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对专业人才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各专业的教学方法,开设以科技创新教学为主的新课程、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民办应用型高校即将迎来新一轮审核评估。文章介绍了审核评估指标对教师队伍建设在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教学投入和教师发展四方面的具体要求,认为目前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培养理念滞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青年教师能力素养偏弱、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状,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培养策略,以期促进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本科院校选择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尽管经过多年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有不少改革。但在新形势下,应用型教育应从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以"实践创新"能力为主导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迅猛发展,对其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研究了某应用型高校汽车专业工程教育教师的构成、专业能力状况和专业能力的发展阶段,对其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汽车工程学院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面向社会,突出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实验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参与者,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是绝不可忽视的。但是,目前独立学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方案是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南针,集中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具体实施的路径。本文通过采用扎根理论对全国33所财经院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码和分析发现,知识、能力、素质和实践应用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要素,其中实践应用是推动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生成的重要机制。面向未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3+3+3+2”核心要素育人;二是突出实践运用的转化器作用,设计嵌入式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三是明确应用型人才内涵结构,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创新人才的一种类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地方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是时代赋予地方教学型高校的历史重任.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更新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管理及评价机制、搭建全方位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实施“企业讲师团”教学改革工程等,共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实际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知识结构已够用为标准,教育教学的实施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概述了35+10教学方法,通过对我院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就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应用35+10教学法,分别从教学现状、教学目的及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应用35+10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景萍 《教育探索》2008,(12):80-81
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从设计培养方案与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等四个方面去构筑培养框架。  相似文献   

10.
张兴昌 《平原大学学报》2000,17(2):75-75,88
我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在“应用能力”方面应有突出的成就,更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对于教育思想、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和改变。  相似文献   

11.
以工程设计能力教育为主线,构建环境工程专业技术能力课程群和专业方向课程群,以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专兼结合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在教育理念、合作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国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训练条件,其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工程经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议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展多样化合作教育,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否有效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应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以应用型学科为核心的人才小高地,推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构建“模块”教学模式等措施,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胜任教学工作,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师资队伍[1],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依据本院教学条件的优势,及时调整学院的发展策略及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方法,通过讨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指出一条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从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培养定位出发,借鉴国内外一流工程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以“突出传统、面向市场、聚焦应用、创新驱动”的思想和路径,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工程教育方向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16.
现行应用型、教学型工程教学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模糊,个性教学缺乏,实践性教育缺位,教师队伍的非工程化趋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毕业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改革现行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及培养模式为研究目标,立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国家土木工程执业资格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培养高素质土木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几年来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很快 ,其中不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程专科学校升格为工程学院 ,我校 (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也于 2 0 0 0年6月与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南工程学院 ,我们这类由专科合并组建的工程学院如何办学 ?笔者认为 :要发挥我们的优势 ,培养应用型人才 ,走改革创新之路。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清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朱高峰院士在“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 2 0 0 0年学术年会”上是这样说的 :“首先要明确工程教育是专业教育 ,不是通才教育 ,其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 ,而是为了培养从事社会中…  相似文献   

18.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汽车智能网联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提升为出发点,分析了应用型汽车类专业教育的特征和当前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建设以工学为主的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验,提出了机制保障、改革人才引进方式、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立体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存在过于倚重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偏少、考核方式单一等不足,课程组通过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出“N+2”考核方式,使教学逻辑思维更加清晰,注重过程考核,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地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义为单独的"工具型人才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其相关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融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文章从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培养平台等四个方面探究高职教育中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