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5月,丁玲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时,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整整50年之后,丁玲才知道,当年如果国民党中统特务不抓她,戴笠为头子的国民党复兴社特务也会把她抓走,她已经处在双重监视之下,注定了在劫难逃。有趣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她竟然和50年前要逮捕她的复兴社特务坐在一起开会,而且他们之间互相问候。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历史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相似文献   

2.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5,(10):13-1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网络,这些特务机关被称为“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团”.日本的特务机关极为秘密,其正式名称只记录在军部的秘密卷宗里,其系统庞大,分布广泛,除了收集中国政治、军事、地理、历史、人文等情报外,还负责探测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植汉奸,监视伪官吏,乃至进行暗杀、破坏等相关的活动.日本的特务机关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梅益随周恩来、董必武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工作。因当时经常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党中央考虑到梅益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且又能言善辩,就决定让他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新闻发言人,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难怪梅  相似文献   

4.
四、中统组织的建立及其向特务机构的演变 国民党最早的特工组织形成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反共“清党”期间。深请中国传统统治权谋的蒋介石,对于重要而敏感的情报特工组织机构的组建,采取了双管齐下、分而治之的方针,这便导致了后来国民党“中统”与“军统”特务组织的分别出现,  相似文献   

5.
到梅园去抗日战争结束后八个月,即一九四六年的五月,国民党政府从“陪都”重庆“还都”南京。从重庆开始的“国共和平谈判”要在南京继续进行。我供职的上海文汇报将我调任驻南京记者,采访这方面的新闻;并且指明,重点在于采访梅园新村。于是,我带着文萃周刊主编黎澍写给中共代表团发言人范长江的介绍信和文汇报采访部主任孟秋江的口信,在五月底或六月初的一天到了南京。南京,虽号称国民党的首都,却荒凉冷落,破败不堪。淤塞了的秦淮河,河水  相似文献   

6.
一凡 《湖南档案》2009,(5):29-30
“文革”之初,南京红卫兵小将居然发掘出一个名叫鲍君甫的“中统特务”。随后鲍君甫就在无休无止的批斗之下死去。直至上世纪90年代.鲍君甫的真面目才终于显露出来:他确曾担任过中统驻上海的特派员,实际是中共特科的高级特工人员。如果没有他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  相似文献   

7.
久驻重庆的中共代表团要迁到南京了。上个月的二十七日中共代表团已派了个副官龙飞虎到南京,据说已觅妥了房子,就在国民政府附近,龙飞虎是周恩来的副官,在重庆特务机关的情报中每次说及共产党“阴谋举行暴动”时,总喜欢提到龙飞虎是暴动中的预定的指挥者,也难怪,谁叫这位龙副官将名字题得这样惊人,自然特务机关要觉得选择他做暴动的领袖是最适宜不过了,只可惜在重庆这几年来从未有过一次“暴动”,因此这位龙副官也始终没有能满足特务机关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严农 《军事记者》2005,(2):57-58
1946年寒冬,大雪纷飞,国新社名记范长江陪着好友严怪愚一同来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驻地,拜望周恩来。走进周恩来办公室,周恩来正在埋头阅读件。范长江介绍道:“恩来同志,您想见的湖南抗日《力报》的总编辑严怪愚先生来看望您了。”周恩来立即推开件,站起身来,大步走上前去,紧紧握着严怪愚的双手,微笑着打量着严怪愚说:“久仰大名呀,总编辑先生!”严怪愚递过名片,  相似文献   

9.
陈镭 《北京档案》2021,(7):56-57
历史上有一些打入国民党内部、多重身份的红色特工,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其中就有一位工作出色却鲜为人知的教授范纪曼.他在美术、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造诣,也曾在北平、上海、南京三地从事情报工作,甚至代理过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北平站站长.范纪曼曾经长期被误解,而今天可以从档案史料中追踪到他的足迹,印证补充当事人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徐海涛 《北京档案》2022,(10):48-49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开启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转移到南京。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由重庆来到南京,进驻梅园新村,开启国共南京谈判。由于国民政府不准许《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发行,为了将延安新华社的消息及国共南京谈判的最新进展等传递给广大民众,新华社南京分社开始编印发行《新华社通讯稿》(以下简称《通讯稿》)。1946年国共南京谈判期间,《通讯稿》是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发行的唯一新闻刊物。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2,(12):64-64
中统特务实录安子2013-1 40.00元978-7-5317-2984-6该书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系统讲述了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以及它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  相似文献   

