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有人把毛泽东同志《长征》诗中最后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解释为红军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这是不妥的。我们知道《长征》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写成的。红军长征始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即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同志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指引下,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雩都等地出发,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第十五军团会合。1935年11月第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3月攻占贵州盘县,6月到达甘孜地区,同1936年2月南下又退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于1934年会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历来众说不一,特别是对二、六军团会师的时间和地点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提法。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出发,经过充分的考证,可以得出二、六军团会师的时间是1934年10月26日,会师地点是在现今重庆酉阳的南腰界乡。  相似文献   

3.
长征,一部英雄的史诗; 长征,一座巍巍的丰碑; 长征,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 1934年10月16日,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日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 为了突破国民党的“围剿”,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万里  相似文献   

4.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地区,既标志着伟大长征的胜利结束,也预示着中国革命新战略格局开始形成。根据毛泽东“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的论述,本文试图从研究长征前后中国革命战略格局的变化出发,进一步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并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表示我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无限敬意。  相似文献   

5.
<正> 开始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的红一方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中外军事史上的壮举。如同对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的出发日期有各种说法一样,对于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的出发地点,史学界也是各执一端,说法不一。有说红一方面军是十月二十一日从福建的宁化、长汀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长征的(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和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等论著);有的说是十月二十一日  相似文献   

6.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历史壮举——长征。  相似文献   

7.
季石 《老年教育》2014,(2):11-13
贺龙率军声东击西 陈诚顿时晕头转向 1935年11月19日,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红二、六军团的两万多名指战员从这里开始长征。此时,中央红军已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调集140多个团的兵力,围攻长江以南仅存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妄想聚歼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二、六军团。  相似文献   

8.
在红军长征中,九军团占领会泽是奉令箝制敌人,掩护主力渡过乌江后,从遵义的鸭澳镇附近之狮子岭,经过黔、滇到四川西昌与主力会合的独立行动中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九军团最兴盛的时候;她造成的政治影响极为广泛、深远。由于九军团长期在侧翼活动,掩护主力,迷惑敌人。长征开始就担负这个任务,到金沙江也是这个任务;不但没有被敌人消灭,反而扩充了队伍,增加了钱粮,完成了任务。周付主席亲自来天全慰问,表扬九军团说:“你们干得好,有功劳”。也就是赵镕说的,九军团有特殊的贡献①。所以,九军团占领会泽,抢渡金沙江,在我军战史上,在云南地方史上,都是  相似文献   

9.
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和后方机关共8万多人开始长征。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和袭击,也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使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遭到惨重损失,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且还没有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竭力主张放弃中央原定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转向贵州腹地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建立新根据地。红军从黎平转兵,进军黔北。1…  相似文献   

10.
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和后方机关共8万多人开始长征。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和袭击,也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使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遭到惨重损失,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且还没有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竭力主张放弃中央原定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转向贵州腹地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建立新根据地。红军从黎平转兵,进军黔北。1…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长征究竟何时自何地出发?出发时人数多少?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关于时间:目前见到的有三种说法,一种比较笼统但又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34年10月”,未指明具体日期(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二分册第165页及其他教科书等);一种说是“10月10日”如《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载《伍修权回忆录(之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第92页等);一种则说是“10月21日”(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46页,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相似文献   

12.
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和后方机关共8万多人开始长征,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和袭击,也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使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遭到惨重损失,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且还没有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竭力主张放弃中央原定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责州黎平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转向责州腹地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建立新根据地。红军从黎平转兵,进军黔北。1…  相似文献   

13.
<正>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四年十月被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红军艰苦转战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把革命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整整一年时间里,党中央审时度  相似文献   

14.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关于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红四军撤离川陕苏区是其长征的开始,另一种观点认为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是长征的开始。本文认为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1935年3月后,红四方面军为了接应中央红军北上,撤离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再次进行长征。红四方面军长征存在着出发和再出发问题,这是与中央红军和其他红军长征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工农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过去有同志认为;早在长征开始时,或在遵义会议前后,就确定红军去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向了,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大家知道,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党曾派出抗日先遣队作为长征的先导.1934年7月,党派寻淮洲,粟裕等同志率红七军团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到闽浙赣根据地与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随即向皖南进军,准备在皖南一带创建根据地,开展抗日运动和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接着,同年8月,党派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准备在湘西会合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2003年第4期课文背景知识· 在义教九年小学语文课中 ,讲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的文章可真不少 ,如《飞夺泸定桥》(第十册第15课)、《倔强的小红军》(第八册第16课)等。那么 ,你知道“长征”一词是怎么来的吗?“长征”一词的确切含义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的战略大转移 ,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 ,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 ,长征两万五千里 ,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抗日根据地。但是把这次大转移统一称为“长征” ,却有一个历史“长征”一词的由来过程。1934年10月 ,中央…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行程两万五千里,纵横驰骋十几个省,征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江西省社联、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和赣州地区社联,于1986年9月26日至29日在南昌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湖南、贵州、陕西、福健、河南、江西等十一个省、市的党史工作者一百二十余人。会议围绕“江西是红军长征的起点”这一中心,对红军长征的原因、准备、开始时间、出发地点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铁流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到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11个省,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