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宇》号称第一部描述中国同性恋的电影,根据网络小说《北京故事》改编。影片的基调偏灰暗。一开始是捍东几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打台球,几句插科打诨后,蓝宇出现了,像一颗青涩的果子,腼腆、又有些局促。然后镜头转到房间,灯光仍然昏暗,蓝宇仍然局促,坐在沙发上,握紧一只水杯,捍东熟络  相似文献   

2.
时尚人物     
金马影后秦海璐因《榴莲飘飘》违规偷拍而遭5年封杀?与她一起同受处罚的还有《蓝宇》主演胡军和金马影帝刘烨?这则如重磅炸弹让人猜测纷纷,难道这三位影坛新贵还未达到颠峰就不得不黯淡5年? 广电总局很快就予以澄清,原来“封杀”传闻只是一场虚惊。禁令只是针对《蓝宇》和《榴莲飘飘》两倍电影,对演员没有什么处罚。  相似文献   

3.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7,(7):29-32
身高1.85米的胡军曾因主演同性恋电影《蓝宇》而一举成名,荣获香港第七届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因主演内地版《天龙八部》中的大英雄乔峰而星光四射,大红大紫。2007年1月,被誉为"荧屏硬汉"的胡军再度  相似文献   

4.
爱的失乐园     
《断背山》让人想起马丁·斯科塞斯描写男女相爱不遂的《纯真年代》,同样心心相印,同样为世俗所困,李安让我们看到,爱情是不分性别的李安的《断背山》(又译《断臂山》)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它彻底改变了电影对同性恋的表现方式和态度,从此之后,同性恋题材将堂堂正正进入好莱坞主流电影。  相似文献   

5.
《东宫西宫》是中国内地较早在主题上表现和探讨男同性恋的电影。影片通过主人公自主言说的方式,表现了同性恋者这一社会边缘团体的处境和思考,并对异性恋的霸权地位发起质问和挑战。文本通过对影片中主人公权力话语的争夺、虐恋的表现进行考察,试图分析存在于《东宫西宫》中的权力博弈,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对传统权力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潘可武 《现代传播》2004,(5):128-130
拍过《女人心》、《胭脂扣》、《阮玲玉》、《蓝宇》等电影的关锦鹏 ,第一次执导电视剧就是 30集的《画魂》。在香港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著称 ,很深刻地影响了特定接受群体。这种创作个性在《画魂》中得以延续 ,形成关锦鹏对于一个画家同时是女人的传奇一生的艺术的、激情的演绎。他的演绎手法很多 ,对于我而言 ,令人感动的却是一些细节、物件或者造型元素的选择 ,比如灯、镜子、楼梯、画册……一、灯与光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光线是揭示生活的要素之一” ,光不仅展示真实的时间、真实的环境信息 ,而且光的运动、光线条件和画面基调、…  相似文献   

7.
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目前正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只有小孩和粗人才看电影,有品味的人都看电视剧。这听上去有些夸张,但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大有赶上电影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电影界很多精英都开始热衷于拍电视剧。今年美国电视界顶级奖项“艾美奖”的最大赢家《天使在美国》就  相似文献   

8.
同性恋影片     
《中国新闻周刊》2004,(43):69-69
★《费城故事》好莱坞首次涉足艾滋病话题的一部电影。不过正如影片中的黑人律师所说,影片真正想指出的并非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而是对同性恋的歧视。汤姆·汉克斯扮演了一个高难度角色:形体动作不多,但内心活动却极为复杂。他因此赢得奥斯卡影帝荣誉。★《L的话》一部以女同性  相似文献   

