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续工程教育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使他们在工作或生产中不断创新,进而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自信、乐学,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富于创造,充满自信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马凌 《考试周刊》2009,(35):119-120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新和创造精神。”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初巾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围绕这个问题我曾在以下方面作过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伟大教育实践的结果。他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别出心裁"实力的教育。我国正处在崇尚创新、不断创新的伟大时代,学生应学会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主动运用创新转化的成果。因此,他们需要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专业教育和训练,不  相似文献   

5.
图1是一道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题目的插图,题目的已知、设问多年没有变化,易使学生在反复地复习中形成思维定势.教师不断创新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主动拓宽、改造解过的典型习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基础知识;在拓宽、改造和完善新题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看出.教育不能拘泥于形式,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堂的作用.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展望未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能继续参与更加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创造和谐、宽松、积极向上、具有强大精神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人才成长、稳定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须建立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确立以人为本和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建立和谐友善的“小环境”,增强职工队伍向心力;建设良好文化环境.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充分尊重员工个性,以诚心对待员工;塑造诚信员工.打造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实验课更是基础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怎样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找到乐趣,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不断方法.才能培养学生才能不断创新知识.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适应新世纪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邢宝志 《考试周刊》2009,(35):17-18
改革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常有又常新的问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要求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倡导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新理念。由于新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思索、不断创新.创造出一套教学相长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伊全胜 《教育探索》2005,(9):122-124
“三个代表”,核心是先进,关键是代表.重点是实践。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必须重点把握几个方面:一是深入、准确、全面地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是全面、深入地领会贯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种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它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类比性习题,指的就是习题的内容相近,或蕴含的数学思想相同,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类比性习题可以是跨章节,即数学学科内的综合性类比习题,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即不同学科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类比性习题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把有一定关联的、具有可类比性的习题,精选出一部分作为学生的作业.类比性习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习惯,提升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可使学生在类比中加深,在类比中提高,在类比中开拓思路,在类比中有新的发现,在类比中有新的创造,在类比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类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富于联想,发现规律,发散思维,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的不是个别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萌芽与基础,、教师更要努力发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时代的呼唤。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巧妙地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以创造学的还原法为切入点,创新化学实验,通过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还原法也称原点回归法,它是目前世界上三百多种创造的新技法之一。它通过把创造起点回归到创造原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它的主要培养目标为高技能复合型以及具有不断创新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它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因此高职教育的成败关乎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的命运。目前高职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如何改变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新的教学体系,如何在生产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衔接起来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使其想象力充分发挥、思维不断创新的环境。这在目前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将会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设疑。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邹琳 《华章》2012,(25)
中国的编辑学与西方的传播学,都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但又各具特点.信息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多种新媒介,新媒介时代的编辑活动,要更多地受到新媒介的影响和遵循传播学的规律,不断创新编辑的内容和形式.编辑对新媒介传播的内容具有整合作用,而编辑的大众化也因新媒介的普及而得到发展;新媒介对编辑的创造活动提出了新挑战,提升了对它的要求.编辑工作者要适应和利用新媒介,不断创新,做好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事物。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幼儿艺术活动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能够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我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尝试运用家乡特有的贝壳材料,指导幼儿用贝壳作画,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探究,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与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