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洁 《考试》2010,(Z2)
有关诗歌形象方面的试题表述有: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如果说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相信吗?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会读吗?请看:"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请再看:"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你是不是为难了呢?其实啊,这是一种独特的诗,叫"回文诗"。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  相似文献   

5.
师:古今中外,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而凄美的爱情悲剧,尤其容易动人心魄。我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诗中有这样的两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为什么引出这两句诗呢?自然是与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有关。请同学们诵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请读出你的情感,读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读完这首诗,是不是觉得这首诗很好理解?这首诗实际上没有题目,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给它命个题目吧。(拟定的题目有"无题"、"离人"、"忧思"、"望乡"等,)出现了这么多的题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本诗属于什么抒情方式?写出了春天的什么韵味?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逾:通“愈”,更加。3.此诗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4.为表达主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5-6题。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别院:正院旁…  相似文献   

7.
<正>《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第一次以一篇课文的形式出现的宋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宋词的韵律美、画面美、色彩美、意境美呢?一、"词"与"诗"比较,体会词韵教学片断一:1.师:同学们,读着这首词,你有没有发现词与诗有什么不同?词又有什么特点?2.指名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高考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 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 是哪一个字?为什幺?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相似文献   

9.
张含颖 《班主任》2006,(4):47-48
除夕,我收到了陈娟的贺卡.贺卡上写着一首小诗:"……风把飘落的日子吹远,只留下记忆在梦中轻眠.善良,不是夜色里的松明,却总能把前途照亮,热血点燃.真诚,不是春光里的花朵,却总能指示希望,把憧憬编织成花篮……"诗下还有一行小字:"还记得您教我们的这首诗吗?您的善良和真诚就是松明和花朵,我深深地感谢您!"这张小小的贺卡使我陷入了回忆.  相似文献   

10.
张春桥的一首题为《俺们的春天》的反动诗,原载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版的《文学季刊》第四期.这首长达五十四行,用白话写的黑诗,是一棵污蔑城市产业工人的大毒草.诗中以"俺们"代表城市产业工人,以"春天"象征他们的理想.诗的开头写道:"太阳还没睡醒",高楼"还恋着星","俺们"就"扔下破席棚",离开"又要鼓肚的妻","半睡的滑过了柏油马路"去上工.是写工人的劳苦吗?否!是在留恋"昨夜的温存".当然也有劳苦,因而"也有模糊的悲痛".这劳苦也就勾起了"俺们"对"春天",即幸福生活的倾慕.  相似文献   

11.
一、揭题导读,渗透学法(一)轻松背诗。1.出题背诗。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首古诗词了。我们来个背古诗比赛,好不好?(1)出示诗题《赠汪伦》,学生背诵。(2)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2.提高难度。师:如果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就能想起来这是哪首诗,那就更厉害了,现在我们就尝试一下。(1)出示《回乡偶书》《夜书所见》的插图。(2)先个别背,再集体诵读。(3)这两首古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二)寻找规律。1.教师出示每首诗的关键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2.师:透过这些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闻捷 《教学随笔》2008,(Z1):114-115
饮酒(略)点睛与精练1.解释下列词语。结庐( )尔( )日夕( )相与( ) 2.按要求填空。诗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句子是_____,_____。3.你怎样理解"心远地自偏"这句诗?探讨与思考4.诗中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怎样解释"真意"二字?诗人为何难以言表?饮酒二十首并序陶渊明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  相似文献   

13.
猜诗谜 小豆子喜欢做诗,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一首这样的诗:"头上皆为水,胸中总是愁。口边虽要吃,眼下渺难求。"然后兴冲冲地对小兰说,用这首诗作为谜面,可以猜出一首唐诗绝句。小兰想了想,不太肯定地说:"谜底是不是杜牧的《清明》啊?"小豆子很吃惊,说道:"真让你给说对了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不就是这样的情况吗?"小兰一听他这么说,就来了劲儿,也拟了一首打油诗,让小豆子猜猜谜底是哪首诗:"看不了,听不了,昏迷了,糊涂了。"看到小豆子犯了难,小兰提醒他说:"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写的,还和西湖有关呢!"聪明的朋友,你能帮小豆子猜出这首诗吗?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导写过程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2.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  相似文献   

15.
选择《琵琶行》来释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冒险,一首古诗,一首家喻户晓浅显易懂的叙事诗,一首以叙事为主干、而非直接以情感为主体的长诗,一首在新旧教学里被"洗得发白"的典范诗,还能何为?这里至少潜藏着几个对传统诗歌教学极具破坏性的问题:一、叙事诗的教学核心是什么?是情感教学,还是构成诗歌内容主体的事件、人物教学?二、叙事诗如何处理情节教学、语言鉴赏及诗歌吟诵之间的关系?三、长诗如何进行课堂化处理,及诗歌教学如何突破与再生? 本文尝试以"关键词"来领入、破疑.  相似文献   

16.
乡村小夜曲     
读这首诗,就像听一支舒缓、柔美的提琴小夜曲,我似乎体味到了诗作者在构思写作这首诗时,那份宁谧、恬淡的心境,这到底是实际存在的"古老的村庄"的一幅月夜画,还是诗作者的一袭幽幽梦境?在今天这样喧嚣、浮躁的世界,不是很需要这样柔若丝绸的月夜的村庄,需要这样一份自然古朴的景致,来养怡人们的神魂吗?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全诗文字平易,情感真挚,奇境迭出,珠玑纷呈,真可谓妙不可言.怎样引导学生品其妙处,悟其妙道呢?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赏读"三部曲",即序诗对读、"诗眼"悟读、美点品读.  相似文献   

18.
如何把握中国现代新诗中的情绪特征呢?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情绪的范围 "情绪"往往是难以言明的,但也并不完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一首情绪诗,我们在读完之后应当感知其情绪的边界和范围,也就是说,它大致属于哪一类情绪.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想象"美" 二、理解朗读,感受"美" 1.假如有了神笔后,同学们想做的事很多很多.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假如>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最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一、揭题 1.咱们中国呀,既是诗的国度,也是词的王国.今天丁老师将跟大家学习一首词.它的题目叫——(范读,齐读,指名读) 2.诗和词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谁能说说有哪些不同? 生1:诗每行字数相等,词每行字数有多有少. 师:所以,词又叫做长短句. 生2:诗只有题目,词既有题目,又有词牌名. 生3:词还分上阕和下阕. 3.那么这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还是题目呢?("如梦令"就是词牌名,它是用词牌名来作题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