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还处在创建过程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时代,新闻工作和新闻学术领域,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本刊今年第六期主张对新闻“转轨”问题开展讨论,这一期又发表了朱向霞同志就“信息新闻”问题同宋志耀同志商榷的文章,目的都在活跃新闻学术界的气氛,以利于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规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并且有利于当前的新闻实践。在探讨和争鸣时,请能本着摆事实、讲道理的精神,各抒己见,以理服人,避免门户之见,意气用事,有碍团结。  相似文献   

2.
从几次批评性报道谈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宋志耀同志向全国新闻领导机构、新闻团体和新闻出版单位致信,呼吁“新闻界各级领导要重视群众通联工作,抓紧组织撰写《中国新闻通联学》著作”。宋志耀同志在信中说,近几年来,全国新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6.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别只是相对的,二者的界线并不是不可跨越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有没有创造性,而在于创造性程度大小上的不同。新闻中发生过的各种程度不同的失实现象,许多都与“再造性想象”有关。可见,靠“再造性想象”写新闻是危险的,难免造出假来。  相似文献   

7.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别只是相对的,二者的界线并不是不可跨越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有没有创造性,而在于创造性程度大小上的不同。新闻中发生过的各种程度不同的失实现象,许多都与“再造性想象”有关。可见,靠“再造性想象”写新闻是危险的,难免造出假来。  相似文献   

8.
专题新闻,通常是传统媒体遇有重大事件时,所采用的集群报道的形式,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就形成了专题新闻网页,可糅合多媒体表现方式的线性叙事或集合多篇新闻的专题版面并不能称其为融合新闻,本文透过澎湃新闻的"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等国内外突发事件的专题报道,谈一下如何挖掘互联网技术潜力,把专题"报版"上网转变成真正的融合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1980年第11期刊登了李良荣同志论《时间性·时效性、时宜性》的“问题研究”文章。在谈到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效性”时说:“时间性是指事实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效性是指新闻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社会效果”。文章注意到“时间性”和“时效性”之间的差别,这不错;但为了不把这二者“混为一谈”,却硬把它们截然分割开来,我认为是值得商讨的。文章说:“不同的生产方式对新闻及时性的标准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由于  相似文献   

10.
11.
新闻报道中的非新闻信息因素正在引起人的瞩目。本文阐述了新闻报道(而不是其他报刊文体)中非新闻信息的表现和类型,并着重从传者、到媒介、到受众这一流程,对非新闻信息因素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作出了动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在学术界,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凡新闻学著作,当涉及到新闻的定义时,必列举出一排国内外学界名人名家的有代表性的新闻定义来,以供学者参考或作进一步探讨之资,凡此种种,令人喜忧参半。喜者,“百家争鸣”,会进一步推进新闻学理论的研究,使其日臻完善;忧者,“百花齐放”,倘若如此长久下去,也会不利于学者对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诸多方面作更深、更全面的求索。面对此情此景,不知学界同仁作何感想?!自1948年现代信息概念正式诞生以来,信息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很快地成长发展,被广泛地应…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97岁末刊载了《新闻:图片的地位及其他》一文,对报刊中如何运用图片,加强报道力度和深度提出不少有益见地,读后感触颇深,获益匪浅。但对其最后一节,认为图片也可做加减法,不敢苟同。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铁则。任何人、任何媒体都不能越雷池半步。新闻图片也是新闻的  相似文献   

14.
一、载体论与本体论《新闻大学》第17期发表的王洪祥同志的《有关信息和新闻的几点断想》,观点新颖,发人深思。但在这篇论文中,有两个提法,有点自相矛盾。一是“新闻是信息的载体”,指的是载体与载波的关系,新闻是“载体”,信息是“载波”;另一是“新闻是社会上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指的是种属关系,新闻是“种”,信息是“属”。王文前一句说新闻是“信息的载体”,后一句话又说新闻是“……的信息”,那么,新闻究竟是信息还是  相似文献   

15.
周三堂同志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几个问题》(《档案管理》2002年第6期)一文中,对企业信用档案的分类,企业信用档案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企业信用档案的整理进行了论述,为我们开展企业信用档案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帮助。对于文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周先生商榷,也请大家指教。1企业信用档案是一个单独的属类,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归于不同类别之下“所谓信用,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包括‘个人(公民)信用’和‘法人信用’。狭义的理解指公民或法人在借贷上的履约状况,即‘经济信…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日报办了“电脑新闻”,十里长街多了一张“活动报纸”,引起人们的兴趣。我没机会去北京,不知其详;但上海街头电脑广告是有的,想来“活动”方式差不多。又想起解放以前,上海也有过“活动新闻”,就在今天的人民公园旁边、黄浦区少年宫大楼的屋頂。但当时没有电脑显示,只是用一排排电灯泡的忽明忽暗来映出字幕。无论如何,“活动报纸”是同上海人“久违”了。根据报上的记载,我可以设想“电脑新闻”的优点。屏幕上一分钟换一个画面,就是说,新闻必须简短扼要。长篇大论行不行?恐怕不行。陈词滥调多不多?恐怕不多。这就很象有些报纸的“一句话新闻”或者“标题新闻”,又象电台中的“简明新闻”,要言不烦,废话无容身之地。仔细想想,一句话两句话的新闻,原是新闻之“正宗”,后来发展了,才有消息、特写、通讯、“硬”新闻、“软”新闻等等花样。花样多是好事,可以使人们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满足人  相似文献   

17.
某日江南某报,有这样一个标题:“男子带黄碟回家,妻子看完黄片次日就出轨”。它在一些门户网站上获得了很高的点击。记者玄虚,是用故事的笔墨书写报道文体,甚至还有当事的人物心理。我不知道这是新闻,还是八卦;但其中一种现象在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很真实的。当这位女子和她原来的同学有染时,报道这样下笔:“邻居听到单身的李某家里传来女人一阵阵的尖叫声,立刻引起了警觉,  相似文献   

18.
《新闻广场》一九九四年第三期发表余秋雨在《迈向21世纪——现代广播上海研讨会》上的讲话,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创造听众参与与彼此交流的新的广播形态,谈到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正在产生.余秋雨认为,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新闻专版,至今已经有4年了。作为这个专版的热心读者,我是做到了尽可能每期必读,因为它里边有牵动人心的内容。我为它叫好,也祝愿它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好。作为对时下各种媒体爆炒明星“轶闻趣事”的一种反动,“冰点新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又是信息的传播。那末,这两者在新闻中又是什么关系呢?在新闻中事实和信息能否分离,有没有无事实只是传播信息的新闻,这是值得提出讨论的问题。武岚同志在《信息与新闻》(载《新闻战线》第五期)一文中提出了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