本行  相似文献   

19.
2月6日新闻出版署复文文化部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同意成立中国文学出版社(社号513)、中国建设出版社(社号514)。 2月9日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著作发行工作的通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带电脑的EPS中文电子办公印刷系统问世。这套系统,除具有自动编辑的突出优点外,具备完善的中文字库也是它的独到之处,可用于新闻出版业。 2月11日为商务印书馆成立90周年,邮电部发行纪念邮资信封一枚。 2月1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四库全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即日在上海举行首次出版发行会议。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出席并讲了话。 2月13日首都文物界、出版界及国外和香港文物、出版界人士700多人,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欢聚,祝贺文物出版社建社30周年。纪念会上,向116位在文物出版界工作30年以上的老同志颁发了荣  相似文献   

20.
“晚报的成功”上海最早的晚报,是《字林沪报》(字林报中文版)所办的《夜报》。因缺少销路,不久停刊。之后,又陆续出版过以下晚报(报名后括号内注明创刊或起讫时间):《上海晚报》(1898)、《晚钟报》(1912)、《上海夜报》(1924)、《中国晚报》(1921—1928,创办人沈卓吾)、《东南晚报》(1924)、《江南夜报》(1924)、《申江晚报》(1925)、《东南夜报》(1926)、《中南晚报》(1925—1927,经理蒋裕泉,主笔高尔松、高尔柏)、《上海晚报》(1926—1928)、《江南晚报》(1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