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城上采访克林顿李希光6月27日23时,我们刚刚写完白宫新闻中心吹风会的稿子,就接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去慕田峪长城采写一条克林顿游览长城的稿件。“有没有登长城的专用记者证?有没有能够贴近总统的近身记者证?”职业习惯使我不忘追问了一句。得到的回答是:明...  相似文献   

2.
接到“特别任务”当《人民日报》领导决定派我们参加对克林顿总统访华的采访报道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将成为一段重要历史的见证人。这是许多记者梦寐以求的机会。庆幸之余,也感到肩头担子的沉重。克林顿总统这次访华,是继江泽民主席去年访美之后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中央对克林顿总统访华的新闻报道工作极为重视,指出要“特别任务特别对待”。另外,这次访同也是今年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大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3.
话中有画     
“谁是皇上?我就是何各庄的皇上!”——天津宝坻县新开口乡何各庄现任支书马长海的狂言。“我们不会因看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先生与白宫见习生莱温斯基小姐鬼混,便说‘所有美国总统皆道德卑下’。”——香港《星岛日报》指责美国关于香港的人权报告以偏概全,一派胡言。  相似文献   

4.
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4年一度的美国大选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压倒多数票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当选总统克林顿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说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和向人民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25日,正是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的前一天,全球各大传媒此时已把克林顿的这一次中国之行作为报道的焦点。晚7:00,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有关克林顿访华的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晚新闻的主角。当播音员说到,美国各大媒体均十分重视克林顿的这一次访问,并为此做了大量的报道时,忽然,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一份杂志醒目的封面: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微笑着的合影照片。封面上部,“海外星云”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1993年,克林顿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日元升值攻势。 1993年4月,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日美首脑会议上发言说:“日元升值有利于日本削减贸易顺差。”克林顿的这一讲话给市场发出的信息是本届美国政府希望看到日元升值。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鲁宾也表示:日本的顺差已经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1994年2月,日美一揽子协议破裂,克林顿总统扬言要进行“贸易战争”,4月  相似文献   

7.
先进文化观照下的传统文化与电视文化(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政要平民化:先进文化的一种标志美国政治学家克林顿·罗西特1956年出版了颇有影响的著作《美国总统》,书中写道:“总统是这样一些人:他能自由地行事,并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似乎话音未落,历史就走向了反面。里根时代就有人讽刺里根总统没有伟大总统的样子,美国《商业周刊》1998年发表艾伦·布林克利的文章《总统形象不再那么高大了》说,《美国总统》所描绘的总统形象在今天听起来有些古怪。如今的总统好像更经常向律师询问,而不是征服世界。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正被一种悲剧气氛所笼罩,以往“大胆而持续”实验的伟大总统作风已经一去不…  相似文献   

8.
对一些常驻第三世界国家的中 国记者来说,采访驻在国总统不算太难,有的可能相当容易。但要采访世界超级大国的总统,这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碰到非常特殊的情况。在中国常驻美国的记者中,我们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有机会在白宫采访了当时正受莱温斯基性丑闻困扰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发生在l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消息公布后,我们立即向白宫提出采访克林顿的要求。但我们得到的答复是“不可能”,因为克林顿在这以前几乎没有接受外国记者专访的先例。一位政府官员还私下对我们说,蒙…  相似文献   

9.
一1998年,美国最热闹的事恐怕就是克林顿的性丑闻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在美国各界被炒得沸沸扬扬,独立检查官斯塔尔以及共和党所控制的众议院对其揪住不放,步步紧逼,意在弹劾克林顿总统,然而屡屡事难遂愿。8月17日克林顿在电视上公开承认了自...  相似文献   

10.
人物扫描     
克林顿:我愿成为美国首任第一先生随着希拉里成为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中的大热门,她的家庭又一次受到人们关注。为了给妻子助选,希拉里著名的丈夫、前总统克林顿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甘  相似文献   

