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教化的德育功能,它是当前高校德育应对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信息多元化等挑战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工作的神圣使命,积极探索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德育创新中具有的必然性、必要性,构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探讨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大课题,并提出了在新时期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搞好高校德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德育遭遇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守护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在新世纪新国情条件下的现实需要。民族精神的教育要纳入高校德育的全过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核心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是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精神培育现状令人堪忧,而其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精神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培育途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是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精神培育现状令人堪忧,而其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精神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培育途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等学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的地位和优势,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民族精神的培育应该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的全过程,真正抓出成绩,抓出实效;高等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高校德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惠明 《江苏高教》2006,(1):122-12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高校德育极为重要的任务。学校德育凸显民族精神的育人功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民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高校育人的时代主题,是当代高校德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和价值功能内在规定了全球化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价值目标;确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目标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内在必然;创新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实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神州”六号顺利飞天,揭开了我国探索太空奥秘的新篇章,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神州”飞天又一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一次彰显了华夏儿女的伟大民族精神。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数千年沧桑依然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极为重要的任务。我们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创造有利的氛围。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当代大学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胥望 《考试周刊》2008,(15):12-13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民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民族精神的培育涉及到方方面面.高校应当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勤劳精神、勇敢精神、自强精神和诚信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是一个永倡不衰的话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提高综合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是贯穿教育工作中的一条主线.那么为了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彻底,更有效,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成了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全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理论。高校必须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和研究。以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为前提,进一步探析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当代,高校国防教育要与民族精神培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中相得益彰,在交互作用中凸显制导与激发的功能取向。  相似文献   

19.
叶坚 《文教资料》2006,(15):7-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等学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和优势,作为高等学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不仅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民族文化,让大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锐意改革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客,在具体实施时应当注意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全员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长期性教育和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