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两件发生在新闻出版界的事情: 一家报社的记者,找到某县农业银行行长说:“你们信贷支持乡村小水电很有成效,我们打算集中报道。”行长一听喜上眉梢,又是接待又送纪念品,忙得不亦乐乎。很快,稿子见报了,整整一版。随即记者寄去样报还附有一信:“按规定,请贵行汇款8000元。”行长傻眼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广告为何事前不明说?他想不通,可白纸黑字,只好花8000元买个教训。那行长苦笑着说:“看来,对记者也应来个‘有防无患’了。”  相似文献   

2.
刘保全 《今传媒》2003,(6):31-32
某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家报社的一位专栏主编在清华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育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浙江大学举办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某报一位记者的“报道原则”,令我大大地吃了一惊。 那天的鉴定会原定8点半开,却足足拖延了一个小时,原因是被邀的某报记者未到会,主办人急得团团转,专家们窃窃私语,这吋,一教授嚯然立起,大声地对手办者说:“我们还是开会吧,等下会议结束的时候,记者准来。”果然,将近十一点,  相似文献   

5.
经济要讲效益,工作要讲效益,新闻也要讲效益,但时下有些记者把“效益”这词接了过来,为己所用,遇事先掂量一下,采访对自已有多少“效益”,及如何去取得“效益”。比如,有些记者接到会议的通知,首先关心的是会议有没有宴席,有没有纪念品,有则去,没有,就对不起了。有的记者外出采访,兼顾广告,也有以拉广告为主,采访次之的,甚至只做交易,“不见兔子不撒鹰”。此外,诸如盛夏之际访一访啤酒厂,地毯紧俏时刻去地毯厂抓点“题目”,化妆品用完了去日用化工厂搞条消息,这都是目的明确,讲求“效益”的。把商品交换的原则引进到新闻报道领域,可说是新闻记者的末路,也是新闻报道的悲哀。当新闻采访写作被当成某种交换筹码时,记者的人格、身份也就被降低到筹码的地步了。我曾听到一位厂长十分轻蔑地说,某某记者也就值一瓶雪花膏钱,给他一瓶雪花膏,他就给你报道。此话令同行汗颜。  相似文献   

6.
据1月5日新华网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应对记者,,与“应付记者”的提法同时见诸媒体,见诸一些地方的红头文件,甚至有的地方还举办应对塔训班。许多报纸对“应对记者”打了呵号,认为“应对记者’卜就是“应付记者”。就记者而言,他需要的是在你的岌言或他的提问中获取真实信息以告知读者,仅此而已。而真实,是容不得半点虚假,也是培训“应对”不了的。怎能如此"应对记者"@俞柏鸿~~  相似文献   

7.
如此采访     
前些天,某电台播放了一篇采访空姐生活的报道,听了却不是滋味,原因是记者带着事先设计的路子去采访、提问中不断“引导”,不免落入了“误导”,也使得那位空姐谈得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8.
编辑、记者著书立说,本应提倡,无可非议。但一些“老师”的“专著”、“作品集”,本应几十页、上百页便可登完,却硬要“粗制拼凑”成一本几百页、上千页的“厚书”。其“秘法”是:占页。占页有八种形式:一是大号字占页;二是插图占页;三是空白纸占页;四是把短文分成若干“段”占页;五是每章前加“提示”占页;六是不厌其烦引用报载占页;七是请领导、专家提词、作序占页:八是写编者的话、前言、后记、补记占页等等。编辑、记者,乃人类灵魂之工程师。如此“造书”。羞呼!著书立  相似文献   

9.
近日媒体有报道说,5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将于5月15日预产的演员王菲和丈夫李亚鹏在自家门口的餐馆用餐完毕,正要返回汽车时,意外被守候在附近的一帮媒体娱记“逮”住(他们也是忙里偷闲刚刚吃完午饭回来)。这伙人对着王菲隆起的肚子一气儿猛拍,在“长枪短炮”疯狂拍摄下,王菲和李亚鹏一路小跑,迅速钻进车内扬长而去。后面的四辆汽车仍然穷追不舍,场面可谓“险象环生”。据说,这些记者已经在王菲、李亚鹏的住家附近等候了近20天,一直苦寻不着王菲的踪迹,今天“撞”上王菲可算是意外的“收获”。前不久,李亚鹏曾应邀在央视一档节目里和两名娱记…  相似文献   

