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由此可见,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点,一直备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年来,家长会成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向家长  相似文献   

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由此可见,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点,一直备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年来,家长会成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向家长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是家庭里的折射,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3,(5):74-75
家庭序位决定互动模式 在一个大家庭中,面对父母亲,我们是晚辈。我之所以强调序位是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因为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序位,当每个人的序位都正确时,这个家庭的一切都会顺利,爱就会在其中顺利流动。如果错位了,一切就会变得奇怪、不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国瑾  魏雷 《教育》2012,(30):60-6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参与教育的结果。其实,  相似文献   

7.
宋亮 《教育》2012,(2):26-27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支持对儿童实施惩戒教育,他认为:“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特别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家长会是学校、家庭交流的有效平台之一,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相互协作、共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据抽样调查:中小学生对妈妈的要求是希望“妈妈不要对我板着脸”。这个请求天真而有趣,应当让做妈妈者想想。人们总以为,妈妈总是“慈母”型的,不想在不少孩子的眼里,她却是“板着脸”的人,这个形象出人意料也就不太雅观了。这就发生一个问题,在众多的妈妈里究竟是板着脸的多呢?还是笑咪咪的多呢?社会上又另有一说,认为现今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溺爱的多,孩子是家里的“皇帝”、“公主”、“太子”,要什么买什么,给什么,小宝  相似文献   

10.
大人很少蹲下身来看孩子,听孩子讲话,与孩子进行平等的目光交流。因为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里,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有多种权利的人。不久前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学生报星星河俱乐部举办的研讨会上,中国儿童首次采用论坛的形式“控诉”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种种不尊重儿童权利的行为,与会的儿童教育专家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尊重儿童的权利,当今的教育就很难走出误区。孩子们说学生是被家长和老师赶来赶去的一群羊,吃的食物是公式和字母,视野里除了几朵自生自灭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教育现象的相互联系在我们今天变得更加复杂了,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十年间,几乎没有到学校任课;有之,那也只是初到上海时一度在劳动大学短期任课。他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七日的一封信里说:“我到沪以来,……因不得巳,担任了劳动大学国文每周一小时”,同月二十二日的信里又说:“我近半年来,教书的趣味,全没有了,所以对于一切学校的聘请,全都推却。只因万不得巳,在一个学校里担任了一点钟,但还想辞掉他。”鲁迅“教书的趣味,全没有了”是由于在广州中山大学任职时,目睹了反革命政变,不愿意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学校里教书。(他在离开北京前就巳考虑过:“教书的事,……因为社会上的不合理遭遇,政治上的黑暗压力,作短期的喘息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班主任是雕塑心灵的工程师,他的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创意和挑战的。从"心"开始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所在。一、巧用平台用心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因此家长是学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徐小琴 《班主任》2023,(1):42-43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如何让家长真切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使家校沟通有效,进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是我每次中途接班时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亮 《教育》2012,(4):26-27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支持对儿童实施惩戒教育,他认为:"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  相似文献   

16.
影响和决定大学生德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四方面:第一是社会因素,第二是学校因素,第三是家庭因素,第四是本人因素。在这四个因素中,社会因素起着导向性作用,对人们思考问题的倾向、选择处理问题的态度和需求目标的影响都很大。学校和家庭起着调节的作用。所以应在大的环境潮流中寻找和扩大来自社会的积极影响,尽量抑制和削弱社会上消极因素的作用。社会环境影响之所以对大学生德育起着导向作用,首先是因为德育的形成有广泛的社会性。因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的是与非、善与恶的标准,是人对人、人对社会态度的准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皆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所以,社会上一切现象随时都在影响着青年学生,在他们心灵中起着潜  相似文献   

17.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然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充实,人生才有意义。有位作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好学以恒,胸襟气质就会改变;一个家庭有好学的人,家庭气氛会改变;一个社会好学的人多了,社会风气会改变。”马克思最喜爱的格言是:”世界上的一切在我都不陌生。”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是连接家庭和小学的桥梁,必须让孩子上幼儿园。如果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就进小学的话,就如同从社会上最小的集体家庭中一下子被抛进大的社会群体里一样。以前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要按时学习,与三四十名小朋友打交道,应对比自己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学习内容,孩子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所以,最好还是接受幼儿园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先且不论小规模考试,就连高考这样大规模、正规、严肃的考试,作弊现象仍有发生。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言:“曰期亲师,曰自欺,曰违校章,曰辱国体,曰害子孙,考试舞弊之五恶德出。”这足见作弊危害之大。学生作弊固然有应试教育之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缺少诚信,究其原因是家庭、学校对学生缺少诚信教育,社会上缺少一种遵守诚信的氛围。诚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家庭、社会上应形成良好的遵守诚信的道德风尚,作为教育主要传递功能的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我…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1.经济困难.   不少家庭因为经济困难,交学习费用难,近年来农民的负担里,交的各种费用多,农业生产的成本高,农产品的价又较低,加之原来的基础差等原因,不少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特别是遇上天灾人祸,日子更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农户拿不出钱送自己的子女上学读书.有的农户为了减轻或解决家庭困难甚至不惜让自己年幼的儿女外出打工挣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