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今年二月五日,对非洲十个国家和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友好访问。周总理的这次出访,是我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是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史上的空前大事,也是当前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亚非人民的团结和  相似文献   

2.
余传友 《青年记者》2017,(32):73-74
在与非洲长期的交往中,黄皮肤的中国人形象逐渐进入了非洲人民的视野,并构建了较好的国家形象.据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全球调查显示,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形象好于中国的整体世界形象.①然而,中国对非洲的认识显得纷繁复杂,种族偏见、同情及面对共同的历史困境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看待非洲的复杂视角.中央电视台非洲题材纪录片体现国家主流意志,旨在为我国观众呈现出客观真实的非洲形象.  相似文献   

3.
瑞安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1967年2月在非洲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生活照,而是一张瑞安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支援非洲建设,受到非洲几内亚首任总统塞古杜尔接见的照片,是一张见证中非友谊、不分种族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地球家园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黄坤坊 《兰台世界》1999,(12):28-29
第六章 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各国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亚洲各国的档案工作 在亚洲,有许多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获得独立的,这些国家的档案工作也大都是在独立后才开始的.不过,有些国家在独立前已经有了殖民当局设立的档案馆,这些国家在独立后更改了档案馆的性质和名称,把为殖民当局服务的档案馆变成了为本国政府和本国人民服务的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7日至11日,第20届东南亚太平洋音像档案协会会议在美国关岛召开。为适应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省档案局派出以张文芝副局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4人参加会议。会议主题为:音像档案基于民族、国家、地区国际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及边界的重新定义。来自澳大利亚、日本、中国、菲律宾、非洲马拉维、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和国家的档案工作者、人类学家、文化工作者、律师围绕音像档案知识产  相似文献   

6.
要树立国家档案馆的收藏权威 胡振荣在《中国档案》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国家档案馆是由政府投资建起来的档案馆,代表国家和人民收藏对民族和社会有价值的档案.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来说,把档案交给国家档案馆收藏,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誉.国家档案馆就是捍卫这种责任,维护这种荣誉,这是国家档案馆的权威.国家档案馆收藏档案的行为是国家行为,是国家意志,是依法收藏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省委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工作座谈会和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档案工作,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档案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施威岑  周林兴 《山西档案》2022,(4):64-68+54
党史学习教育是人民前进的精神养料,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档案原始真实特性、档案馆馆藏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档案工作者秉持的初心使命,能够主观能动发挥档案的作用讲好党的故事,带领中国人民见证百年初心,强化身份认同国家认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扬正确的历史观;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民族自信。为增强档案在讲好党的故事中的能动力,档案机构应加强红色档案征集工作,深入挖掘党史内涵,结合融媒体联动宣传,提倡馆际跨区域合作,实现档案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档案工作在中非人文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档案工作帮助中国民众了解真实的非洲、推动非洲人民认识全面的中国、辅助中非建立数字合作记忆、倡导建立平等开放的信息合作理念。档案馆可以通过互换馆藏资源、建立中非合作档案馆、支持困难地区开展数字资源建设以及联合开发文化产品来拓展中非人文交流领域的服务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苏联政府的一项特别决定,1918年10月在莫斯科建立了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是全苏唯一的东方艺术博物馆。今天,它已成为收集、存放、研究和传播亚非人民艺术遗产的一个主要中心。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的宗旨是向人民大众介绍东方艺术的古典传统,苏联高加索、中亚和哈萨克人民的艺术,西伯利亚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国外东方现代进步艺术家的作品。这一宗旨应当为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由陶德臻同志主编,何乃英、张朝柯、郑忠信任副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24万多字的大型著作《东方文学名著鉴赏大辞典》,以它的首创性使学人与读者刮目。本书的编纂,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亚洲与非洲国家与民族众多,辞典涉及的面相当的宽,它要包纳三四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几百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再者,治欧美文学,只涉及一种基督教文化,还较为单纯;而论及亚非文学则其文化渊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自从人类告别愚昧和野蛮,进入明时代以来,就有意识的形成和保存档案,传承民族化。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化传统,档案就是它的记录和见证。在我们国家首批通过的“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单中,有反映两千年前经济社会生活的尹湾汉简;有印证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版图的官方书;有体现封建帝王治武功的明朝铁券、清代金榜;有记载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江南机器制造局、大生纱厂、汉治萍公司的早期献;有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重新崛起的开国大典政府公告等。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强国"的档案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是档案人共同而具体的中国梦。档案强国,我个人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国家的档案信息资源总量极大丰富,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发展相适应,留存宝藏位于世界前列;二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活力强盛,作用发挥充分,在促进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促进人民幸福感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获得和满足上,力量强  相似文献   

14.
档案工作者与历史打交道,所以对百年追梦历程有更多一份的理解,对实现中国梦有更多一份的期盼。"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也是档案工作者的梦。档案工作者要实现档案梦,就必须支持将麟游建设成为档案强县,在建设档案强县进程中实现个人的档案梦。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带给中国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也促使文书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党文书档案工作者为实现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以及为维护民族历史记录的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通过评述我党抗战时期的文书档案工作的历史贡献,以彰显我党文书档案工作者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中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16.
佘家金 《传媒》2005,(6):60-61
应南非亚非学会的邀请,中国记协派中国新闻代表团对南非进行了友好访问.我有幸作为团员参加了这次难得的访问,向远在万里之遥的同行们了解了南非新闻机构等方面的情况.南非的经济发达,相应新闻事业也很发达,人口仅有4000多万的国家仅报纸就有100多家,居非洲各国之首.我们在约翰内斯堡访问了颇具影响力的<商报>社和<索维托报>社.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非洲化与非洲社会主义实践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洲人民探索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尝试。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不仅符合世界反帝反殖斗争的历史潮流,而且契合非洲国家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现实需求,残暴殖民统治促使非洲人民日益觉醒和英勇反抗为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非洲特有的传统价值观包括乌班图思想、黑人性、泛非主义等与马克思主义气质相符,为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非洲化与非洲社会主义经历了兴起、高潮与低谷的跌宕起伏,向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也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虽因内外缘由导致非洲社会主义的实践被搁浅,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随着非洲大陆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入,非洲社会主义新探索呈现诸多亮点,马克思主义在非洲再次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是立足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创新发展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必然要求。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具有民族性、主体性与系统性等特征,是根植中国实际、印刻中国标识的档案思想观点、方法理论、命题论断等知识单元的有序化、系统化集合,能够回答档案领域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中国档案学人需保持高度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秉承鉴往知今与开放融合的治学思路,在学术研究支持机制的保障下,构建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之一,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档案部门负有保护、传播、开发历史文化的重任,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在论述档案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档案工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多做贡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档案流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事,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多数的非洲国家,不少的拉丁美洲国家,欧洲及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均不同程度的发生过文献机构被洗劫,文化遗址、墓葬遭受劫掠,文物艺术品被倒卖,非法走私的事件。世界各国国家档案流失情况的错综复杂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从中归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点。通过对流失国家档案的有效分类,综合分析,对国家档案流失特点进行梳理,无疑可以让我们深化对国家档案流失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