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有过"普世辐射"的辉煌,对欧洲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的韩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成为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新加坡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新加坡继承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粹,具有博大精深的显著特性和常做常新的无限潜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存在着文化自卑心理产生、负面思潮影响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自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依靠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程度,以最新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新内涵,以全新话语体系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述的策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师道精神,遵循师德涵养逻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教师的师德涵养及生命成长关联起来,唤醒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动力。其内在规律在于:以“学以成人”为核心理念,以“为仁由己”为根本方向,以“修己安人”为最终目标。其实践路径包括:遵循规律,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整体认知;善用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核心内容;融入日常,生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陈林 《江苏教育》2023,(2):26-28
“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叙事,都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与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形成学校文化认同;应用与洞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中演绎学校文化叙事;神入与自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根”的作用,学校才能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八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并不理想,他们过多地看重技能和经济效益.本文探析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期在高职院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检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果标准在于是否满足新时代需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在于坚定文化自信,顺利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在于立足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容应用到新时代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方式,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文化的现实力量来看,其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来看,其必须警惕“文化复古”和“历史虚无”这两种错误倾向;从文化中人的主体性来看,其核心在于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期许。从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其要秉持辩证转化、整合提升、传承创新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本文尝试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理念,以期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文章重点论述“两创”方针以不忘本来为核心的历史维度与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现实维度,充分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内心的历史基因,为当今治国理政提供历史镜鉴;深刻揭示出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必然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进而认为“两创”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助推器,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与政策变迁、观念与思想整合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转换同构的演化视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奔赴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建构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拓展育情场域,从而多维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高度统一。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协和万邦”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家国同构”情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以“重德贵和”传统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从历史文化的元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数十余次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并总括其主要思想,具体包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蕴、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策略.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习近平又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12.
唐沂  刘艳平 《海外英语》2022,(6):235-23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引导学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激励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形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英语基本功的基础上自信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绵延不断的精神支撑,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瀚瑰宝中,“礼”的思想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行为规范、理性思维以及情感文化三重意蕴,是中国人做人、做事持久保留的“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吸收融入“礼”文化的当代元素,能够使抽象的道德行为规范具象化,以理性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有效地唤醒在个人潜意识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因,对立德树人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英汉翻译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路径、评价方法等,并结合问卷结果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后学生“文化自信”思政目标达成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学习的关系及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期望与要求等,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宇 《福建教育》2023,(26):54-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学校提升立德树人质量的现实需求。进课程的关键点是以“特”为核心,在既有建设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以“融”为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以“统”为主线,实现课程组织的结构化;以“实”为基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有效性。达成上述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学校基于循证原则进行课程发展规划,通过多主体协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校内研训和各层次教师培训中,着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需要明晰几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为什么结合”的思考中明确“第二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要求,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诉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需求。二是在“什么是结合”的思考中明确“第二个结合”的本质规定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并在二者互相成就中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是在“为什么能够结合”的思考中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品质特性维度的相通、相融、相符是“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可能。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上升到“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和现实困境,归纳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四种实践模式,即以专业建设为统领,全面融入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模式”;以师资队伍为抓手,全要素融入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全方位融入学生活动中的“文化模式”;以实践环节为纽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中的“实践模式”。旨在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学习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德育品质,有利于学生生发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渗透性活动课”等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渗透”“浸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牢固的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