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中国夫妻伦理观应赋予夫妻关系中的个体以伦理价值的主体地位,弘扬婚姻自由、夫妻平等、严于自律的主旋律,实现感情与义务,理想与世俗的有机统一,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崭新的现代文明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之而对公共行政提出伦理诉求,要求公共行政主体应树立正确的忠诚观、正确的义利观、爱民思想、民主意识、公正意识和义务感等,培育这些伦理思想的对策路径:应建设服务型政府体制、增强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引导、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王莹 《华章》2010,(22)
在新时期的现代家庭伦理中,夫妻之间的伦理问题也出现了有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夫妻之间的地位逐渐平等,婚姻选择也开始更尊重个人自由.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倡一夫一妻制,女性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夫妻伦理有效地维护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的稳定性呈下降的趋势,传统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不断突现出来。以下五个方面是值得提倡的:一、夫妇有别,定位角色。二、相敬如宾,实现人格平等。三、忠贞不渝,夫妻互爱。四,白头偕老,注重情理协调。五,夫妻一体,达到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梁会兰 《文教资料》2006,(23):66-67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不仅在东方世界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哲学要为现代文明作出贡献,就要突破固有的界限,扩大自己的视野,与世界哲学展开积极对话,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6.
汪云 《海外英语》2014,(21):214-215
一直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是学界讨论的重点问题,语言是帮助人类发展的工具,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一种语言的称谓语直接反映称呼双方的社会关系、等级地位、价值判断等。夫妻之间的称谓问题反映了夫妻间的地位关系。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探讨中西夫妻称谓的异同,以此来反观中西家庭伦理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是学界讨论的重点问题,语言是帮助人类发展的工具,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一种语言的称谓语直接反映称呼双方的社会关系、等级地位、价值判断等。夫妻之间的称谓问题反映了夫妻间的地位关系。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探讨中西夫妻称谓的异同,以此来反观中西家庭伦理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社会变革,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冲击和挑战,现代家庭伦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家庭伦理价值观由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家庭伦理原则由家长专制向民主平等转变;夫妻伦理由重理轻情向重情轻理转变;家庭生活由亲子关系为中心向夫妻关系为中心转变;家庭伦理规范体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家庭也由传统走向现代。我国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棱心的传统家庭伦理发生深刻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夫妻关系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既要发掘蕴含于传统家庭伦理中优良的人文资源,更要与时俱进,对之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重构现代父子伦理和现代夫妻伦理。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基础,生长不出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精神。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从传统家长制政治走向现代民主政治,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更新为现代自由平等的新道德体系,同样是中国社会转型中新陈代谢的必然。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并不照搬西方模式和东亚模式,而是充分体现世界现代文明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在当代社会里,继续以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为社会行为规范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冲击下,开始走向近代,这一过程既有它的必然性又有它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思潮的碰撞,在各种思想力量的搏弈中实现了中国伦理思想的近代转向。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伦理道德在近代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酝酿孕育时期,太平天国时的准备时期、洋务派和改良派的中西比较、戊戌至辛亥的建立时期,它在中国近代产生了三次较大的转折,既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表现为由物质化到制度化再到思想化,最终深入到道德化的逻辑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近代行会制度完全为同业公会制度所取代经历了约90余年时间。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新变化,行会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与新兴工商业的发展对行业组织提出了新的制度要求,传统行会开始了内在性变迁,组织缓慢趋新,功能逐渐转变,形成一种较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但是这种内在性的变迁在行业上与地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同时,要使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权威性,还必须得到国家的法律支持,使其成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晚清至民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及其配套措施,提供了行会变迁的制度供给系统,加之商会的推波助澜、西方同业公会的示范效应,从外部促成行会的最终转型。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是内力与外力相结合的产物、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与自下而上的内在性变迁两种方式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教育和乡村建设遗产。乡村教育实验充分发挥民间办教的积极性,提高办学实效;以全体农民为教育对象,关注成年农民的"失学"问题;采取科学务实的改革方法,基于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全面了解农民和农村发展需要。乡村教育实验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因子。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明的人,不明的行为时常存在,并干扰着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现代生活,因此,树立具有现代明意识的思想道德观念,已成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节点和基础性要求。为此,需要做到,第一,强化现代明教育,培育世纪新人;第二,增强社会意识,培植明行为;第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第四,共产党员要做好现代明的表率。  相似文献   

17.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代社会伦理缺失现象,这种缺失反映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利己主义价值观的膨胀,架空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人的道德属性泯灭在滔滔物质利益中;伦理道德的教化和约束功能不断被消解等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可从重新树立理论基点,发展新的人性论;重树传统道德的利义现,扬弃功利主义思潮;宣扬诚信和责任,光大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推动传统的美德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加强传统道德的约束力等四个方面契合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现代汉字部分教学时间少,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将这部分内容从现代汉语课程中分离出来,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选修课,在高师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突出其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实践性,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汉字教学和现代汉字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离异与回归现象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异与回归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离异,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是内因,而西方文明潜移默化乃外因。在回归的动因上,传统文化的顽冥根深是内因,对西方文明的失望是诱因。总体而论,近代中国西化的成就极低,离异明显不足,难度极大,大有半途而废之势,而回归的力度则因传统文化对异质文明的强大排斥力而显得不可阻挡,这是一个值得总结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期间,中国近代海军在多种内外原因作用下,举义易帜,不仅从大清海军转变为民国海军,而且对辛亥革命的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