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志华 《家庭教育》2007,(6S):37-37
15岁的小强是一个网络迷,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一天.小强在QQ上聊天时,和一个网名叫“飞腾”的网友联系上了。两人聊得越来越投机.为了更好地联系.小强和网友“飞腾”互加对方为好友。从此,两人经常利用网络聊天或者相约一起玩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2.
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一样,在网上,我们也经常会结识或者志同道合、或者风趣幽默、或者知识渊博的朋友--网友。跟他们交流,我们首选的当然是各种即时聊天软  相似文献   

3.
高敬振 《物理教师》2006,27(6):25-25
题目:(2005年安徽芜湖)QQ是一款流行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聊天)工具,深受网友们的喜爱.从“0Q2004Ⅱbeta”版本开始,QQ推出了“在线时长”新功能——用户通过积累在线时长可以获得更高等级和享受更多服务.  相似文献   

4.
2005年安徽省芜湖课改区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中有这样一道极具教育意义的考题:原题 QQ是一款流行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聊天)工具,深受网友们的喜爱.从“QQ2004Ⅱ beta”版本开始,QQ推出了“在线时长”新功能用户通过积累在线时长可以获得更高等级和享受更多服务.  相似文献   

5.
15岁的小强是一个网络迷,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一天,小强在QQ上聊天时,和一个网名叫"飞腾"的网友联系上了。两人聊得越来越投机,为了更好地联系,小强和网友"飞腾"互加对方为好友。从此,两人经常利用网络聊天或者相约一起玩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6.
一、中学生上网现象透视聊天有关研究资料显示,90%以上的中学生上网的内容是聊天。据他们自己所说,上网聊天无拘无束,可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交友曾有报纸报道,一些中学生因为交上了网友,一放学就与网友聊天解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游戏中学生在玩网上游戏时,可以以不同的虚拟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寻求游戏中的刺激,由此,时间一长就会迷恋而不知返,甚至成瘾。猎奇目前许多国际黄色网站和国内黄色网站都可以链接,中学  相似文献   

7.
“忽如一夜春风来”,短短的几年时间,电脑迅速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上网已在学生中成为一股热潮,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有了网友,学会了聊天。这引起了许多老师、家长的种种担忧:学生上网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会不会结交了品行差的网友?  相似文献   

8.
校园Q传     
我这里说的Q不同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 Q,他们是三个中学生,分别叫Q1,Q2,Q3。简称“Q”,又称“Q兄弟”。 Q1爱写作,是“Q兄弟”中的老大,在特长班学习。Q2爱古文,在文科班学习,排行老二。Q3比较古怪,他的智商比同龄人高出许多,而情商却和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差不多。每逢考试,Q3在全校理科生中必是第一名,是全校最具“个性”的学生,但在“Q 兄弟”中他排名老小。  相似文献   

9.
阿Q与QQ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阿Q是谁,不用我问。我也知道你玩过QQ。但是你不一定意识到,阿Q就在QQ上与我们朝夕相处。阿Q自尊又自负,他瞧不起未庄的居民,也鄙视城里人.连城里人油煎鱼头时直接加葱丝这一小细节都被他嗤笑。我们用QQ聊天,也是既自尊又自负。瞧不起刚入门的新手,连“886”就是“拜拜了”都不知道,没劲!瞧不起打字慢的聊天对象,直骂他们浪费时间;瞧不起没玩过游戏的好友,落后!……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晚上,本刊主编孙云晓做客《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强国论坛,在网上与网友就“减负”等问题进行交流。七嘴八舌话“减负”网友天目:学校应付“减负令”怪招五花八门———如何使“减负”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呢?孙云晓:“减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减负”提出的动机很好,但是面对的现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高考制度没有改变,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会相信,很多学校的老师也不相信。他们或者是一如既往地抓应试教育,或者放弃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会给教育带来混乱。网友天目跟贴:谢谢。许多基本的问题,还有待研究,取得共识网友第一波登陆部队:家…  相似文献   

11.
“你在孩子的电话本里叫什么名字?”这是某论坛网友最近发的帖子。网友说,周末跟小女聊天,说起同学之间的昵称,女儿给她看手机.全是动画片里的人物。突然有个“黑山老妖”的名字跳出来,网友随口问这个是谁?孩子乐不可支.无论怎么威胁利诱坚决不说,网友心知不妙,趁其不备夺过来一看:竟是自己的手机号。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的社交账号列表里,存在着不少“灰色头像”。所谓“灰色头像”,就是对方头像呈现出灰色调。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说明对方不在线,或者是在线却隐身了。在这些灰色头像中,有一个头像令我始终难以忘怀。A:这位灰色头像的好友是我刚注册社交账号时交的一位网友,我与她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面。她的网名叫“梅子”。我上中学时,社交软件方兴未艾,能够拥有一个社交账号,并通过社交软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聊天,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凡高和高更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他们追求个性、表达自我、着力主观再创造以表达内心情感,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在艺术形式上极具主观“表现性”;而他们深刺而真诚的“悲剧性”人生体验与艺术追求,拉响了现代美术的前奏,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我注册进了一个全球性的聊天网站,还没等我找到适合的国外网友聊天呢,一个网名叫“中国梦”的美国少年先加了我做好友。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让孩子使用因特网是父母的愿望,但是他们的担心也并非多余。当孩子在网上畅游或者与网友聊天时,他们接收的信息除知识外,也不乏凶杀、色情等孩子不应浏览的内容。专家告诉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让孩子远离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只取其精华。监视孩子网上行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监视。顾名思义,只要孩子  相似文献   

17.
据我统计。刚进学校的中专学生,有Q Q的约占百分之九十,半年后,拥有Q Q的学生就占百分之百。既然学生都有了QQ,班主任也应该“与学生同进”,把Q Q更好地运用于教育和管理中。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相比,QQ具有以下的优越性:一、QQ是师生间最便捷的联络工具。QQ可以使师生间很便捷地随时联系。学生常常上网(学习、聊天、玩游戏……),老师要经常上网(学习、工作、查信息……),所以师生间可以经常地、很方便地在上网的时候用Q Q联系、聊天、交流和沟通。二、QQ打破了师生交流的时空限制,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只能在课间休息或者课外…  相似文献   

18.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头一次上网聊天就有了“收获”。不知是我的网名让人想入非非,还是与我交流很快乐,总之,好多网友都热情地留下了电话号码。也许是第一次上网,我很“诚实”,除了姓名之外,其他资料都是真实的。现在想来,那时候真傻得可爱。我能安安稳稳地“活”到现在,应该庆幸才是。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常常上网,结识了一些网友,向他们学习了很多上网知识,也了解了一些人的内心世界。一天,一个认识不久的网友把我领进了一个聊天室,里面大约有十多个人, 他们都已经比较熟悉。看他们聊天,一会儿就明白了,他们是在抱怨生活:抱怨文革十年浩劫,抱怨赚不了大钱,抱怨腐败,抱怨自己没有生在战争年代而成为大英雄,甚至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个女孩再长得漂亮一些就可以嫁给一个有钱的老外等等,抱怨得“百花齐放”,振振有词……  相似文献   

20.
“网哥”,单看这名字就知道是个“网虫”。“何以度日?惟有上网。若不上网,寝食难安。”这是他的“名言。“网哥”的网友一大堆,什么“失落”啊、“伤心”啊、“闪亮的星”啊、“情感 QQ 糖”啊,更有甚者干脆叫省略号,极尽挖空心思,网落天外之能事。“网哥”上网爱聊天,尤其爱跟女生聊天。他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