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日战争与二十世纪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至1945年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又给中国人民和中日关系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时至半个多世纪以后,我们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考察它与二十世纪中国的发展与变革的关系。 一、空前深重的国难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程度更为广泛、深刻和严重。这固然是因为欧美列强已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它们在加紧进行对世界殖民地的…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阶段。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和团结,形成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掀起民族革命高潮。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已经锻炼成熟,成为革命的坚强领导者。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中国人民去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英勇浴血抗战 ,在世界范围内牵制了法西斯国家的勾结 ,挫败了他们的战争计划 ,为世界人民赢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虽然极大延缓了中国社会本来就发展十分缓慢的现代化进程,却也唤起了中华民族伟大而空前的觉醒。在抗战这种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渐积累了向现代化转变的进步因素,并为中国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以及日后实现国家现代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和美国的外交活动;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至今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丽 《考试周刊》2009,(50):53-54
作为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和民族救亡运动中诞生与发展壮大起来的进步政治力量,中国民主同盟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团结抗日,为遏制国内投降主义,推动民主宪政运动,沟通国共歧见,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和杰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64-65,73
本文主要概论抗战八年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分三部分:第一,从“中立政策”转向援华抗日主要论述政策转向后的援华事实.第二,从援华抗日到“扶蒋反共”,主要论述加大援华力度及如何转向“扶蒋反共”政策.第三,历史感悟,主要浅谈以史鉴今功能.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积极致力于建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尤其是把美国视为这个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并寄希望于美国能对巩固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重要作用。其实,早在1936年,毛泽东就曾在与著名作家斯诺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认为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对中国是有远见的,形势注定美国政府要对中国和日本的未来起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并且相信,他们将同美国政府结成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美国采取了…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张静如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社会现代化过程以来,中国人民坚持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的斗争,持续了近百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虽未获得成功,但始终没有使帝国主义灭亡中国...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利益,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先后采取了“避免介入”、“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扶蒋反共”政策。“避免介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日本的侵略行为;“援华制日”、“结盟抗日”政策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大增强了国民党政府对美国的依赖;“扶蒋反共”政策为战后中国政治留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将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分为“不干涉”、援华制日、全面援华抗日三个阶段进行剖析,以揭示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美国对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采取了敌视和对立的立场。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为中美邦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经过多方谈判,直到一九七九年,才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两国为什么会在这么长的时间断交?追本溯源,症结所在就是因为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它的后期,美国执行了一条错误的对华政策。正如《美国十字军在中国》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沙勒所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间,美国对华“制定了一项不幸的政策”,并“把  相似文献   

13.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是美国制定各种对外政策的原则。近代以来,美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各种对华政策,也是以维护和扩大其在华利益为主导原则的。 1840年以后,当英、法、俄、日等帝国主义使拥有独立主权的,封建落后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殂民地国家的过程中,美国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丑角。如强迫中国签订《中美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在美国的罗斯福政府和中国的蒋介石政府结为盟友共同抗日以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三次转变--从中美同盟初期的"联蒋抗日"到抗日危急关头的"压蒋联共"直至抗战后期的"扶蒋反共",每一次的转变都是与美国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的前途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及海外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内民主革命相结合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因而,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也为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抗战时期,中国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以及政府的外交努力和外部力量的推动,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形势和中国国内抗战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华政策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围绕美国的战略利益。前期有利于中国抗战,后期则不利于战后国内的团结.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给予中国抗战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又扶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削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随着同盟国与轴心国力量对比的消长,中国国共两党抗日政策的变化,尤其考虑到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的对华政策由中立转向结盟。执行“中立法”的前一阶段纵容侵略,后一阶段实行“以华制日”策略;与中国结为同盟后,其政策又由“援蒋”发展到尝试“联共”,但抗战胜利的最后阶段又施行“扶蒋反共”政策。本文着重就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多变性及其变化的原因作客观、科学的剖析,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美国对华外交的实质,对我们把握与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的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