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活动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不少地方有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试验。据一些发表的研究报告,这些试验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998年第9期《教育研究》又有一项实验研究报告发表,即陶文中先生的“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陶文中,1998)。据作者言,这项实验乃是在见到前人的实验的若干病处之后,为有所改革而设计实施的。其中,作者把以前人们单独开设创造活动课或者创造思维训练课这一做法改造为在正常的语文、数学教学课中实现创造思维培养。这个方向可能的确是更有价值一些。 关于这项实验的成效,作者做了两点结论。…  相似文献   

3.
创造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人类已经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离不开创造思维。社会的未来发展更离不开创造思维。叩开21世纪的大门,知识经济将扑面而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应当作出怎样的回应?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小学课程中,它的教学内容最多,课时数最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课堂,是…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本质内核.二者相辅相成.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但在数学教学这方面还重视得不够,表现为:在低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发言比较积极,但到了高年级主动积极发言的学生就很少了,  相似文献   

5.
刘吉才 《山东教育》2021,(10):32-33
童话内容生动有趣,想象丰富奇特,人物形象鲜明,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低中年级教材童话课文数量较多。童话教学也就成为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可导出新颖独特、别出心裁、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必须从观察力、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探索数学规律时的不同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上。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创造想象,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大胆运用直觉思维,形成合理猜想;注重实际操作,掌握创造性技能技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活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开展教学创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独立操作能力,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创造学习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本课题组自编的《学习策略训练》、《语文智力训练》和《数学智力训练》为教材,结合语文、数学的教学,对四年级小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创造学习策略训练。结果表明:采用创造学习策略训练的综合模式,明显地促进了实验班学生创造思维、创造想象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思维品质的优化,并促进了一般学习能力和语文、数学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姜平红 《考试周刊》2011,(69):47-48
课本剧是将语文课本中有情节的课文内容改编成适合学生演出的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的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文学内容变为直观的表象,更易于学生接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过程是:选、读、编、排、演、评。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形象抽象水平,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适当安排代数初步知识的教学不但可行,而且必要。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代数初步知识教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他们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听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进行这种训练的机会比较多。如:讲读课文时,小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都比较差,即使概括出来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笔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课改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以下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只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形式思考问题,要把优化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图形与几何”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它立足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基于结构化视域,从构建“知识结构、策略结构、活动结构”三个方面,例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6,(26):38-39
小学语文是一门需要情感投入、思维发散、主动联想、激发想象的学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处于思维发散度极高的年纪,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且思维尚未被定性,此时正是培养他们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培养相结合,达到既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选材面窄,训练目标单一,训练无计划。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当务之急是编写训练教材。为此,我们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创造教育实践,以现行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为本,挖掘其中的创造思维因素,按单元编写了《小学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材。该教材的培养目标是:1.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发现者。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增强他们发现数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兴…  相似文献   

18.
数学对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方面效果凸显。数学知识来源于创新,又反过来推动人们创新。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将创新思维融于其中。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呢?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贡献自身余热。  相似文献   

19.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就是要形成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这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加强以直觉性与德散性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思维训练。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 ,应该让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展现 ,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 ,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对学生阅读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