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两大主体,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将社会矛盾分析法运用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把握这一进程中"教师"这个主要矛盾及"教师观念"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利于深刻把握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促进传统师生关系模式向民主、科学的现代型师生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2.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2.德育情境的审美化;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欣赏型德育的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与欣赏.  相似文献   

3.
何燕 《文教资料》2005,(4):22-23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必然会形成并依赖于一定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师施展才智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成长的优越环境。一、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构筑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有赖于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因素的配合。在师生关系这个矛盾的统一体中,教师无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矛盾性质及其变化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此时,学生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及行为活动等方面,都处于变化的关键期,较强的开放性、依附性、向…  相似文献   

4.
主客二分是主体哲学的主要特征,它导致了德育师生关系的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是其第一个表现形态,学生中心论和双主体论是挑战教师中心论的产物,它们力图重构德育师生关系,赋予学生主体性;但是,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它们并不能真正实现德育师生关系的优化与和谐。交互主体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具有主客对立所不具有的特征,其特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交互主体蕴涵着平等沟通、交互主体关联着生活世界、交互主体实现了意义互构,从而真正表达了主体与主体关系模式;因此,交互主体将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矛盾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起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地看待它们的主次关系在经常发生着转化。任何轻视、排斥、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对话品德的切磋--对大学德育中师生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的加强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又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支持,还需自身的不懈努力,从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在加强德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好一个具体问题,那就是处理好德育中的师生关系,这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关系到德育目标的实现。一、新形势下德育中的师生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特别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对师生关系的认识逐步科学和明确。德育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师生是互为主体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德育中的师生关系自定义为:德育中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德育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包括彼此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等相互关系。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性概念,是学校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师生关系不是一种永久结构.而是一个生成性过程,依赖于师生之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能使教师体验到生活在“学生就是希望”之中.从而超越自我生活的局限;另一方面,学生则可能体验到生活在“教师对他们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耐心和信任”之中,从而受到积极向上生活的激励。这就是师生关系的真实意义。师生关系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师生关系的德育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以新型师生关系避免与化解师生矛盾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它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时时刻刻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及效果产生能动的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发生了许多矛盾甚至产生冲突,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与妥善处理,势必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避免或化解师生矛盾冲突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改,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毋庸置疑,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改,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毋庸置疑,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从教师教育改革实际、中小学高师毕业生的适应现状以及智育和德育的和谐统一三个方面分析,教师教育改革在加强知识性和技能培训的同时应加强德育意识培养。高师德育意识培养主要有三条渠道:第一,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另一方面,促进高师学生道德意识的提升。第二,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第三,注重教育教学资源德育价值的挖掘和利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师生关系新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 ,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既统一 ,又对立 ,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矛盾。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功能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洁 《甘肃教育》2011,(23):25-25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呈现出偏执、冷漠、叛逆、唯我独尊的个性特点。此时,教师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德育方法,学生就会产生敌对心理,师生关系将紧张恶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赋予德育情感化,少一些埋怨指责,多一些感悟熏陶,少一些简单说教,多一些心灵抚慰。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生态研究旨在用整体的德育生态观的关照德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在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中,教师作为德育实施者,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德育生态建构。基于当下校园欺凌频发的问题,教师在整个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应然取向包括以下四点:一是教师把自身作为学校德育生态整体性的一部分,强调"身教";二是教师对学生生命性的关注:引导学生敬畏生命;三是教师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而保持德育内容的动态性;四是教师要注意营造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生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艺术类高校师生关系既存在普通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也具备其特殊性,师生关系两极分化是艺术类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学生群体、学生个体、教师群体三个方面。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专业指导教师的德育引导作用和信息传递作用,促使专业指导教师肩负专业技能指导和德育的双重重任。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在成人培训中,也应贯彻教书育人原则。应用写作课作为文科课程,在融入德育内容方面,具有独特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将应用文格式作为载体,增补与学员工作相关并含有德育因素的内容,制成课件,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冷漠化倾向,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中的矛盾统一体,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理解的过程。教师在融洽师生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列为首位,而传道是融洽师生关系主要渠道。而传道本身,就要求教师以道立人,以道服人,以道育人。所以,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直接的、主要的原因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只有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善于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的教育才会发生积极的效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育人育德的战略要求,怎样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施德育工作过程和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学生是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师生关系与传统师生关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则是被教育的对象。由于地位、对象不同,决定了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性。“师道尊严”便是传统师生关系的基本法则。现代社会,教师逐渐失去了“闻道有先后”的优势,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新时尚、新知识、与人交往等方面的热情与能力己远远超过教师。因此,在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应从两个角度加以研究:一是师生关系是在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二是师生关系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一、影…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中叶以来,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在学校生活的具体体现。由于它是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师生交往所形成的相互认知的、情感的关系,因而是生动的、具体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德育过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这样。师生关系在德育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影响,师生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如何在德育过程中恰当运用?本文试从师生心理适应性这一角度加以论述,并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