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跃华 《今传媒》2016,(5):42-43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公信力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当前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下滑,探究其“短板”,应该从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突发报道、虚假新闻等新闻实践中最常见的这四个方面去分析,补长媒体公信力建设“短板”的策略也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2.
韦中华 《青年记者》2010,(13):64-67
突发新闻是最能令读者激动的内容之一,往往是媒体最具卖点的部分。突发新闻事件一般指那些不可预料、毫无预兆或征兆下发生的意外事件。一方面,在竞争日趋激烈、追求抢发大新闻的媒体大环境中,时效性成为决定报道成败的一大关键。另一方面,由于事发突然,情况复杂,采编过程中常常遭遇诸多不确定因素,要短时间内确保信息的精准无误,有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竞争的实质是信息竞争,而突发新闻是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不管是自然性突发事件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且往往具有灾难性,无疑会形成一股冲击力和震撼力,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此时,各方媒体都会调兵遣将,保证时间、版面,及时报道突发新闻。突发新闻报道从推出的  相似文献   

4.
突发新闻是融媒体时代各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只有抓住新闻的时效,才能进行后续话题及报道角度拓展,有效延长新闻传播链条,占领舆论传播阵地,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进而提升公信力.本文根据部分现实案例,深入分析新媒体突发新闻报道存在的风险,并尝试提出防范措施,为媒体严守报道底线、做好时效与客观真实的平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大众媒介诞生之日起,新闻资源的竞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如此。其中,突发新闻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也成为目前各大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述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功能,最后针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突发新闻的特点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突发新闻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新闻,突发新闻常常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又因为突发新闻对社会的影响重大,短期内都会成为社会谈论的焦点,例如,禽流感案例H7N9的报导,甚至波及某一区域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其次,突发新闻具有不确定性,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其前因后果,媒体要如实报道,不能为了引起轰动而弄虚作假,这是媒体素质的体现。针对突发新闻  相似文献   

7.
现场是突发新闻的第一生命力.如何构建快速反应的突发反应机制,为各报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在广东、香港等地出现的巡逻记者,是媒体构建突发新闻反应机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竞争趋于激烈的形势下,事件新闻,尤其是突发新闻,往往给受众惊奇、震惊的效果,事件新闻所带来的关注度和吸引力不言而喻,因此成为市场媒体抢夺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赵晓勇 《新闻通讯》2013,(10):45-46
突发社会新闻,一直以来是都市生活类媒体间争夺的主要新闻资源,而在具体的报道中又多是在拼抢突发性事件,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一旦某处发生了失火、撞车、发病、案件等突发事件,立刻就会有多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抢发消息。为了争夺新闻线索,各家报纸争相开设新闻热线、有奖征集线索,似乎社会新闻全被浓缩为突发事件了。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随着新闻理念的转变,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也站到了“前台”来。笔者结合近年来采写突发社会新闻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破解普遍存在、人们也关心的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三问”:  相似文献   

10.
红尘 《新闻界》2005,(6):95-96
在大众媒体竞争激烈化、白热化的今天,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显得异常重要。由于突发新闻能集中地反映新闻的各种特质,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受众对突发新闻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新闻。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最硬的报道任务之一,能否成功地、第一时间地完成新闻报道,“搏”得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经成为衡量媒体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以及媒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CNN的异军突起和迅速壮大就是典型例子,它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率先以24小时播报新闻的方式,使全球93个国家6500万个家庭都收看它的节目,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网络.  相似文献   

11.
突发新闻历来是媒体追逐、炒作的热点。作为主流媒体,如何把突发新闻和报道宗旨整合得更为适度?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性思考。文章论述了突发新闻报道的特征,并以“9·11”恐怖事件为例,评析了中央电视台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的原则、经验和作法。值得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认真一读。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对突发交通事故的报道,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新闻业务能力.当前自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在突发新闻面前,传统媒体唯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媒介资源,以优质报道来强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媒体之本,媒体传播新闻的时效如何,是大众在获取信息时取舍的标准之一.而广播除具有伴随性收听、完全解放受众视觉的特点以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了,报道速度可以快到与事件发展同步.特别是突发事件、突发新闻,任何媒体都难以做到象广播那样快速、方便.这就是广播的优势.广播作为不可或缺的新闻媒体,发挥其特有的时效优势,做足时效文章,或许是广播走出"弱势"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能否在突发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在新闻报道中和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的成就感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灾难性事件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  相似文献   

15.
能否在突发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在新闻报道中和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的成就感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灾难性事件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  相似文献   

16.
突发新闻报道对于传统报业来说,自从广播电视的出现便已是辉煌不在.一方面,媒体业界的战场上,报业经营者与记者编辑们绞尽脑汁拼足气力,面对电子媒体的快捷也只有招架之力,难免望洋兴叹;另一方面,学院派的理论家们也半是宽慰半是无奈地指出,在当今的媒体生态之下,突发新闻已非报业的强项,与其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不如转而经营深度报道、调查性新闻.  相似文献   

17.
李岚 《新闻知识》2007,(7):50-51
在现实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突发敏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媒体记者要争先恐后为自己从业的媒体抢发新闻,而地方政府公务人员却千方百计阻止媒体记者发稿,两者之间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用新闻的视角来观察,农行邯郸分行金库被盗案,是属于金融系统的犯罪新闻,也属于法制领域的案件新闻,又是一起突发事件.按照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说法,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农行邯郸分行金库被盗案,当属社会安全事件.近年,媒体怎样报道突发事件,是我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建业 《报刊之友》2012,(1):118-120
在媒体竞争目益激烈的今天,抢突发特大新闻几乎成了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而常规媒体如电视、广播和平面媒体,都会发挥各自特点,报道和跟踪突发事件。那么在突发新闻现场,对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更要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新闻核心,了解事件真相并深度挖掘新闻事件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张舜 《新闻前哨》2011,(4):88-90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不可预测且具影响力的突发新闻事件,往往会对记者的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汶川地震等特大灾害事件后,到一线采访的记者群体的心理状况得到了关注.但在国内媒体中日常跑突发新闻的记者群体仍没有引起或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突发新闻对记者心理的影响有什么表现、心理压力源以及心理调适措施,希望能对长期坚守突发新闻岗位的记者及媒体单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