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次能到南京参加跟<红楼梦>有关的活动,我很高兴.北京和南京,这南北两京跟<红楼梦>有着天然的联系,曹家有三代四个人曾任江宁织造.不仅如此,曹雪芹就出生在南京,出生在现在的大行宫附近.尽管对于曹雪芹的生卒年还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在南京,这种联系在很多史料上都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2.
无痕 《湖北档案》2006,(8):45-47
日总领事馆发生毒酒案 1939年6月10日晚7时半,日本驻南京总领事堀公一在官邸举行盛大宴会,招待9日赶到南京的日外务省次官清水、随员三重以及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长官铃木、泽田、田中等.另外,南京伪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立法院长温宗尧、南京市长高冠吾等也应邀参加.总领事馆方面作陪的,除堀公一外,还有领事内田、副领事有久以及有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江元丽 《青年记者》2008,(12):94-95
存在的问题 2002年1月1日,以"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为口号的一档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这对历来只强调"上情下达"而忽视"下情上达"的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招标中得到了1.0088亿元的广告代理费,成为了中国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有关方面进行谈判与协商,以及在中共方面的帮助下,达成了协议.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不顾有关人员的劝阻,毅然决定亲自陪送蒋介石到南京.在临行前,张对同事们说,我亲自送蒋到南京,这一着是要抓住他的心.  相似文献   

5.
坐落于南京东郊中山陵景区内的南京体育学院,其原址是民国时期的首都中央体育场.中央体育场是国民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体育设施,整个建筑群是民国建筑中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体育类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央体育场自1930年开始筹建,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笔者依据中央体育场历史档案资料,结合有关的调查走访情况,对其建设、使用与维护等情况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萧文 《北京档案》2008,(1):15-17
2007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珍贵档案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文中说:"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宣布:我国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有关中国抗战档案时,在美国外交关系档案中发现了两件珍贵档案:一件是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国大使东乡茂德承认,在南京沦陷之前,日军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  相似文献   

7.
南京解放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辉煌的起点。1998年初,南京电视台决定投拍专题片《南京解放》。回眸半个世纪前的这段历史,揭示其中尚未被认识和鲜为人知的一面,意义重大。我应邀为此片查找有关档案资料。潜入档案史料的海底搜索、寻觅,那里有金子也有沙子;有珍珠也有鱼目。感触最深的当属中美南京谈判事件。 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干什么? 1949年4月24日清晨,金陵古城迎来了胜利的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9月,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由此,民生新闻与媒介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时深受媒介的追捧,纷纷效仿,克隆复制<南京零距离>,于是,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生根发芽,这一"繁荣"现象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民生新闻的研究成了新闻传播研究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9.
南京历史悠久,是我国六朝古都.自1840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南京人民不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在黑暗中摸索,在黑暗中苦斗,南京的历史就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旧中国历史发展的-个缩影.1919年,南京行政建制为江宁县,是江苏省省会所在地.  相似文献   

10.
明代《南京户部志》在明代官修国家机构衙门志书编纂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所知仅存两部,一部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一部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对两部《南京户部志》进行仔细比对、辨别,可以知道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初刻本的一个残缺本,而尊经阁文库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后经过10次续修增补的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的另一部《南京户部志》。这两部《南京户部志》的存在,充分证明了清修《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代《南京户部志》有关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刘小宁 《档案与建设》2015,(2):62-65,69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6年4月30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正式下达“还都令”,决定于5月5日正式凯旋南京. 其实,早在1945年底和1946年初,国民政府的一些部门已在返回南京了,还都之事事实上已进行了数月之久.1946年4月下旬,还都进入了高峰,国民政府的院、部、会等中枢机构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迁返南京了,何应钦、陈诚等军政要员已经先期到达南京.  相似文献   

12.
最近,亚洲各界强烈关注有关日本对战争历史认识的问题时,日本学术界的有识之士编译出版了一本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档案资料集:<德国外交官所见的南京事件>.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是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这里将要提到的是当代英国女作家莫·海德(Mo Hayder)写的有关南京——东京的故事.其中出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时空,中国南京的时空里容纳着1937年2月28日至12月21日的故事;日本东京的时空里上演着1990年夏至冬的传奇.前者,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史重明以其部分日记展现"历史现场";后者,英国女人格雷(Grey)讲述了1990年的故事,她只身来到东京,成为夜总会的女招待,只是寻找为了"见证"的电影胶片.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交流会于1998年8月15日即日本战败61周年之际在南京举行.出席该会的有日本学者20多人,中国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学者20人.实际上,这是一次中型的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去年8月,我去台湾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顺道参观了台北的康轩文教集团,感触颇多.今年8月,去南京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乘便参观南京康轩文教图书有限公司,再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京康轩是台湾康轩在大陆的全资子公司.台湾康轩成立于1988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教科书出版机构及教育事业集团之一.南京康轩成立于2004年,不到十年的时间,已在大陆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对比台湾康轩和南京康轩,我将印象与感受粗略记述如下,供出版同行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9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11月18~21日在南京召开.到会国际有关专家及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界的同行欢聚一堂,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增进了中国科技期刊界与国际权威检索系统的沟通和了解,对加快中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笔者每日上下班都要经过“渡江胜利纪念碑”,天长日久,对有关渡江战役的史料也就关注,尤其是1949年4月23日前后一些国内报刊出版的报道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号外”报。  相似文献   

18.
杜裕禄 《北京档案》2005,(10):12-13
1937年底至1938年初,发生在南京的侵华日军大屠杀事件,曾使我30万同胞遇难.这是不争的千真万确的史实,然而我们有关死难同胞具体名字的记载却很不详实.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史学》1998,(6):10-18
1928年7月间,陈光甫从武汉回到上海,并去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会议.同时,蒋介石亦几次在南京召他谈话.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2月13日,因为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南京这座千年古都陷落在了日寇之手,南京城顿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从日寇进城的第一天起,日寇就对南京人民开始了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今年101岁的杭州老人汪发生,每当回忆起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景象,仍然禁不住失声落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