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张可久为代表的元后期散曲家,在创作上出现了回归诗词的"返祖"现象,曲风绮丽典雅。元散曲"返祖"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其他文学体裁中也较为常见。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文人们避世淡泊之心态有关,同时也受到了宋元之际出现的雅词理论的影响,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元代文人的自觉追求。这种"返祖"不但促进了散曲这一文体的创新,而且使散曲与其他文体相互渗透交融,促进了文体的发展演化,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歌词是一种凝炼的听觉艺术形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语歌词的语言及其歌词抒发感情功能方面出发,分析了英语歌词的文体特点,并通过实例,就英语歌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性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试谈歌词语言的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的是,它是歌唱性文学,歌词的文体特征决定,歌词语言有一定特殊性,尽管如此,歌词毕竟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这种特殊性也要建立在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它仍要受到语言基本结构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对“过河”的歌词进行了文体分析。我们考察了歌词中小句复合体的逻辑功能,并对所有的小句进行了及物性分析,之外还考察了其语气系统。文章分析表明,歌词在措辞的选择、句式的运用和篇章结构的安排上,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体意义。文章最后对歌词的其他文体特征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杜鹃 《海外英语》2012,(11):222-227
乡村歌曲是美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美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歌曲中,叙事歌曲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许多乡村歌曲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是乡村音乐的基本元素。该文从一个特别关注歌词文体特征的敏感读者的角度对美国叙事性乡村歌曲歌词的文体进行研究。该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为文体分析模式探讨及物过程在歌词中的体裁类型、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的展开中所起的作用。大量的歌词表明不同的过程选择体现出不同作家的文体风格。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歌词与歌词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人们对于歌词中所体现出的美国社会和现实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理解并欣赏美国乡村歌曲。  相似文献   

6.
元代后期重要散曲家张可久,其作品风格,自元代以采盛评不断,虽然论者切入角度各异,但都指向清丽共雅。形成其曲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文化、作家和文体几个层面切入。试图对张可久散曲风格成因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三晋大地是中国元曲的摇篮.散曲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绽放出朵朵奇葩.《山西古今散曲选》第一部分所选山西古代名家的散曲作品,体现了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的文体风格、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第二、三部分所选当代散曲作品,初步展示了山西当代散曲创作群体的创作实绩;第四部分精选了全国107位作者发表于《当代散曲》的佳作,以见证当代散曲风靡全国、蓬勃发展的可喜景象;第五部分入选的散曲评论文章,大都从山西散曲创作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提到诗学理论高度,阐发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多种语言学理论对电影《大眼睛》的主题曲《I Can Fly》歌词进行文体学分析,从而揭示这首歌词的文体学特点,以及这种特点对表现电影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了解英语歌词的文体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歌曲之美。本文以现代文体学理论为依据,并结合歌词实例,从语言,语境和语篇三个层面全面分析英语流行歌曲歌词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流行歌曲作为当今深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其吟唱的歌词也在当今的文体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运用现代文体学理论和普通文体学分析模式,从语言描写(音位文体标记、字位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段落)和语境因素(语场、语旨、语式)等几个方面,对披头士的英文歌曲HeyJude的歌词进行全面的文体分析,从中可以窥见英文歌词的一般性文体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英文歌曲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秀山花灯融歌唱与舞蹈为一体,在演唱上使用当地方言,词曲结合贴切,唱词琅琅上口;多数歌曲篇幅短小,用材简练,节奏明快活泼,曲调富有动感,生气贯注,构成了独特的秀山花灯音乐的风格和情韵。其中有不少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别具一格。具体表现为:上下句音乐结构形式、一曲多词、同宗民歌的旋律变化手法、衬腔特点等。  相似文献   

12.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求在演唱中要有独特的技巧。掌握好发音、腔韵、装饰音和衬词等方面的特点和运用技巧,是演唱客家山歌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才能在演唱中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又不断为客家山歌的科学演唱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3.
冀东民歌的曲调丰富优美而又口语化,要掌握其风格与演唱技巧,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以字行腔是把握冀东民歌风格的基础,口传心授是把握冀东民歌风格的方式,韵味是把握冀东民歌风格的灵魂,声乐演唱技巧的正确运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矛盾和冲突为背景,从2种不同声乐艺术的共性表现因素出发,对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民族唱法的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为使我国民族唱法能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唱腔风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以其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唱腔深受客家人民的喜爱,本文试从客家山歌的运腔、装饰音腔、衬词运用等方面入手,结合两位民歌手的演唱特点,探讨粤东北客家山歌的唱腔风格.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社会的政治革命和文学的文体革命大爆发的时代 ,出现了世界性的诗体解放 ,自由诗革命及自由诗在英、法、德、中等国涌现。英语诗歌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和汉语诗歌的新诗革命是东西方最大的自由诗革命 ,产生了英语诗歌的“自由诗”和汉语诗歌的“自由诗” ,两者的文体特征却有巨大的差异。在“自由诗”的概念上 ,中西方有质的区别 :西方的自由诗是有“诗体”的诗 ,至少建立起了“准定型诗体” ,诗的表面韵律仍然受到重视。中国的自由诗极端地打破了“无韵则非诗”的原则 ,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诗体”。应该改变百年来西方自由诗在中国的称谓 ,将freeverse译为自由体诗 ,还应该把中国的自由诗改称为“自由体诗”。这样才有利于新诗的诗体建设 ,特别是对当前诗坛进行的“诗体重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族情歌与少年(花儿)是土族野曲中的主要曲目和组成部分,从歌词的结构上看,情歌的歌词和少年的歌词属两种不同格律的歌词形式,情歌是纯粹的土族语歌曲,而少年是用汉语叙唱的歌种.在音乐风格诸如旋法、调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和现代少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表现手法上的下滑音行腔以及华彩型节奏与长音连在一起的运用现象,都是少年曲调中普遍的处理手段.本文主要从歌词及旋律特征上对土族情歌与少年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8.
声乐表演者所独具的心理情感、文化素养、道德品格等常常使他的表演具有个性,形成独特的风格魅力。个性化的表演是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关键,是歌曲演唱的魅力所在,所以演唱者应该加强个性化表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道情又称“渔鼓”,又名“黄冠体”(道人的装束),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出世思想,后经演变发展为我国民间曲艺的一种。陕北道情是以清涧道情为主体,吸收了陕北民歌及陕北说书的部分曲调,极吴陕北地方特色,成为陕北地区民间曲艺的重要形式,其曲调丰富,音乐优美,主要体现在衬词、节奏、唱腔、调式、过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清丽派散曲是我国古代诗体文学中“雅化”一类的流衍,既是元曲雅化的集中体现者,又对明清散曲的雅化起了示范作用。迄今为止,对元代清丽派散曲列类研究的专论还很少,文章拟就清丽派散曲的思想倾向及其在中国文学吏上的地位和影响,作些尝试性的述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