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编辑部负责同志: 收读每期《新闻记者》月刊,颇受教益。很感激! 最近读第9期上的上海报界史话闵大洪写的文章《曾虚白与上海《大晚报》),我有不同意见要说一说。 1、文章一开头就说:“老上海也许会记得,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夕的《大晚报》曾经风行一  相似文献   

2.
认真拜读《新闻记者》第7期后,我有几点想法。 本期“切磋堂”所载的两篇文章,观点与贵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观点正好相反,贵刊能创造这样一种让同行交流不同意见的宽松环境,的确很棒。尽管我并不赞同程薄技同志的观点。 我认为,贵刊第7期有两篇文章的标题不妥:第43页《布拉特何许人也》一文,作者是反对采编人员采用这—欠礼貌的标题。因此,标题后应加“?”,以示反问。而《三大晚报要闻版如何选用新华社电讯?》一文,是分析、归纳《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选用新华社电讯的做法和特点的,此处的“?”似乎多余,…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自1983年创刊以来,我一直是一个热心的读者。三年来,《新闻记者》沟通新闻改革的信息;注重新闻业务的研究,给新闻工作者以启迪;介绍中外新闻知识,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经验,编辑,记者的采编感受和见闻,以及各种新闻名作欣赏,使新闻工作者一新耳目。刊物真正成了全国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挚友。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新闻记者》能增加广播电视方面的内容。据我  相似文献   

4.
《要着眼于“以质导向”——对采编责任制的探讨》(载《新闻战线》今年第5期,以下简称《以质导向》)一文作者,就当前报界实行采编责任制不够完善而产生一些弊端的问题,提出“跳出单纯量化的框框,从以量导向改为以质导向”的意见,用意是好的。为了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这种探讨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该文对实行采编责任制带来的副作用似乎估计严重了一些。这既不尽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因此,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和评价前一段和目前正在试行的采编责任制,是进一步完善责任制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  相似文献   

5.
《要着眼于“以质导向”——对采编责任制的探讨》(载《新闻战线》今年第5期,以下简称《以质导向》)一文作者,就当前报界实行采编责任制不够完善而产生一些弊端的问题,提出“跳出单纯量化的框框,从以量导向改为以质导向”的意见,用意是好的。为了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这种探讨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该文对实行采编责任制带来的副作用似乎估计严重了一些。这既不尽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因此,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和评价前一段和目前正在试行的采编责任制,是进一步完善责任制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  相似文献   

6.
论文微缩     
报界新概念 ──新闻本土性 罗建华在《新闻记者》2000年第11上撰文说,一些地方报纸对“本土性”有所漠视或冷淡,一家县级报纸都要大叫大嚷“面向全国,走向全球”。要知遭,报纸的特性天然就该与“本土性”划等号,时下有一句话很形象──“电视是天上飞的,越具全国性越好;报纸是地下跑的.越具地方性越好。”地方报纸的“影响圈”不应越城池太远,外埠的影响不过是“虚张声势”,但求所在;本地的影响则是生命线,力求所有。《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这样的“巨无霸”,从来没有谋求覆盖七大洲四大洋的野心。 《华盛顿邮报…  相似文献   

7.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9年8月24日公布、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对新闻记者作出了如下定义:“是指新闻机构编制内或者经正式聘用,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并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9.
刚 给《新闻记者》写完一篇分析假新闻的文章(载《新闻记者》2002年第2期) ,又从2002年1月25日的网上 ,看到一条被人们点击次数颇高的新闻 :“今年39岁的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农民王来生八年磨一剑 ,完成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 ,受到国际社会重视。”这使我想到看报时剪下来的另一条新闻 ,即200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发表的《敢峰就哥德巴赫猜想发表论文》 (我原计划就这条“新闻”说几句 )。这条新闻根据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教育世纪》第一辑里收入的一篇文章《直取“1 +1”之探索———用…  相似文献   

10.
通读完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后,我还想再看几遍的,不是其中的哪一篇文章,而是封二上的组照,“爱‘轧闹猛’的上海人”。久违了,新闻照片! 刊登一些优秀的新闻照片,是《新闻记者》以往的一贯做法。这些年来,杂志上配文式的照片数量逐增,但独立式的新闻照片,其数量实在是少而又少。加大图片存版面上的份量,这在报界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作为一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一流新闻刊物,经常(每期有更好)刊登一些优秀的新闻照片,请作者谈谈拍摄经过和体会,让局外人土评说照片的得失,这个要求我想不过份吧。  相似文献   

