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源远流长,它建立在两国对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延伸.在历史发展中,儒家文化成为中越宗藩关系建立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华夷"观念以及中越宗藩体制在历史上对越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世纪前期,越南阮朝一方面继承了与中国的传统宗藩关系,另一方面也把宗藩模式应用到与周边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中,构建了一种亚宗藩体系。这种模式也是这一时期越南阮朝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宗藩关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延伸。在中法越南交涉中,中法两国有政治权力意义上的外交冲突,也有中西两种文明的碰撞。体现在文化方面的碰撞主要有:宗藩权与保护权之争;天下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在天下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中,又包含皇权观念与主权观念的冲突、“大信不约”与“社会契约”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越宗藩关系和西方近代外交原则下的法越殖民关系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清朝时期,由于为了继续维护以大清为中心的华夏秩序,继续维持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中越化交流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国化继续在越南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中越之间有着长达近千年的宗藩关系史,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展开,许多理论问题尚待研究。本文对中越宗藩关系的发展、变化和消亡进行了回顾。并对中越之间宗藩关系的核心、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简略探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仅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6.
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侵略中国的邻近藩属越南引起的。对中越历史形成的“宗藩关系”与西方殖民扩张体系的内容和实质性比较及对法国侵略越南的历史之考察说明,越南问题和中法战争的发生,是在国际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分割世界领土,侵略中国近邻藩属并进而图谋瓜分中国的严重形势下,法国加紧推行以据越侵华为核心的远东殖民政策的结果。某些外国史学家对中法战争起因与性质的论述不符合历史实际,应予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7.
王武 《许昌学院学报》2008,27(1):113-115
为了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历朝历代越南国王都向中国朝廷寻求保护;为保证边疆的稳定,防止外敌入侵,历朝历代中国君主也都推行"保藩固边"的政策.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独具东方色彩、又带有安全互保性质的"宗藩关系".近千年的宗藩关系使得中越两国结成了"唇亡齿寒、共存共亡"的兄弟之邦,成为古代友好周边关系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8.
《中法新约》第二款的内容从近代国际法意义上宣告了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事实上,该款内容是中法交涉的重点并贯穿于中法交涉的始终。从1874年法越《和平同盟条约》所引起的中法首次交涉起,越南的藩属国地位即受到来自法国的威胁;1884年《中法简明条款》第四款事实上成为《中法新约》第二款的草案;此后中法之间经过对具体条文文字的反复的秘密交涉,《中法新约》第二款终于尘埃落定。这段历史为从近代国际法视角来解读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提供了充分的史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越南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因此需要两国使臣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互通,而赴使诗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应运而生。在中越赴使诗中,有很多都描写到了中越的山川风景以及奇异习俗。从文学地理学视阈对赴使诗中的地理空间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进行挖掘分析,并探查其中蕴含的文人气质,以了解中越使臣们在互往中对民族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自我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的语言文化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即文化特征均带有农业时代的烙印,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越南受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兼具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交际文化观。从历史的角度,对越南人独特的传统交际价值观、交际礼仪风格、交际方式和交际语言表达系统等进行研究阐述,对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越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法双方由越南问题而引发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有相当影响的战争。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在与宝海的交涉中,李鸿章不再拘泥于中越宗藩关系之虚名。而是从国家安全利益出发,与法国划定鸿沟,防止法国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西南。可以说,《李宝协议》的签订,实为李鸿章务实外交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越陆地边界勘定顺利完成,中越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广西、云南两省与越南的合作关系也进一步得到深入,为迎接中越建交60周年以及中越历史上第一个"友好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随着工业文明降临于世,阮朝对外关系的危机和契机同期出现。中越宗藩关系走向瓦解有着必然性,然而阮朝却存在避免沦为殖民地的可能性。但阮朝未能把握此契机,最终历经由中国的藩属国向法国的殖民地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越宗藩关系以朝贡册封为表现形式。清代时中越之间的朝贡不断,贡路的畅通更是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贸易的发展考察中越的朝贡关系,可从中透视桂南地区中越交通路线的发展情况,并探寻出交通兴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越南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影响是深层次和多方面的。从儒家文化对越南传统婚俗的影响这一微观角度入手,探讨儒家讲究规范、追求庄重、追求雅正观念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揭示越南婚俗文化现象背后的儒家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6.
1536至1542年间,明朝对安南莫氏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征讨到承认的过程,明朝中央出于朝贡制度的考虑,为保持安南后黎朝正统性的延续,提出要对篡权的莫氏予以打击,以讨伐莫氏的“叛逆”之罪。一些地方官员从明朝的国力和宗藩关系的角度考虑,实际采取了扶黎讨莫政策。但由于明朝与黎氏相隔甚远,难以操作,最后明朝只得采取和平手段,以逼迫莫氏投降的方式,承认了莫氏政权在安南北方的“合法”地位,重交换机建立起中越宗藩朝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汉文化传统是由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共同构成的:其一是以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基础的殷商文化传统,其二是以周灭殷之后建立的分封制国家为基础的周文化传统。前者是以上下等级森严的政治关系为主体的权力文化,后者是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主体的人文文化。周之后,殷商文化传统并没有完全灭亡,只将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人文文化作为中国汉文化统一的文化传统根本无法说明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儒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一是先秦从孔子、孟子到稷下学派的东夷儒学、山东儒学,其二是从董仲舒到韩愈再到二程(程颢、程颐)的中原儒学,其三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南方儒学。东夷儒学是独立知识分子阶层的儒学,是以独立知识分子的愿望改善社会政治关系的儒学;中原儒学实际是以维护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为目的的官僚知识分子的儒学,从文化传统的意义上来说,中原儒学实际是被斩首了的殷商文化的一种换头术,是以周文化为头颅的殷商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原儒家文化中被改造成了一种将政治专制与文化专制结合在一起的更加繁冗的政治权力文化;南方文化则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整个上层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则是南方儒学的主要特征,这为现代新儒学与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本文还认为,当前河南人的问题实际是中国古代殷商文化趋于解体的表现,这给河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关于越南地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翻译、语源等方面,尚未有学者从中越行政地名重名视角进行系统研究。相较于普通地名,行政地名更加注重规范,能传达出当地历史文化之深处信息,是研究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本文拟从中越行政地名重名现象入手,将其分为“同级地名重名”和“跨级地名重名”两类,从政区通名、语言文化、命名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越行政地名重名背后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进而丰富中越两国文化交流例证。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有利于增进中越双方的了解与信任,有利于促进中越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形成,有利于打造中越交流合作新模式,因此它对于提升中越区域合作的质量、层次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长达两千年的地方化本土化历程中,儒家思想已经深深融入到越南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越南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发挥儒家思想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对于增进中越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越两国文化相通,这是中国学生学习越南语的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了解带有民族特色的语言选择过程。本文探讨如何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运用到越南语教学中及如何理解越南人在日常交际中的语言选择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