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欣赏     
《小学语文》2012,(9):9-9
天堂电影院 这是影迷心中的神作,电影爱好者永不老去的经典。童年种下什么,,收获的也将会是什么,片中的小多多收获的是透过胶片的那一道道光束。贫穷年代,一个电影院便是一个小镇每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影片最后,当多多收到老放映员留给他当初剪掉的片花时,那一连串的吻,辉映了童年的美好和希望。电影是浓缩的人生,而人生是延长的电影。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在50年代流行的汽车上看电影,这种电影院叫Drive-in Movie Theatre“开进去电影院“。就是把汽车开进一个很大的户外空地,有的地方大到可以容纳5百辆汽车。空地最前面架着大型银幕,每个停车位旁边都附带扩音器盒子,电影的声音通过这个盒子传送出来。Drive-in电影院在70年代中期到达颠锋,当时全美国有将近2千5百家。其实drive-in电影院,不只是看电影的地方,而是全家一起享受的户外场所。电影开场前,大家在草地上野餐,小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玩耍;很多电影院还在银幕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具有影响力的市民娱乐活动之一。以金城电影院为个案,以首轮影片观众上座率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电影院影片上映的一个市场周期,以及观众上座率的变化趋势。而金城电影院观众上座率和营业收入的“双低”现象,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30年代晚期上海电影市场经营环境的险恶。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月来,每天早晨在窗边读上十来页《教室里的电影院》。秋虫唧唧,凉风拂面,阵阵桂子的芳香,让人陶醉。秋天的清晨很美好,因为手上的这本《教室里的电影院》不时带来思想的芬芳。谈到电影,人们会把它和娱乐紧紧联系在一起,它被看成一种生活的消遣,一种文化快餐,把电影引入课堂,很多人望而却步。夏昆老师却以他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开设了电影课程。正如夏老师自己说的,他是一位窗户边的守望者,他要让关在黑屋子里的苟延残喘的学  相似文献   

5.
20年代,江苏省各种专业教育会社大量涌现,其中由江苏省教育会骨干参与创设的占绝大多数。究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当时教育改革形势使然。民初以后,由于外国现代教育思潮不断从国外传人国内,过去向未人知的各级各类教育渐渐受到了重视,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通俗教育等,到20年代逐步开始进入了一个实施时期。虽然,江苏省教育会内部结构对此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如20年代初江苏省教育会内干事会撤销了原来的普通部和专门部、改设学校教育部、社会教育部二部,就是顺应了当时教育发展这种变化,但江苏省教育会毕竟是一个综合性教…  相似文献   

6.
英语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娱乐不仅可以在电影院观赏,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本文详细阐述了英语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英语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只要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选择适合的英语电影教学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运用外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的草创时期,也是北京电影市场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从当时新式电影院的营建、改造,电影放映、电影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影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描述20世纪20年代北京电影市场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对北京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国前夕,我从师范学校肄业到一个县城完小教小学;五十年代我又考入高校去读中文,毕业后被分到滕县一中教语文。开初,我只是《山东教育》的一个普通读者。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由读者“晋升”为《山东教育》的作者。那是在1961年的下半年。山东省教育厅派人到滕县一中搞调查研究。我当时任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在一次小型的教学座谈会上,我作了关于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专题发言。会后,省厅尹钧荣主任让我把发言整理成文章,他说要交给《山东教育》杂志去发表。我的第一篇教学文章,就这样被发表在《山东教育》第十一期上,题目是《有的放矢,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9.
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冯秀琪“电化教育”是在本世纪二、二十年代,随着西方的视听教育传入我国,当时的有识之士在综合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基础上,独创的一个名词。它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新兴教育的意思,其中“电化”是当时的“现代化”的集中体现,“电化教育”就是当...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与胡适的分歧贯穿了五四之后的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事。二人之间的最初教育分歧不在教育观点本身,而是“教育界分歧”,始于1926年“庚款风波”;其次是30年代的政治9牾,基于两种基本爱国观的难于兼容,但非以政见分歧为主要内容;其三,双方主要的、根本的分歧是30年代形成的关于基本价值观——五四价值观的分歧。陶推崇一二九“大众”运动,反思并批判五四“小众”运动;由此出发,陶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教育观,及总的大众价值体系,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及胡在其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样式变得种类繁多,它带来的文化繁荣是空前的。正如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九十年代的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新的文艺复兴,而这种新的文化复兴。同以往的任何时代的文化复兴有所不同,它的特点是新的传媒手段、特别是现代化视听手段的出现,它使文化更为大众化,更带有消费的色彩,这一层意义在当代社会已变得越来越明显,对当代文化的转型的意义是巨大的。 闭路电视系统、卫星传送、家用录像机、摄像机、镭射视盘……所有这些高新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比电影更为直接、更有选择余地的视像文化。电影技术也在更新,十六毫米小型电影放映系统,在不需要专门放映员的情况下可以自动操作,且又价廉物美。现在,坐飞机旅行的人也可以看电影,方便又省时。电影院变了,观众的审美个  相似文献   

