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有小额诉讼程序,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我国随着案件数量的剧增,小额诉讼程序从2011年就开始推行。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小额诉讼程序设计中,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缺位。对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路径,应该从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程序权利的保障,提高当事人对司法的参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促进小额诉讼程序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2.
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是人权保障和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我国受传统诉讼理念的影响,以往忽视了当事人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般而言,有犯罪就有被害人。相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所受到的保护和救济,虽然刑事被害人具有当事人地位,甚至被赋予了多项诉讼权利,但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却缺乏有效地保护和救济。针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被漠视的现状,借鉴域外先进的刑事被害人制度,对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有必要通过完善刑事被害人权利来保障。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的权利保障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即对后者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前者。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较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立法上还存有缺憾即仍不及被告人。要依法保障被害人的人权,在认识保障其权利必要性的同时,应把彻底更新诉讼观念作为立法与司法完善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处于当事人的地位,享有广泛的权利,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程度如何,反映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怎样保障被害人的合法诉讼权利,始终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权利保障规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被害人相应权利的建议,以使在刑事诉讼中做到控辩平等、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6.
法官释明权制度源于大陆法系,在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释明权制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辩论主义为基础,但是纯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过分强调法官的消极性,对保障当事人权利,促进诉讼公正,有效率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具有阻碍作用。法官释明权制度设立的初衷即为弥补辩论主义和当事人处分权主义的不足,保障实质正义和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在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背景下,释明权制度具有特殊意义。文章通过对释明权制度功能、价值的分析,论述了我国构建法官释明权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明确规定释明权的内容,完善释明权行使的方式,确立释明权救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事人制度在起诉制度中忽略了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没有区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的差异;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中存在着滥列第三人和忽视第三人的诉讼权利;在代表人诉讼中存着提起代表人诉讼涉及金钱财产案件多、不作为案件少,存在着人数众多不确定的判决的范围扩张有限性和保障被代表人权益不够性等缺陷.要完善这些缺陷需引进正当当事人概念,将司法机关的民事案件立案机构改为登记机构、导入第三方被告、辅助参加第三人、团体诉讼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的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诉讼类型的多样化可以为当事人提供适当的权利救济方法,但是,诉讼类型的划分同时也存在限制当事人诉权的可能性。世界各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发展趋势是在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诉种。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类型的完善也应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原则对诉讼权利滥用之制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要求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滥用诉讼权利是违背权利设置目的,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或国家利益为目的行使权利的行为.为诚实信用原则所禁止。各国均立法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滥用诉讼权利的程序性惩罚措施,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有效遏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切实落实诚实信用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确立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人权保护已普遍为世界各国法律所重视,也是实现国家法治化、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刑事诉讼法是保证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通过规定诉讼原则、程序,特别是各种诉讼法律关系,实现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下,虽然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为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诉讼权利,但仍存在众多权利保障的缺失需要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司法鉴定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是衡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尺。目前刑事鉴定人诉讼权利存在一些缺失,需从加大刑事鉴定人实质性鉴定权利、出庭作证方面的权利保障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也是刑事诉讼机制科学、公正的价值体现.我国1996年修改之后的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从原来的诉讼参与人地位,上升为诉讼当事人的地位,扩大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这对于充分保护刑事被害人(以下简称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机关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这既与被害人不完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有关,也与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有着很大关系.鉴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通过进一步完善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被害人的告知机制来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将会对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对建立、完善告知机制的必要性、做法等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反诉制度可以提高诉讼效率、平等保护当事人权利、平衡法院职权和当事人诉讼权利.反诉制度是防止法院做出矛盾判决的重要制度,在理论上应当就反诉和本诉的牵连性、强制反诉、预备反诉、再反诉、反诉提起的时间等要点做深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小额诉讼立法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禁止上诉,另一种是分化出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强化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程序设置原则化有着长期影响,司法活动并不适宜程序分化所要求的精细操作,民事诉讼法修订中采纳了第一种模式,在简易程序中作出禁止上诉的特别规定。根据我国民事司法发展的阶段性,今后完善小额诉讼的重心不是案件处理过程的专门程序体系化,而是围绕小额案件的确定标准以及当事人的选择权、救济权保障等展开符合国情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纠纷的不断增长,电子商务法庭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诉讼模式,电子商务法庭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做到诉讼电子化、可视化;并能提高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极大地便利当事人;同时也能够减轻法院压力,保证诉讼的公平公正。但是,新的审判模式也会对传统诉讼方式产生冲击,存在缺乏法律明确规定、受案范围狭小、部分程序价值缺失、滥诉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电子诉讼专门立法、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完善有关法庭程序等措施对电子商务法庭进行发展与推广,保障当事人电子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通过界定权利意识和诉讼意识的概念,指出纠纷发生后,当事人为谋求纠纷的实质性解决,倾向于援引规范作为他们说服的根据,从而使纠纷衍化权利纠纷,权利纠纷使当事人具备权利意识。此后当事人经过对成本的权衡,并得到国家诉讼政策的允许,选择进行诉讼,将权利意识转化为诉讼意识。诉讼意识范畴小于权利意识范畴,具有权利意识的纠纷当事者并不必然选择诉讼作为其权利实现的手段。因此,国家所要做的就是为当事人之间适于通过审判解决的纠纷提供便利,使其接近司法,接近正义。  相似文献   

19.
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特别是举证权利,体现出审判的公正性。诉讼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攻击和防御,并且每一次都应给对方留出相对合理的时间,以使对方有时间能够组词反驳与再防御。诉讼本身应体现出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保证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义务的平等履行。当事人进行诉讼看重的就是其公正性。而证据交换制度恰恰能给当事人寻求这种公正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形式,也为诉讼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了保证,防止了不公平的突然诉讼袭击,同时也增加了法庭审判的公开、透明度,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裁判工作的信任度,树立起法院裁判权威。  相似文献   

20.
诉讼、作为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其给予权利主体的公平结果同样应是经济合理的。这种经济合理不仅要从国家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谈,更为重要的是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同时,诉讼中的成本与收益往往左右着当事人对诉讼的抉择及其在诉讼中的行为。这就使得分析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收益成为必要。因此,该文力图归纳出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收益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诉讼成本收益对当事人行为产生的影响,但是,诉讼的经济仅仅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同样是不够的,所以,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应对诉讼成本与收益进行合理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