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一、“木匠说”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  相似文献   

2.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相似文献   

3.
舒乙 《教育文汇》2004,(3):6-6,25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舒乙 《陕西课改实验》2004,(4):F002-F002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舒乙 《师道》2005,(3):60-60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老舍教子     
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  相似文献   

7.
老舍教子     
罗银胜 《中学教育》2005,(7):123-123
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教育上,老舍先生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木匠说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为  相似文献   

9.
文艺与木匠     
一位木匠的态度,据我看:(一)要作个好木匠;(二)虽然自己已成为好木匠,可是决不轻看皮匠、鞋匠、泥水匠,和一切的匠。此态度适用于木匠,也适用于文艺写家。我想,一位写家既已成为写家,就该不管怎么苦,工作怎样繁重,还要继续努力,以期成为好的写家,更好的写家,最好的写家。同时,他须认清:一个写家既不能兼作木匠、瓦匠,他便该承认五行八作的地位与价值,不该把自己视为至高无上,而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不仅学问大、文章写得好,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其精髓可供后人借鉴。一、主张孩子“崇尚大自然”。老舍先生喜欢孩子尤其喜欢乡下孩子,虽然他们贫穷甚至有些脏,但是他们纯朴、忠诚、讲义气、人格高尚,而且懂得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贴近大自然。二、孩子“宜多玩耍”。老舍先生非常珍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情,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东西,万万不可被大人们扼杀。他主张孩子“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以及“少年老成”那样的孩子。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在孩子教育上有一套独特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教育孩子仍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总结起来,有以下内容: 儿童"宜多玩耍"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在谈到自己第二个女儿小雨时,他说:"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识字;她才刚4岁呀!"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老舍先生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 "少年老成"式的小孩,他一看见小孩穿上小马褂,一举一动全像大人,便想落泪.他甚至说:"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相似文献   

12.
文艺与木匠     
一位木匠的态度,据我看:(一)要作个好木匠;(二)虽然自己已成为好木匠,可是绝不轻看皮匠、鞋匠、泥水匠,和一切的匠。此态度适用于木匠,也适用于文艺写家。我想,一位写家既已成为写家,就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尊重     
<正>舒乙是研究现代作家的学者、老舍先生唯一的儿子。2012年7月2日,他来到央视国际频道做客《文明之旅》栏目,介绍他的父亲老舍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舒乙先生对父亲的各种事情记忆犹新,讲得深入浅出、声情并茂,非常感人。但是,让主持人和观众不明白的是:他从节目开始到结束一直称他的父亲为"老舍先生",从来不说"我爸"或"我父亲"怎样怎样。这样的称呼总让人隐隐感觉舒乙好像对父亲不太尊重。主持人提出自己的疑问,舒乙先生回答说:"我研究现代作家,包括老舍  相似文献   

14.
老舍观察、感触事物非常精细。他认为:“写家们要心细如发.象女人那样精细”。“心细如发”,大抵是艺术家们感触事物的共同特点.但是,老舍的“精细”又大不同于别的作家,他有独特的艺术感觉。本文欲从老舍感觉事物的方式,感觉力的表现形式,以及知觉能力发展演变等方面,探讨他小说中感觉世界的构造形态。一“感觉是将环境刺激的信息传入脑的手段”。②老舍的艺术感觉不单单是“环境刺  相似文献   

15.
1950年,老舍夫人带着孩子们从重庆回到北京。老舍先生在站台上,郑重地喊着孩子们的学名问好一声:”你好,舒乙!”永远留在了儿子的记忆中。老舍爱孩子,无论是朋友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子女。他没有美好的童年,总是以欣喜和慈爱的目光注视着身边天真烂漫的儿童:“每逢我路遇幼儿园的孩子们,一个拉着一个,说着笑着唱着,像清早睡醒的小鸟那么活泼,我总要站住,细细地端详他们,数一数他们梳着几种小辫儿,穿着几种花样的鞋袜。我是那么欢喜,总想把他们都领到我的家去,陪他们痛快地玩耍半天!是的,由孩子们健康的小苹果脸上,我看…  相似文献   

16.
邹君 《家长》2014,(5):28-29
正学习只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分数只能代表孩子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不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对于父母来说,多多欣赏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职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有自己的一套儿童教育观和比较超前的教育思想,他主张自由地发展儿童的天性,维护他们的天真活泼,满足他们的正当爱好,不要对他们干预太多。他把这种理念浓缩成四条言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但他的专业“写家”远没有从教时间长。青岛是老舍任教时间仅次于英国伦敦和济南的城市。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学、在青岛几所中学的讲演、在青岛发表的教育文章,以及他对子女、对儿童、对教员生活的深切关注,折射出一种宗教式、不乏幽默、深邃苍凉的教育情怀,为青岛教育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老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1966年8月24日含冤而死。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特撰此文,寄托哀思。  相似文献   

18.
洋洋指着玩具柜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玩……”“噢,我知道,洋洋是想玩电动汽车。”妈妈一边说一边毫不犹豫地从一堆玩具中取出电动汽车塞给了洋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代替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熟悉孩子的一切。其实,你对孩子的需求可能是一种想当然,或者仅仅是一知半解。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你不可能知道孩子所想表达的一切。另外,想当然地代替孩子说话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经常没有机会说话的孩子会变得不愿表达,因为他逐渐习惯了成人替他说话,替他作决定。这不利…  相似文献   

19.
老舍教子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儿童教育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的一些见解,虽然是他对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说的,但对其他家长和孩子来说,同样也是很有启迪的: “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相似文献   

20.
情似根     
年轻记者问我一个问题:哪个更重——事业?还是情?包括乡情、友情、亲情、爱情。我说:这是两码事。都重,并不矛盾。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次,去见季羡林先生。他说他写过一篇小文章,是怀念老舍先生的。里面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回他们偶然在“四联理发店”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