12.
教育测量学是在二、三十年代兴起,五十年代定型,最近一、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教育学科。它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和统计方法,对一系列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3.
顾崴 《华章》2011,(16)
一个人曾经看过<放牛班的春天>这场电影,但是当时没有过多的感受,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这不过是对教育不完善的不满和宣泄,对爱的教育的呼唤而已;时隔几年和很多人一起再看一遍,好像有了一种不同的味道,也许经年后的我已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就使我对影片、对学生、对生活有了新的体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14.
(一)“合作教育学”派的产生在苏联教育学的发展史上,可以明确地看出迥然不同的两个大阶段:一是从十月革命到三十年代初期的这个阶段,可简称为“二十年代的教育学”。二是从三十年代至现在的约五十年时间内占统治地位的所谓“传统教育学”。二十年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克鲁普斯卡娅、卢那察尔斯基、沙茨基、布朗斯基、维果茨基等。当时还有一些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由于后来受冷遇、迫害,他们  相似文献   

15.
电影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将电影这种宣法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1909年到1920年,首尔和其它城市(例如釜山和平壤)建立了一系列的电影院。这些电影院大部分为日本商人所有。日本政府要求当时的朝鲜在电影放映之前,将所有境外与国产电影都提交到政府审查部进行审批,在影片放映时,警察会出现在电影院中。1942,韩语电影完全被政府禁止。  相似文献   

17.
一、操行查定法的普及日本学者齐藤利彦研究认为,操行查定是日本明治20年代后期在学校普遍使用的一种学生品德测评方法.它最早始于明治20年与21年之间,当时称之为“人品查定”.当时“人品查定”的目的与方法,日本文部省在明治20年8月6日发布的第11号政令中有明确说明:“学校不仅要进行学科教育,而且还要进行人品培养.学校对每个学生的人品都要作出评定,分‘普通’与‘优秀’两个等级,毕业时给予相应的人品证书.”  相似文献   

18.
一、复式编班复式编班方式主要根据学生人数多少而定。三十年来,我教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复式班,曾采取如下几种方式:(1)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六三年,我先后执教于几所单班小学。那时候学生总数共只有三十名左右,按上级规定开办单班小学。所以当时只要把几个年级合在一起上课就行了。(2)一九六四年秋,单班小学学生数增加到六十多人,学校改为双班初级小学:一年级三十多人,单独编班;二、三、四年级总共二十七人,编为一个三复式班。(3)一九六九年春,校址迁移至另一个村,学生数为八十多人,采取一、三年级合班和二、四年级合班的方式。复式如何编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四个年级编双班,最好是采取一、三年级合班和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上面是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的一段话。这段话的含意是非常深刻的,充分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好似文盲一样。有些老教师在五十年代都看过苏联普乔柯著的《算术教学法》,书里主要介绍教师怎样教。时过三十年,这种只谈教师怎样教的教学法已经过时了,现在,出现了新的数学教学法。它的特点,就是重视教会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在大众眼中跟普通高等教育是没区别的,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并且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在新时期,高职教育要实现产教结合的最终目标,必须办出自身的特色,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