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校园,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无限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学校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教育导刊》2009,(2):32-34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生命教育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人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双重存在:物质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之为人的根本还在于人类拥有独特、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命教育开始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这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向。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当前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人的价值与意义、情感与体验、交往与实践,体现着人的生命的律动。开掘学校的生命源泉,必须使学校不断地超越各种自我封闭,积极地融入到师生所共在的生活世界之中。学校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在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俗称为"校园人气"。它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内容。胸怀学生,敬业爱岗的正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所以,胸怀学生、敬业爱岗的正气是  相似文献   

6.
弥尔顿说:“心灵是自我做主的地方。在心灵中,天堂可以变成地狱,地狱也可以变成天堂。”在湖北省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里,就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用她那顽强的学习精神,坚强的毅力,奏响了感人的自学成才的乐章,用她那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师德,让原本无声的世界唱出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奉献之歌,让人在钦佩之余,内心里又多了一份浓浓的感动与回味。她,就是潜江市教育局自考办多次号召全市莘莘学子以她为“学习标兵”,市教育局多次表彰为“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全校教师发自肺腑地称赞她:“很了不起!”聋哑学生们见到她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的好老师——程汤汤。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丰富,使精神世界处于一个比较浮躁的环境中,这些因素影响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生命意识淡薄、迷茫,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小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外界的影响和诱惑不能做到正确认识。导致生理和心理以及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导致一些学生心理脆弱和思想困惑以及行为失控等现象。所以,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李尚飞 《学子》2014,(8):38-39
正泰戈尔40岁的时候,在孟加拉的阿什拉姆创办了一所学校。关于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学校,泰戈尔说,它不是基于某种教育理论,而是出自对自己学生生活的回忆。泰戈尔说,是他的敏感使他不能适应来自正规学校的那种压力,"人与世界的真正联系是人格之爱,而不是机械  相似文献   

9.
今天,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着颠倒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这一切也直接成为当下教育的反作用力,它影响和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然而,我们应更加清醒地知道:与其无奈慨叹,不如努力抗争;即使无力改变,也要执著坚守理想。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让德育占据学生校园生活的核心地位;努  相似文献   

10.
微话教育     
<正>@刘铁芳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不可能每一个孩子在学业上都达到同样的高度,但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在他所经历的学校教育过程之中,都能够显示出积极的生命状态,内心被激活,生命被点燃,每天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状态。这就是作为教育过程的好,很显然,这种好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的好之所在。这个意义上的好的学生,才是我们今天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