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围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不同环节应当使用的改进措施,推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乡土教材是传承乡土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乡土教材开发团队日益多元化,高等院校师生、省市教育科研院所专业人员、新兴的NGO、中小学骨干教师等力量,不断参与到乡土教材开发及实施团队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合作模式:学院派+中小学+NGO、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NGO、文化自觉模式。通过这些合作模式,协调各方诉求,整合多方资源,反思行动结果,共同推进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娟莲 《甘肃教育》2010,(15):20-20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是身边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也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江苏张家港南沙小学根植乡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托全校教师,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科研为抓手,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香山特色文化”,用鲜活的校本课程教育人,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松溪第一中学位于南宋朱熹讲学之湛卢书院旧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松溪一中正是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耕县域文化土壤,融贯现代教育元素,围绕“树和谐之理,圆师生之梦”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剑乡武术”、“乡间版画”、“普法下乡”等为主要载体的乡土教育办学特色,以武健身、以美陶情、以法培德,为学生搭建成长圆梦的平台,努力朝“创品牌学校,办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进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乡村教育都以城市教育为蓝本。我们的乡土文化正在这样的改革中悄悄流失。教育给予乡村孩子太多的城市思维,城市认同感,与此同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磨灭了乡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乡土社会成员身份的认同。乡村教育在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被抛离自己的核心层走向边缘化。  相似文献   

7.
学校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以增进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了解,能够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热情。本文着重就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定位、乡土文化的特点及资源选择、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是乡村教育的素材来源,乡村学校教育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千百年来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互哺共生。但如今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下,乡村学校、乡村教师队伍以及乡村学生与学生家长偏颇的教育价值观使得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渐渐疏离。基于对当前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传承危机的反思,乡村学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开发优秀乡土文化课程;转变乡村教师离农化倾向,增强乡土文化自觉;转变乡村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深化乡土情感,以此改变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逐渐疏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将乡土文化引入语文课程,既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构建特色校本课程;可利用乡土文化教学资源,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品质,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留住乡愁,而且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10.
乡土文化是在某一特定地域中发端、流行并且长时期积淀的,是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总和。人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乡土文化的影响。基于乡土文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如此。职业学校教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挖掘提炼、传承弘扬优秀的乡土文化,以乡土文化助力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特色班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论客家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土教育这个理念逐渐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利用客家文化里的课程资源对客家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认识乡土、发展健全的乡土观念,从而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族群观。可以通过开设独立的乡土教程、建立地方文化数据库、培训师资、编写校本教材等途径对客家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乡土教育。  相似文献   

12.
琴、棋、书、画自古有之,是我国的四大艺术,围棋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那科学和艺术相融、智慧和灵性相启的特性吸引了无数棋迷,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体育娱乐项目。为了发展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14.
大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也可以成为经济资源,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对大理历史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探讨,结合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应充分发挥大理历史文化的教育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16.
乡土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乡土文化的教育,它是多元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乡土和天下不只是一种特指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系列符号象征。从乡土到天下,既意味着地理空间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的变化,而链接乡土与天下的纽带则是乡土教育。通过开展乡土教育,可以让个体在感知乡土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对乡土和天下的认同,从而真正成长为适应社会变迁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体育素质培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增强学生体育素质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建设体育校本课程不但能弘扬学校体育特色,还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达到双赢的目的。本文将从建设以达川乡土文化为基调的体育校本课程为出发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其中蕴含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娱乐活动等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日益加剧、乡村逐渐萎缩的背景下,中学生对乡土文化依旧有着独特情感。作为农村中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德育素材匮乏、德育活动枯燥、德育课程低值的状况,挖掘乡土文化,注入新时代精神,创新德育理念、课程和活动形式,通过引用、挖掘、活化、弘扬乡土文化,泽润学校德育,为学校德育提效赋能,有效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德育。  相似文献   

19.
乡土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在广大农村,有优雅的自然环境、广博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优秀乡土文化,为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中学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融合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校本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在所调查的5所乡村学校中,师生的乡土文化传承总体状况不理想。乡土文化传承态度均值高于文化实际践行,教师与学生在乡土文化传承上存在显著差异。鉴于调研的数据,教师和学生要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教育支持。对于学生,要基于耦合理念实施多维度教育;对于教师,要基于地方性知识,从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多元文化品性以及乡土知识教学转换能力方面提供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