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支撑     
前些时,《中国教育报》发表一篇题为《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教育的思想支撑》的专访,内容是华东师大单中惠教授谈《外国教育家评传》一书,大意是说我国不少教师开始关注外国教育家的理论,期盼寻找思想支撑,而《评传》“会给寻找思想支撑的教师一些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简讯     
马冀教授《成吉思汗评传》引起学界关注内蒙古大学马冀教授倾十几年心血而著作的《成吉思汗评传》一书,刚一面世就受到读者欢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学文先生认为,《成吉思汗评传》是集历史性、文学性和当代性于一身的优秀的传记作品,作者在传记文学上用功不浅,做到了既考辩详备,又叙述酣畅;既塑造性格,又评论得当;既视角独特,又深入浅出。他尤其强调指出,《成吉思汗评传》还通过对传主行为、才情、思想、品格和精神的描述与评论,相当强烈地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具有普遍认同感的一些理想成分和价值观念。作者的…  相似文献   

3.
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徐定宝教授撰写的《黄宗羲评传》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学术专著是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的一部 ,属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国家重点社科研究项目。包括《黄宗羲评传》在内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本世纪初“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黄宗羲评传》对三百年前的这位文化巨子进行了全方位观照 ,重在表现其传奇般的生命历程与博大宏阔的学术胸怀 ,有意凸显黄宗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思考与具时代意义的人文情结 ,还试…  相似文献   

4.
由已故老校长匡亚明先生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收有不少历代文学家的评传,我所看到的如曹虹《惠远评传》、杨明《刘勰评传》、莫砺锋《杜甫评传》、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巩本栋《辛弃疾评传》、许志刚《严羽评传》、王英志《袁枚评传》等,都写得充实饱满,具有集当代研究之大成的意义。张瑞君教授的《杨万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是  相似文献   

5.
一部关于中国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生平思想的专著《王守仁评传》,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已故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作者为东南大学文学院张祥浩教授。全书共41万字,十二章,从王守仁生平、经历、王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沉默百年之后的回声——《陶澍评传》读后廖双初(安化县第十二中学,教师,413502)陶用舒教授的新著《陶澍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一书,已于1995年8月与读者见面了。这在学术专著的出版依然步履维艰的今天,虽然晚于书稿撰成四年之后才得以问世,并且...  相似文献   

7.
周守晋 《文教资料》2000,(1):157-160
南京大学李开教授的近作《戴震评传》问世了。这部评传是作为具有深远意义的跨世纪文化工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出版的;丛书的主编,德高望重的匡亚明先生的宏愿是通过深入研究、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两千余年“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丰富的时期”的“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①从这个角度来看,《戴震评传》是这一丛书系列的力作之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其一,作为思想家的戴震及其所处时代的思想、作为学问家的戴震和…  相似文献   

8.
近读王瑞明教授所著《马端临评传》,此书属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九章,30余万字。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评述马端临的家世渊源,生平业绩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政治理想、经济意向、史学思想、治史方法;二是评述马端临《文献  相似文献   

9.
已故南京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教授主编的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旨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业已完成。这套《评传丛书》“属于国家重点选题项目”,涉及历史人物270余人,全书凡6000万字,前后历时达20年始克出齐问世。这一大型文化思想工程的胜利竣工,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欢迎。  相似文献   

10.
由华南师大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编撰的《康有为论著与研究丛书》正在由广东高教出版社陆续推出,首先问世的是钟贤培副教授主编的《康有为思想研究》(近期出版的还有钟贤培、陈永标、刘伟林副教授编:《康南海诗文选》、周德昌教授编:《康南海教育文选》、沈茂骏副教授主编:《康南海政史文选》,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是一位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影响极大的人物.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有自己一个完整独特的思想体系.在国家内外交困,面临灭国亡种危机的情况下,他大声疾呼,变法图强,改革社会;他主张革除封建专制,实行  相似文献   

