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多媒体教材中的声音媒体(一)多媒体教材中的声音媒体沿袭了影视艺术中的一些共性多媒体教材在声音媒体的处理上,大体沿着电视艺术形成的轨迹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借鉴影视艺术为主,然后按照自身的特点形成新的分支。其中属于电影、电视和多媒体的共性,并且可以为后者借鉴的内容是:都负有传播信息和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双重使命,即都具有传播性和艺术性,对于多媒体教材则侧重于传播性;声音媒体都以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三种形式出现。对于多媒体教材,语言不再是对白和画外音,一般采用解说词形式,音乐也基本上不用歌曲,以背景音乐为主。但…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通过电波或导线把声音传给听众,发挥教育和鼓舞作用的。广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而语言是广播的主要表达手段。熟练地、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手段。是广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广播编辑、记者、播音员同时就是语言工作者。高尔基认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我们也可以说,语言是广播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有声语言艺术与录音技术杨惠如一、有声语言的声音元素及作用有声语言由人声语言、音乐语言及音响效果语言等多种语言元素组成。语言在影视中用对话、道白、解说等方式交代故事情节、揭示人物心理,是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主要手段;音乐语言包括背景音乐、说明音乐、主题歌...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中的专题片通常是由电视语言完成的,它包括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如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等),解说词属于声音语言的一种,它是构成整个电视片必不可少的元素,它用自己的长处弥补画面的不足,并和画面、音乐、同期声、字幕等表现元素密切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专题片。  相似文献   

5.
语言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离不开语音,都存在着音响效果的问题。用清代著名文学家姚鼐的话说“不知声音,终身是门外汉”。我们欣赏语言,如果不从声音上细加体会揣摩,所受感染必随之大减。对于作者来说,无疑应讲求作品语言的音乐性。不重视语言的音乐性,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古今中外,不少作家不仅在作品的主题要旨、结构布局上下过大功夫,就是在选择词汇时对音响效果的考究,也有高人一等之处,值得我们去仔细玩味、揣摸。  相似文献   

6.
在微电影创作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与画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为画面提供了一种声音语言,给人领会作品的空间,也为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衔接提供了音响与音效,更能突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情绪的复杂。但音乐并不是单纯的为画面来配上声音,主要的目的是画面与音乐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高品质作品。本文就微电影制作中的音乐制作手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 电视教材是根据教学的要求用图像和声音来表达教学内容的。画面是指静止的或活动的景物的影像,声音包括:解说、音乐、音响效果声等,在电视教材的各种声音中,解说“是只唱主角不演配角的,只要它一出场,其它声音就必须让路。我们可以把效果声、音乐声压低来突出解说声,却不能压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片的制作中,综合利用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音乐语言来创设情境,表现主题,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创作一部电视片时应如何处理这三种语言呢?实践中我们是如下操作的,请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电影包含诸如图像、声音、音乐、语言等模态,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本文以经典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为研究对象,截取电影中三幅连续的画面,从两种模态图像和声音,对该画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希望能够拓展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范围,为观众欣赏此电影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声音是多媒体课件中运用的一种重要媒体。声音运用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课件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声音媒体的运用包括语言(人声)、音乐、音响三个部分。下面谈一谈如何在多媒体课件中更合理地运用声音媒体。  相似文献   

11.
不同凡响     
音响,是指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常常能发现,作家们在写到一定的语言环境时,会使用一些象声词,使作品产生一定的“音响效果”,给读者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觉。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人教版五年制第八册)一文中就多处写出了“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谈电视教材文字稿本语言的创作原则狄云生电视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运用电视录像技术和电视教材语言,以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视听教育媒体。而文字稿本则是电视教材最初的总体设计。是电教导演编写分镜头稿本的依据,也是保证电视教材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多媒体的优越性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1.多媒体的运用使音乐知识变得简洁直观,音乐变得形象具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还可以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和实际的音响效果联系在一起,使音乐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兴趣。比如说讲下滑音时,传统的音乐教学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因为钢琴无法弹奏下滑音),如今可以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制作出下滑音,在网络环  相似文献   

14.
电视广告是最精练的电视叙事形态。电视广告中的声音主要有画外音、人物语言、音乐和音响。电视广告的叙事离不开声音,声音是是对画面的补充与延伸。电视广告运用声音叙事也是由广告本身的传统与特性所决定的。本文将结合个案,从叙事视角、叙事时序、叙事时限、叙事扩展等方面对电视广告声音叙事的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两节语课,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两位青年老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几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多媒体的介入:或精美的画面,或搞笑的卡通动画,学生津津有味地一会儿看动画片、欣赏图片,一会儿分角色扮演,课堂上热闹异常;会议厅里的音响效果不好,播放的音乐近乎哧哧啦啦的噪音,但即便如此,两位老师仍然坚持使用音乐来为自己的范读“伴奏”。  相似文献   

16.
把人、动物或自然物所发出的声音如实地加以描摹.这种修辞方法称为拟声词,英语中有许多表示不同声音的拟声词。一般可分为两大类:1):是直接描绘和反映声音的;2)是不直接描绘和反映的。翻译拟声词时,既要考虑其音响效果,音韵之美,又要注意其译文的忠实、畅达。必须在选词上进行锤炼。  相似文献   

17.
播音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特的有声语言艺术。 广播电台各类节目的文字部分都必须经由播音员创造性的劳动转化为有声语言方能播出新闻、专题、知识性、服务性的节目是这样,就是音乐、戏曲等文艺节目也需要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串联。 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既有声音,又有画面,以声画兼备的形式向观众传播,这当中,声音仍占很大的优势,起着其它形式(画面、字幕、各种特技手段、音乐等)无法取代的作用。英国一位叫格林·阿尔金的人在他的《电视音响操作》一书中,曾论述了“电视不只是一种看的东西”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作一个简单的试验,在某个晚上你看电视时把声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有声电影的发展,声音作为表意元素的地位渐渐上升到与画面影像同样重要的位置,提前相接法是声音在影视作品中运用的十种方法之一,语言、音乐、音响是声音的基本艺术构成,三者在影视作品中提前相接法的使用,作用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一种依赖于声音受众作用于听觉的媒体。音乐广播节目不仅仅是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歌词。一档完整的音乐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恰当的语言会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作者就音乐语言在广播音乐节目中运用的必要性提出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帮助,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听到谱例的实际音响效果,感受到以前枯燥的理论讲解所不可能带来的音响效果,一切谱例范例都能实实在在地响在耳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