12.
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浙江吴兴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专学电机工程),归国后曾任国民党第一任广播电台台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投靠他的表兄弟陈果夫(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即CC系),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工作,不久,又转到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中统局前身)工作.从此,便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  相似文献   

13.
1946年 48岁1月11日为《新华日报》创刊8周年题词:“新华日报永远为中国人民服务!”1月30日致函美国驻中国第312飞行联队司令兰道尔将军,感谢美国信号小组为中共代表团办公室安装无线电台,帮助解决了代表团与延安和北平之间的联系。2月1日中共代表团在重庆举行记者招待会,周恩来就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等问题答记者问。2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制造反苏反共游行,并指使特务、暴徒乘机捣毁《新华日报》和民盟机关报《民主  相似文献   

14.
张小健  李汶炫 《青年记者》2016,(33):103-104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在国统区全面领导党的抗日救亡工作。他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负责人,在民族矛盾激化和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复杂政治形势下,非常重视在国统区开展宣传工作,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围绕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基本原则、策略方法、宣传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第三章 军统局的扩张阶段二、军统局内勤组织的发展和演变 (续 )第三个时期的组织人事  在 194 1年— 4 3年间军统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内 ,军统局本部内勤组织发展到高峰 ,为戴笠引以自傲的阶段。但这时国民党的派系斗争十分激烈 ,就特务机构而言 ,CC派的“中统”,竭力与军统争地盘。中统、军统 ,都是蒋介石最为亲近和信任的两大特务系统。中统在党务、政治、经济方面实权在握 ;军统一把抓军事。但他们间还是有争斗 ,比如警权上的暗斗 ,与 CC派争夺失学流亡的青年学生 ,暗渡陈仓地搞了 80多个特务训练班 ,培训近 2 0万人 ,武装部队 2 0多…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5周年的日子里,南京人民不会忘记周恩来的音容笑貌,不会忘记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谈判斗争的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依靠美国的援助,积极准备全面发动内战,内战的硝烟即将弥漫全国。中国共产党为粉碎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中国的持久和平,继重庆谈判之后,于1946年5月让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迁至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给古城南京带来了和平的曙光。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争取实现中国的和平、民主、独立…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编研机构的设立和编研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档案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同志对编研工作的性质和现状不甚了解,因而产生了一些片面的看法。 刘文杰先生认为:档案馆设立编研机构,“大量利用本馆馆藏历史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撰写历史论著”,从而“忽略了档案工作的目的,模糊了利用工作方向,不利于历史档案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他所举编研工作的三大弊端:其一,“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通过查找信息的封锁从而形成对珍贵档案史料进行人为的垄断”;其二,“高层次研究人才大多流往被认为容易‘出成果’的编研部门搞历史研究”,而“不利于档案馆的业务建设”;其三,“致使档案馆同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之间形成无法解决的矛盾”,并断言:编研机构的存在是“妨碍档案开放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呼吁:“一定不能提倡档案工作者搞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注:我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地方各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是一个地方或者一定区域集中收藏史料的特定机构。既然是收藏史料,那么,作为收藏者或者保管者就得对所藏史料有所了解,这是起码的要求,就像博物馆收藏文物要懂得识“物”一样;既然是特定机构,那么,占据着“史料基地与各方面利用中心”之便,其本身也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上,我国的档案机构,保管与研究(史料)往往是集于一体的,所以,才会造就像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等那样的史学家。今天的情况或许有些不同,分工各有侧重,但本质并没有改变。前苏共中央档案馆就被现在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19.
“会典”作为专记法典政制的典籍,详细记述了古代各级政治机构、设官职掌、典章格律及其沿革,是中国古代档案史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档案文书、实录、官修书籍等,所载事物与档案、档案工作密切关联,特别是权威性与真实性高、统分紧密结合与结构科学合理的内在优势使其在档案史研究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档案史史料,它们涉及大量档案机构与人员、档案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因为文史工作关系,与原湖南中统特务组长刘俊德交往颇多,从他言谈中得知刘老与沈醉虽各属一"统",但他们因是老乡,私人交情较深,他俩在特赦后,相互谈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沈醉意欲用毒药毒死毛人凤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