11.
传统电视的价值正处于持续性的变化当中,但即使在这个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对某些东西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确认。在媒介变化的市场格局中,市场从不缺乏有价值的创意呈现,所以仍会有很多新事物出现。目前对传统电视而言,缺少的不是有个性的节目,而是节目本身拥有的魅力,以及有魅力的媒体平台。克林顿的魅力眼神从价值、个性一直到魅力,这其中有什么样的联系和不同之处呢?不妨讲一个实例:十四年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任期到届离开了总统的位置,之后美国的一家妇女组织做了一项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您觉得克林顿先生有魅力的话,那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出克林顿先生的魅力"。列居第一位的答案是这样的:"克林顿先生的魅力在于他的眼神中富含有淡淡  相似文献   

12.
1998年6月25日.是中美关系揭开历史新篇章的日子。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威廉·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这天傍晚乘总统专机抵达中国著名古都——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9天的国事访问。人们自然想知道,克林顿总统访华为什么要把西安作为首站?在1993年11月的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克林顿总统曾向江泽民主席表示:“访问中国是我从孩提时代便萌生的愿望。”那时,他在书摊上买了一本中国历史书,回家翻看就着上了迷,连他妈妈叫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今天,克林顿总统实…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说话很克林顿”时,可别以为自己谈吐有元首风范而高兴得太早,对方的意思很可能是:“你说话很虚伪,没诚意”。去年轰动全球、险些把克林顿赶下总统宝座的“拉链门”性丑闻事件,已经衍生出一批新词汇,被美国人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辛文 《航空档案》2007,(11):24-35
1993年2月22日,就职仅一个月零两天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乘坐波音747总统专机“空军1号”参观了波音公司总部,当这架“空军1号”飞抵艾弗雷特机场着陆后,波音的员工们挥舞着“欢迎空军1号归来”的标语迎候他们的飞机和总统。克林顿在竞选中一直倡导美国经济的复苏,所以这里是他开始行动的最佳地点,因为没有别的地方比这里更能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人是很矛盾的,总想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克林顿夫妇就是一例,这对夫妻的现实主义是,克林顿喜欢乱搞男女关系,但希拉里一忍再忍,就是为了结为夫妻党,轮番当总统——为大局计,彼此心同。克林顿夫妇也有浪漫一面,他们在人前恩爱得不得了,好像是美国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相似文献   

16.
从克林顿访华报道看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克林顿总统访华期间,《纽约时报》记者采访了普通美国人对克林顿访华和对中国的态度看法。大多数被采访者表示了对总统访华的支持,但也表示了对中国的某些怀疑和忧虑。“美国公民对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不安”是有来由的,在美国媒体上中国长期被人权、宗教、武器...  相似文献   

17.
三角关系     
“长城太伟大了!”站在蜿蜒的八达岭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如此感叹。 9个月前,同样是在八达岭,同样是料峭的寒意,另一个国家的元首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长城壮美依旧,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这话的是美国现任总统乔治·布什。在尼克松总统“破冰之旅”30年之际,中国与美国再次紧密握手。 从2月到12月,中、美、俄——国际政  相似文献   

18.
本刊日前评出1993年世界十大新闻。为方便读者了解其意义和背景。特简介如下: 一、民主党比尔·克林顿就任美国第四十二任总统,推行一系列改革内政的新举措。 克林顿是在美国经济持续滑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难形势下入主白宫的。为了克服上任布什总统“重外交、轻内政”的弊病,克林顿集中精力于国内事务。执  相似文献   

19.
近来,美国总统克林顿及第一夫人希拉里被所谓的“白水门丑闻”弄得焦头烂额,不得不为洗涮自己而四处辩白:美国新闻媒介对“白水事件”狂轰滥炸,不惜用大量篇幅进行连续跟踪报道:共和党议员们也乘机煽风点火,利用此事大作文章,摆出一副“逼宫”阵势……这件事牵涉到克林顿夫妇的经济案,在华盛顿已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政府于今年推出了一项宏大的信息技术计划,称为“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这项计划是在政府以往和现在在该领域的投资及其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研究作出的新承诺,也是对克林顿总统及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倡议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建议作出的直接反应。该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