11.
1999,2000,在这充斥着世纪末情结的两个年头,中国的报界显得格外不平静。竞争激烈的成都报业携资入昆明开辟第二战场。据《新闻记者》报道,《成都商报》已向《云南信息报》注入600万元资金,由副总编郭平出任《云南信息报》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华西都市报》原副总编辑向先跃入主《生活新报》,融资1000万改造该报;有消息说,成都的《蜀报》总  相似文献   

12.
读刊随想     
新的一年不知不觉已过去两个月了,我订阅《新闻记者》亦不知不觉两年多了。每回捧读新出版的《新闻记者》,我常常生发感慨。我们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省市相比,新闻传媒观念相对滞后些,信息也相对闭塞一些,由此我把《新闻记者》作为自己开拓眼界,并向朋友介绍传媒走向和发展趋势的窗口。童兵、刘建明、陈力丹、李希光、曹鹏等学者的文章,观点新、有说服力,常常成为读者开展实际工作的良师益友。顺便提个建议,希望杂志校对细心一点,尽量少出文字差错。如今年第1期刊登的《记者形象之叹》一文,“这人受个尊重的职业……”应为“这个…  相似文献   

13.
论文缩微     
潘玉鹏在《新闻记者》第5期上撰文说,《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不会开放,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月刊是我最喜爱阅读的刊物之一。作为一个初涉新闻之门的我,从中获益不少。因此,刚收到今年第11期《新闻记者》,我便马上阅读起来。不料,读着读着,我竟至疑惑起来:我是不是在看小样,刊物的差错何以如此多?有些地方到了令人难以阅读的程度。我留心阅读了贵刊第11期34页,该页有篇《给读者颜色看》一文,我发现差错竟有十几处之多。下面是我查找出来的明显差错。 1、第一段第一行“实现形色化”、“形色”应为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第六期《新闻记者》刊出贾亦凡、顾向东先生撰写的《“羊城疑案”谁与评说?———陆俊、大连万达诉〈羊城晚报〉社侵权始末》(以下简称《贾文》)后,由于对《贾文》中讲解“客观报道”的一段话有不同看法,我便写了一篇题为《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以下简称《程文》)的拙文,投向《新闻界》。1998年第五期《新闻界》刊出了此文。1999年第二期《新闻记者》以《也谈“客观报道”———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为题,转载了《新闻界》发表的《程文》,并以此为由头,开展了关…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我经常阅读《中国记者》,我认为这本刊物不失为新闻工作者的好帮手。但最近读了贵刊今年第3期后,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差错不得不直言。如“顾问快语”一栏中刊登的几篇“再论编校质量”的文章,内容很好,但“纠正‘无错不成报’的现象”误印成了“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差错”误印成“差钷”。窃以为,一个国家通讯社主办的业务刊物出现差错理不应该。在这样的文章中出现差错就更  相似文献   

18.
总编辑三题     
总编辑究竟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地位、作用、职责是什么?在新闻学研究中专论不多,总编辑的概念在新闻界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安岗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生作系列专题讲座时说:“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见《新闻记者》1988年第8期)。此话触及到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总编辑这个“角色”,不仅是关系到总编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报纸、节目的方向、特色、开放程度以及所有采编人员的“思路”问  相似文献   

19.
郑保卫 《新闻记者》2003,(11):29-30
读到王存政先生的文章(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8期),知道我的《首先还是认识问题———十六大后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一文引起了他的关注和质疑,为了回答王先生的疑问,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阐释我的观点,特撰此文。我的那篇文章是去年年底提交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的论文,原文题目为《力度·效度·制度———对当前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稿件寄给《新闻记者》后,编辑在刊发时作了删节,主要选取了论文的第一部分,并将题目作了改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2013,(1):53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在2012年第12期《传媒》杂志刊文,对网络时代报纸价值重塑做了认真思考。刘鹏认为,互联网有一些内在的、不被注意的一些弊端:首先,网络信息超载带来信息恐惧、信息迷失。其次,对网络信息的占有制造了虚假的信息膨胀感,形成网络依赖。第三,超链接浏览损耗阅读耐心。第四,封闭格局造成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