9.
周晶 《东南传播》2011,(10):98-99
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作品被视为电影中的边界力量,其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女性身份的强调和延展,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施用与体现,包括导演的同性恋身份对其作品的影响,都凸显了阿尔莫多瓦电影生命中“女性身份”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红 《视听界》2011,(1):110-110
近年来,电影首映式已经成了电影营销宣传的重要手段,且不再是电影主创人员集体与观众见个面的简肇仪式,而是以豪华、奢侈的场景改变着人们对首映式的固有印象,其对电影的宣传作用甚至对票房的直接拉动非常明显。2008年,江苏卫视第一次对《功夫之王》的首映式进行了直播,开启了江苏卫视对电影首映式项目的运作和开发。2009年,江苏卫视进一步对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参拍的《建国大业》、《南京!南京!》、《十月围城》等电影进行首映式宣传。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译介过来的国外电影教材有很多,比如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以及大学堂系列的《认识电影》和《电影艺术》。这些教材的作者大都属于资深的电影理论家,他们在书中注重从摄影、剪辑、场面调度等技术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一种学理性讲述。而这本《电影作为社会实践》的作者格雷姆·特纳本身从事文化研究,这使得他的视角不再拘泥于电影文本,而是将电影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迅猛,无论从电影产业、电影票房还是观影人数上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成为国际电影市场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随着《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商业大片的公映,在带来超高票房,3D、IMAX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让观众开始对"大片时代"的大制作电影产生质疑,华莱坞电影陷入一种"人人看人人骂"的窘境。事实证明,盲目跟风,仅通过大制作高科技等表面方式与好莱坞抗衡早已是行不通的,想要将电影在真正意义上贴上"华莱坞"标签,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中华文化、民族特色,走出一条属于华莱坞自己的电影之路。从早期《小城之春》、《红高粱》的经典电影,到近一些《小武》、《桃姐》的颇受好评,人文电影无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的镜子,也是华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辛毅 《视听界》2012,(4):116-117
随着电影产业的日趋成熟,电影美术概念设计被广泛地运用。电影美术概念设计是随着数字时代到来而出现的新的创作理念,概念设计是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的归纳与精炼。《指环王》的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美术概念设计的典型代表。和《指环王》同类别的《黑客帝国》、《星球大战》、((2001漫游太空》、《银河系漫游指南》、《无极》、《潘神的迷宫》等魔幻类科幻类以及其他题材的影片,都运用到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电影未来发展重要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屈小顺 《今传媒》2011,(6):95-96
由杜琪峰执导、韦家辉编剧的爱情喜剧电影《单身男女》,在延续其《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的基础上,为了顺利进入内地电影市场进行了策略上的调整并取得了突破。论文从电影本体意义上对该片进行了多元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个老影迷,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了不少电影刊物,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刊物的"五朵金花":《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影画报》、《上海电影》、《长春电影画报》。而这五种刊物中除了《长春电影画报》外,其余四种都创刊于上海。  相似文献   

16.
不灭的星火     
<正>仲星火,安徽亳县(今亳州市)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9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直至退休,拍片逾百部,代表作为《今天我休息》《李双双》《405谋杀案》《巴山夜雨》《月亮湾的笑声》《天云山传奇》《相思女子客店》等,曾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和"50位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红色电影的历史及角色变迁红色电影,即反映革命精神及英雄主义的电影。红色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中的一个种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缩影。早在1942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中国产生了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戏剧、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诸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电影。文学评论家曾镇南认为: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  相似文献   

18.
2014年5月,一部《归来》震撼电影界,在电影上映之前,导演张艺谋就曾说,这是他对电影之路的归来,对早期张艺谋电影的回归。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期待非常高,想看看又一部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电影,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在电影上映之后,各界评论不一。本文旨在从主题、情节设置、人物等方面,将小说《陆犯焉识》与《归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梁尚蓉 《今传媒》2020,29(3):115-117
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了7. 2亿的票房,这部电影的热映将国产青春电影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国产青春电影基本上沿袭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旧叙事策略,一场繁华盛大的青春光影盛宴由此展开。2014年《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影片相继出现,2015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继续书写着对青春的追忆,如《万物生长》《左耳》《栀子花开》等影片,构建了国产电影的青春消费奇观。然而,此类青春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同质化、情节松散、过度堆砌怀旧的倾向,人物性格单一、叙事模式化的共同特点使得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2016年《七月与安生》和2017年《芳华》等青春题材的影片凭借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本文通过分析《七月与安生》对青春怀旧电影叙事的继承和创新,希望为此后的青春题材电影提供良性发展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何雨萌 《声屏世界》2022,(3):115-117
真实电影是一种根源于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电影类型.文章以声音为主题对真实电影创作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三部影片《我是一个黑人》《西伯利亚的来信》《利维坦》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分别从声音与图像的关系、电影的作者权、图像所有权、纪录片的客观性等方面入手,解析声音在真实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