10.
果真应验了成语“多事之秋”一说 ,20世纪最后一个秋天确实不太平。原以为“新闻策源地”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已经结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必没有什么新闻可资炒作 ,大家伙可以平平静静地跨入新世纪。谁知 ,突然爆出了个“毛宁事件” ,让不甘寂寞的传媒极尽炒作之能事 ,一时雷声滚滚 ,“涛声”阵阵……毛宁遇刺住院 ,记者采访被打11月23日清晨 ,最早出现在报摊上的《北京晨报》以《著名歌手毛宁昨夜被扎入院抢救》为题 ,披露了惊人的消息 :“昨夜23时许 ,晨报热线接到刘先生电话 :‘毛宁被扎伤 ,已经送到朝阳医院急诊室了 !’………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向社会呼吁、或“提醒”别人的新闻记者,如今也需要被别人“提醒”一下了。看了新华社1991年11月12日的电讯《提醒记者》(见11月13日羊城晚报)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感到这个“醒”实在提得好,可谓振聋发聩! 提醒记者的是大连的一群工人——他们说:“请给记者提个醒,写稿时千万把咱工人捎上一笔。”他们又说:“现在有些记者就爱跟着领导转。在工地上常听说来记者了,就是见不到记者的影子。”他们还说:“请给所有记者捎个信,常到工人中走走……多反映工人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2.
笑言 《新闻实践》2001,(6):37-38
前些天在某报上读到一条新闻,不禁让人瞪大了眼:怎么回事,这样发新闻,不是无异于在向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么! 事情不复杂,采访的“套路”也是常用的:两位记者经过暗访,在余杭区星桥镇一带发现一些汽修厂在大量打造、销售以旧改“新”的“隐  相似文献   

13.
安冬 《青年记者》2006,(17):45-46
7月12日,大河网“网闻天下”栏目出现了一篇题为《女记者曹爱文流泪伤心模样》的帖子,讲述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在采访现场救助落水女孩的全过程。短短几天之内,她成了各大网站的焦点人物,网友称她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河南省委和河南省青联授予她“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而这个梳着马尾辫、大眼睛的年轻女记者今年只有23岁,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部刚刚一年。因为善良而美丽,要做记者先做人7月10日下午,正在电视台紧张工作的曹爱文接到了群众电话,在黄河公路大桥西约300米的地方,有一个女孩在玩耍时不幸落水…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一名摄影记者去外地采访,深夜归来,自火车站存车处取出临去时存放的自行车,发现车轮没气了,推车至附近警亭,心想:有困难找民警,兴许警亭里有气筒.谁知,被警亭里的三名民警盘问不休:“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记者照实回答:“是记者”“采访归来”.“记者有什么了不起?”民警吆喝:“把工作证拿出来.”看过记者证、身份证后非要“工作证”,记者说:“记者证就是工作证”,民警说:“记者证是假的,没有钢印.”此刻,又困又累的记者被纠缠得好不委屈,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只好说了一句:“钢印绝对有,没有我负责.”一民警听后,当胸就一拳,随后按着记者的肩膀让他蹲下……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起,本来很正常的一次体育活动、一场体育比赛,一经记者们“妙笔生花”,就被抹上了一层或浓或淡的暴力色彩。如“在洛杉矶杀得性起的开拓者”、“帕尔梅拉斯杀入四强”、“莫宁单骑救主 湖人吞吃太阳”、“大连活剥‘双冠王’海狮生吞‘领头羊’”、“湖人痛宰公牛”、“哥俩刺刀见红了”、“德意志血洗英格兰”等,竟是在报道某场比赛!而与此相应,从事体育的各类人士也都随之变了个样。教练成了“帅”;队员成了“将军”、“兵”、“炮弹”、“射手”,其至“杀手”;整个  相似文献   

16.
在这次波及全国的暴乱中,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被自由地安上了“自由女神”像;在游行的行列里,高喊起“新闻自由”的口号。一些青年记者还向我再三申明:“只有新闻自由,才能监督政府!”这些青年人的愿望不能不说是好的,但他们太天真了,殊不知新闻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它和世上一切事物一样,都是离不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在有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侈谈新闻自由,只能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电视新闻界出现了一种怪象:对采访对象所做的采访,很多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说的内容也不完全是他们真实意思的表示,而是记者事先写好了稿子,让其把记者需要的话读出来。这种现象在各级电视媒体都不鲜见。这一现象出现原因何在?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如何做到新闻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1月13日,某报刊登了一篇报道,题目是《武胜任命一批“猪官”》,说的是“前不久  相似文献   

20.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