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生源市场”提法不妥高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竞争 ,对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改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许多高校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源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已成为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有同志将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称之为“生源市场”。笔者认为这种概括值得商榷。首先 ,“生源市场”供求的客体含糊。市场供求的客体是指供求双方交换的标的物。生源市场上供求客体是什么 ?是求学者 ?还是高等教育服务产品 ?其次 ,“生源市场”供求的主体不明确。任何市场都应有供求的双…  相似文献   

2.
“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采用双重差分、事件分析等方法,在以录取分数及其位次表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分析2014—2020年江苏省高考理科招生数据,系统考察“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生源质量影响。研究发现:(1)“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均显著提高了生源的平均质量(录取位次),但存在异质性,表现为“一流大学”建设只影响了录取最低分及其位次,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对最高分和最低分产生了作用;(2)资源机制和声誉机制是“双一流”建设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渠道;(3)“双一流”建设通过优先发展部分高校和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优质生源在高校和地区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基于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6—2020年高校生源质量(新生高考成绩)排名数据,运用中断式时间序列准实验方法中的单组时间序列实验法,分析了“双一流”政策对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但区间分布相对比较稳定;“双一流”政策对本科生源质量存在一定影响,38所985高校和67所211高校进一步巩固了生源质量的优势地位;3所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211高校和19所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非211高校,生源质量均有一定提升;原来生源质量较好但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这是由政府资源投入的持续性、社会人才需求的导向性和大学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985”高校生源分省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7年相关数据统计表明,“985”高校生源分省分布呈不均衡的特征。在“985”高校招生规模趋于稳定的背景下,只有调整各“985”高校的分省录取人数才能改善其生源分布的省际不均衡现象。尽管大多数高校在本省的招生比例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在本省仍维持较高的招生比例,其下降幅度尚嫌不足。同时,还有近三分之一的“985”高校在本省的招生比例呈上升态势。此外,各“985”高校在无“985”高校省区的招生比例明显低于在有“985”高校省区的招生比例,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掐尖和择校是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家长而言,进入一所好学校,就意味着孩子的前途多了一份光明;对于学校来说,多招到一些"优秀"的学生,则预示着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胜出。为了招到好学生,各级各类学校各显神通:小升初本不许考试,但学校会和培训机构合作点招;为了争夺生源,各学校争相把招生时间提前、向牛孩作出各种承诺……而近年来,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更是硝烟弥漫,高考招生几乎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华约vs北约、复旦与上海交大斗嘴……于是乎,“掐尖”都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网络流行语。针对这种“掐尖”现象,各方说辞不一。有人以“选拔”的名义,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选拔机制;有人站在教育竞争的角度,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生源竞争,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此类现象一方面源于高校依靠“分数化政绩”提升学校声誉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高校对“优秀生源”内涵的误解。“掐尖”战之所以从高中打到小学,与这样的认识脱不了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6年、2018年、2019年山东省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身份效应客观存在: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够显著提升专业生源质量,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提升作用强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身份有所“升级”的高校群体获得的专业生源质量提升更加明显;但如果不分学科讨论,截至2019年,“双一流”建设并没有明显的学科身份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科是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对专业生源质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分学科讨论时,医学、信息技术学科在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后生源质量显著提升,人文社科、理学学科生源质量的提升较为短暂,而除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以外的其他工学学科以及经管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后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招生“地方化”现象据新华社2005年8月16日报道,2005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3400人,外地生源总数1253人,占36.9%,而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也就是说10个复旦学生中有6个是上海人,“百年复旦变为阿拉复旦”。据观察,许多重点高校都较为严重地存在高校招生本地化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的“大小年”现象,即某高校当年报考人数比计划数多,结果直接导致当年的录取分数线升高,形成招生的“大年”:第二年,由于该校上一年录取分数较高,使得许多考生不敢报考该校,导致该校由于生源不足,录取分数大大下降,形成“小年”。如此循环往复,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跌宕起伏,就出现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  相似文献   

9.
高校优质生源争夺的对策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有力措施争夺优质生源是当前高校招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总结高校招生实践,认为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对策有:做好招生宣传,树立学校在考生中的良好形象;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新兴专业的招生比例,改造传统专业;破除“面子观念”,招收部分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给高分考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开发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10.
“翱翔计划”以高中课改为依托,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学联合,基地校与生源校联合的机制,家长、生源校和基地校老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导师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11,(2):11-11
距2011年高考还有不到半年时间,高校特别是名校之间“圈地”抢夺优秀生源大战已“狼烟四起”。继去年清华、北大联合其他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后,今年“两大阵营”纷纷扩军,形成生源抢夺战中的所谓“华约”和“北约”?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2.
笔者所工作的南宁三职校是南宁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自治区重点职校,在校学生近2000人,开设有商业、电子商务、计算机、烹饪、旅游、饭店、电工等专业。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南宁市本地生源,二是全区县镇、农村学生。在这两部分生源中,都出现了“招进来,留不住”的现象,学校学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笔者在此对自己所在学校学生流失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今年湖北省部分高校分校和二级学院招录了一批本科线下的“五年本科”生源,这批考生人数有近两万人,学校对其收取了一定的培养费或赞助费。  相似文献   

14.
一、"买卖生源"的存在及其危害 "买卖生源"现象是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在招生过程中的一个顽疾.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带来普通高中招生扩大,压缩了中职的生源,中职面临着极大的招生压力,如果不采取其他手段则无法完成招生指标;另一方面,"买卖生源"过程中的利益驱动着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顾招生规定和师德,利用各种关系、渠道甚至是不法的手段去买卖生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98—2011年高校生源质量排名数据,运用中断式时间序列准实验方法中的单组时间序列实验法和多组时间序列实验法,分析了"985工程"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985工程"政策下,绝大部分最初生源质量排名靠前的"985"高校维持了其优势,绝大部分最初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985"高校提升了其生源质量排名,部分最初生源质量排名靠前的非"985"高校逐渐掉出排名前列,而一些生源质量排名原本不相上下的高校因为"985工程"而扩大了排名差距。"985工程"正在重塑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部分顶级的专业特色类高校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公问题迅速成为社会焦点。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与基础教育、高校招生考试、高校招生录取密切相关。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学生输在了竞争重点高校的“起跑线”上,体现程序公平的高校招生考试在报考、施考、命题等环节渗含着“歧视”农村考生的因素,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加分政策、生源属地化倾向也更加有利于城市考生。  相似文献   

17.
卢英敏 《考试周刊》2011,(74):14-15
在目前高校扩招、普高热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下降,“零门槛”入学现象随处可见.这自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分析和解决。本文探讨了中职化学教材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笔者在查阅一些普通高校的招生章程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都注明“本校只招收第一志愿考生”,并且有此注明的高校往往都是一些很有名气的“大牌”高校。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大牌”高校的坦诚。“本校只招收第一志愿考生”,无非是要告诉考生本校生源丰足,报考者众,凡有二心者,请趁早放弃。  相似文献   

19.
高考志愿设置改革对地方高校生源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源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招生政策是影响生源的杠杆。某地方高校生源在高考志愿改革后,出现城市生源和中心城市生源比例上升,生源分数段呈现扁平化趋势,且专业志愿满足率下降。它与信息不对称、高校综合实力差异存在因果关系。要改变新政策所造成的生源质量弱化现象,地方性高校应当从培养师资增强实力、制定合理的分专业制度、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增强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成人化”现象突出,主要在于:社会急剧变革激发成人学习欲望、人口结构变化使高校寻求新的生源等外部因素,以及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拓展入学机会、多样灵活的课程方便成人学习、高校成人教育提升个体自我价值等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