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具体活动中渗透德育湖北省潜江市教育委员会当前,德育的“大量投入””与“低效产出”,已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究其原因,不是工作做得不多,也不是道理讲得不明、口号喊得不响,关键在没有落实。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法...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广为大家熟知,德育不是空洞的、泛泛的,也不是简单的做几件好事,它应是丝丝相接、环环相扣的长期扎实而又细致的工作。而德育工作中,转化“后进生”是影响一个班级、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工作,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应在“细”“爱”上做工作,细,乃育人之本,因为不论教书还是育人,一定要全面观察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没有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会对教师的教育反感,以至于产生对立情绪,使工作被动。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05,(10B):9-9
蒋一之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规范”人是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发展”人是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当代社会转型,促进了德育从注重“规范”向注重“发展”的转变。它在德育观上主要表现为;1、承认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虽然是一种规范、一种约束,但这种规范性对人来说不是简单的外部强制,而是人类追求理性和自身完美的工具,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在于承认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从人性的角度看德育应从分离走向融合 (一)德育与人的整体性融合,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服务。人是一个生命整体,也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整体;由此,日本小原国芳提倡“全人教育”,分为“心”和“身”的两方面。人也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学整体”。王国维将“完全之教育”分成“体育”和“心育”,“心育”中又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但我们绝不能忘记,人是生命整体。“只要人的某些部分受到工具式的对待,那么整个人(人的整体)都会受到影响。人的灵性统一人的所有经验:做事的并不是手而是人;看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听的也不是耳朵的事,而是整个的人;思想的也不是人的脑而是人;爱的也不是心,而是整个的人。”由于人的德性被分成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德育也被分割开来,出现了主知的、主情的、主行的等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5.
随着德育重要地位的确立,德育的“大量投入”与“低效产出”,已成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究其原因,不是工作做的不多,也不是道理讲的不明,口号喊的不响,关键在没有落实。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我们的作法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法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将德育内  相似文献   

6.
在人学视野下,道德是人的道德,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德育不仅应该回归生活,更应回归人。“人”不是抽象的道德主体,“生活”也不是抽象的道德母体,道德更不是所谓的“德育内容”。相反,三者是一体相连、密不可分的。人即人的境况;人的境况即人的生活境况;人的生活境况即人的道德境况。德育不应只是传授道德知识的“知性德育”,也不应只是提供可能生活的“生活德育”。我们应改变这种“给予性德育”思维,让人了解人自身的真实境况,从而严肃地进行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7.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当代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旨在促进人做道德的人,做道德上尽可能完善的人,却并非仅仅让人做道德人。作为德育目标取向,“止于至善”和追求个体幸福与社会公正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健全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沟能德育理念和德育实践的桥梁,是引导当代德育取得实效的合理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根据哲学的、逻辑学的、语言学的和德育学的多学科视角的考察,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德育规律”,不是“德育现象”,也不是“德育问题”,而是在学校范围与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刘金生 《天津教育》2003,(11):11-13
“德育渗透”(或“渗透德育”),是教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学科教学要渗透德育,这是非常明确而又着力强调的。具体说:教案必须有渗透德育的设计;评职称、评优、考核的业绩总结要有德育渗透的内容;论文、研究课题,“渗透”更是“保鲜”的话题。总之,没有渗透的课不是合格的课,没进行渗透教育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上面贵之,下必从之。大家都在动渗透的脑筋,做渗透的“文章”,实属必然。我们渗透的工作做得如何?应该说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不过我们还需注意,渗透中的虚浮现象正影响着我们德育的质量。一、渗透岂可张扬?德育渗透属于隐…  相似文献   

10.
王琳 《班主任》2001,(1):30-30
政治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一个人小到一言一行,大以人生观、价值观,无不体现着“德”。因此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和学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凯 《天津教育》2002,(11):25-27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前不久,天津市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德育规程”和“学生操行手册”,这些举措无疑使我市的学校德育工作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为此,我们结合现行德育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学校德育工作创新问题,尝试着从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一些思考。一、从“大事”走向“小事”我们的德育内容,传统上似乎尽是些高、大、全的理论和人与事,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正面的道德说教固然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把…  相似文献   

12.
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人的“情感”的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从教学双方看,不外乎“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两方面。只有将“培养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才能从根本上确定德育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正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正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正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正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在叶圣陶看来,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可见,行为习惯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相似文献   

14.
一、追求德育目标的基础化,避免伪崇高化:“顶天”与“立地”教育相辅相成 当前德育困境重重,归根结底还是当前的德育无论是德育目标,还是德育形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缺乏针对性,不是为学生量身定做,因而没有落地生根。德育要从“天上”降到“人间”。如果说“人”是由简单的“撇”和“捺”组成的,不妨也可以说“人”就是由“顶天”的一“撇”和“立地”的一“捺”组成的,忽视哪一个,“人”都不能成其为“人”的。  相似文献   

15.
德育队伍建设之我见一、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新时期抓好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工作中,把德育真正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不是设“虚位”,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应努力把德有工作融会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二、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各进修...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德育中,“想要德育干什么”与“德育能够干什么”似乎总是有些差距。我们往往习惯于抱着一种对学校德育的高期望,却忽视德育对象的未成熟性,忽视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差异性。事实上,学生不是被教化的物品,而是未成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学生自主道德培养,实现学生自我发展,是实现德育目标、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学校德育长期处于有心而无力的尴尬境地。我们以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课程”的高度来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故而德育沦为了智育的陪衬。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的实际上是“管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本文在分析了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的意义和这样做的理论依据之后,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的工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阐明了我校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育人德为先”,关注德育就是关注了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关注了一个民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各项教育的前提。近年来,我局本着抓好“德育实效性”这一理念,在关注“德育实效性”上下工夫,努力开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们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创建德育特色学校这一工作思路,结合“学科教学是德育主阵地”的工作理念,把“学科德育”这一课题的研究确定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下面把我们的基本做法和点滴体会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差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不说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学校德育工作的学做分离是最主要的。“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方针与行动脱节的德育建设,自然不能育出有道德的新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必须反对空洞无物的德育说教,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建构起基于具体行动的德育模式。实施行动德育,要形成整体互动的学校德育体系。人的认知规律,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过程性。学校要在一系列行动中进行德育,可以分别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纠偏教育和内化教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