11.
一场文化浩劫过后,人们重新注意到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化作出不朽功绩的孔夫子了。1982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教授的《孔子思想体系》(以下简称《体系》),1985年3月齐鲁书社出版了匡老亚明的《孔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接着匡老在《文汇报》第288期学林发表《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以下简称“匡文”),蔡老发表《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以下简称“蔡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拟就如何把握决定孔子思想意识的社会存在问题,以及对我国两千年历史文化起着巨大影响的孔子思想实质问题,谈一些粗略的认识,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房德邻一、康有为疑古思想的要点康有为的疑古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中。《新学伪经考》刊行于1891年,是康有为在他的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的协助下编纂的。这部书共14章,其主要内容,梁启超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评余明侠新著《诸葛亮评传》余行迈(苏州大学历史系,苏州,215006)《诸葛亮评传》系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余明侠教授的新著,已故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本书是第一部在完整、系统的意义上,将诸葛亮的思...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大同思想有三个渊源:《春秋》的“三世说”、《礼记》以及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其大同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大同苦乐观、大同平等观、大同仁爱观。康有为具体设计了大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其大同思想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批判了剥削制度,具有极大的民主主义启蒙意义,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思想条件。康有为大同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7-6425(1999)01-0158-03丁丑岁末,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王云度教授的新著《刘安评传》,这是国家教委重点项目《中国思想家评传》书系中的又一部力作。捧读之后,获益实多。刘安是西汉前中...  相似文献   

16.
李若晖教授所著《春秋战国思想史探微》①是近年出版的一部出色的中国思想史研究著作,非常值得阅读和评论。在书中,李若晖教授自谓,“本书从制度与义理互动的角度对春秋战国思想史进行了探讨”,并引康有为之说曰: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卷首《凡例》开篇即言:凡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设想的“大同”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研究康有为的《大同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但与对《大同书》的评价有关,而且也与对康有为的评价有关.汤志钧同志在《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一文中说:“我在《再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和《论康有为〈大同书〉的思想实质》(见《历史研究》一九五九年第八、十一号)中指出,《大同书》是康有为一九○一年至一九○二年避居印度时所撰,《大同书》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18.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作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三国演义》尊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更因其生性多疑、残忍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狡诈"行径,多为士君子所耻。张作耀教授在其承担的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曹操评传》中给曹操以准确的历史定位,认为是"试图结束军阀混战的有功人",并在此前提下,"肯定其事功和诸多有影响的思想,有区别地对待其诡谲之情,非议其嗜杀以及酷虐变诈的为人",此三分,铸就了本书的学术特色。张先生认为:曹操其实"性不信天命之事",同时,也不慕虚名,而是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手段,建立实际的功业。张先生还以"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题,特别分析了曹操的诗学成就以及他推动新文学、新思想运动的杰出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长久以来,诸葛亮被视为"智慧的化者、清廉的典范、爱民的贤相、正义的卫士"。在国人眼中,他几乎成为一尊"神"。而作为反映历史真实的评传,则必须以可靠的历史事实为根据,考察诸葛亮身上有哪些精神素质使得国人将之推上神坛,又有哪些治国理军的经验教训可供后人吸取。《诸葛亮评传》作者余明侠教授,虽对三国历史资料及学界研究动态了然于心,但为写好本书,竟以年迈之身,溯江而上,千里跋涉,亲访武侯遗迹,故能以情理交融之笔,回答读者期待解决的问题。余先生认为:诸葛亮的根本思想是"兴复汉室"。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以非常理性的方式分析天下大势,提出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诸葛亮评传》详细分析了《隆中对》和《出师表》中所蕴涵的多方面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我校历史系教师马洪林的新著《康有为》一书。本书不仅对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作了唯物主义的评论,而且对康有为的后半生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剖析,特别是对康有为在中国近代文化学术思想领域里的巨大贡献作了中肯的评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的《大同书》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清末的学术背景以及康有为早年求学的经历,使佛学在其思想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于世间"苦"的描写,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都体现出佛教在作者思想中的痕迹。深入把握佛学在康有为"大同"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认识中国近代政治思潮的流变以及认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