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恰”辨     
《古诗三首》之一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六年制小语课本第10册第3课)是一首意味隽永的诗篇。其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典型的工对。“恰恰”一词,教材和教参书训为“黄莺的叫声”,值得商榷。对“恰恰”的词义理解是有分歧。查阅新版和旧版《辞海》的诠释便不一样。旧版《辞海》释为“适逢其时之谓”;而新版《辞海》却注为“形容声音的和谐”,现在的诸多选本也是这样解释的。笔者考究,觉得还是旧版《辞海》的诠释合乎诗情,理由如下:一是从历来对“恰恰”的用法看。古典诗歌里用“恰恰”来形容莺声或一般鸟声是…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惯例,大型工具书10年修订一次。经过数千名专家、学者精心雕琢5年之久的1999版《辞海》,以崭新面貌于国庆节前夕与读者见面了。本刊选载新版《辞海》中有关漳州的词目,词目后为彩图本页码。  相似文献   

3.
常去买书吧?是跑书店还是逛书摊?书店各门各类的书任挑任选———然而价格不菲;那么还是去书摊看看吧,虽然乱糟糟的,可有些书着实便宜,为什么?因为那是盗版的!有一期焦点访谈,讲的是新版《辞海》刚面世就横遭盗版,编者几十年的心血被践踏得不忍目睹。新版《辞海》遭遇盗版,足以说明目前盗版行为的猖獗。《辞海》都被盗版,还有什么书能逃得过盗版者的魔爪?著名作家余秋雨自《文化苦旅》一书出版以来,就一直被盗版所扰。《霜天话语》还未正式付梓就被嗅觉灵敏的盗版商盯上,结果很滑稽,盗版竟比正版早出世了。这一着,骗了多少…  相似文献   

4.
“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可是,这句话里的“秋毫”,究竟指的是什么东西?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辞海》(修订本)《语词分册》1869页,对“秋毫”的解释是:“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孟子·梁惠王上》里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朱熹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新版《辞海》把“秋毫”这个词解释成“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它所依据的只是朱熹的注,并没有别的依据。而朱熹的注中,说的只是“毛”,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毛,新版《辞海》依据什么把朱熹所说的“毛”解释为“鸟兽毛”呢?似乎没有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时,有以下数语:“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一词,《中文大辞典》释为“惊退也。退缩也。”新版《辞源》、《辞海》均释为“惊  相似文献   

6.
《辞海》职官词目释义商榷杜文玉新版《辞海》是解放以来出版的重要大型辞书之一,全书优点很多,贡献颇大,但一部大书成于众手,难免有抵梧纰漏之处。笔者翻检所及,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就职官词目释义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意见。1辞典的释义。都有一个“溯源...  相似文献   

7.
新版《辞海》(下称新《辞海》)问世已经三年了。它作为我国建国后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它在积极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检验。大家出于对新《辞海》的热爱和关心,也为了总结辞书编写的经验,提高辞书编写的质量,对新《辞海》在释义、注音、书证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陆续提出了商榷的意见。本人在使用新《辞海》的过程中感到它还有疏漏遗缺、未尽使人满足的地方。为了同样的目的,现不揣浅陋,就新《辞海》在词目、词义、书证三方面似宜弥补的遗  相似文献   

8.
初中第三册《愚公移山》开头一句:“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课本对“河阳”的注释是“黄河北岸”。我们认为,“河阳”应是古地名。一、从时间看。新版《辞海》“河阳”条目有注:“古  相似文献   

9.
正左老师备课,很有讲究,很有方法,很有经验。通常,语文学科的备课,他至少有三套备课本:一个教案本,一个练习本,一个写作本。教案本,就是每篇课文的课堂备课。左老师的语文工具书可谓齐全,光字典、词典就有《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辞海》等。备一堂课,他面前摆的参考书就有两三本,新版的、老版的,都有。以前备课讲究教学重点难点,现在备课  相似文献   

10.
从“嗜”的适用对象,循着汉字的发展规律,根据前人的训诂资料,“嗜”的本义或犹值得探究。一我们是从两部素孚众望的辞书《辞源》、《辞海》获得启发的。它们给“嗜”的释义,单从1979年新版来看,《辞源》是:  相似文献   

11.
文非 《语文知识》2001,(6):18-19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其中的“恰恰”一词,马茂元《唐诗选》、新版《辞海》都解为状鸟鸣声的象声词。但对鸟鸣声的解释,前人早有疑议。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杜诗‘自在娇莺恰恰啼’,今解‘恰恰’为鸣声矣。然王绩诗:  相似文献   

12.
新版《辞海》所收的条目,有“画虎类狗”,乃古书习见词语。例如《后汉书·马援传》:“效(傚)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又,曹植《与杨德祖书》:“以孔璋(陈琳字)之才,不闲(娴)于词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  相似文献   

13.
“捉襟见肘”一词“见”字的读音,《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3版,未见新版),《新华成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均注为“xiàn”;且《汉语成语词典》在解  相似文献   

14.
编纂1999年版《辞海》的缘由一是政治经济形势变化。10年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由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国内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量老的条目亟待修订,新的条目亟待补充;二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科技条目显得陈旧不堪,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极不协调;三是装帧印刷过于落后。旧《辞海》都是“白纸、黑字、线条图”。不但大大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而且与香港、台湾地区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新版《辞海》新在何处新词目:新增词…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也是个响亮的名字。但这位古代文豪苏轼为何取号东坡居士,知之者却未必多。过去以为是因他曾在谪居地黄州(今湖北黄冈的东坡筑室而居之故。新版《辞海》乃至《辞源》也都这样解释“苏东  相似文献   

16.
《辞海》、《辞源》(以下简称两辞书)是我国两部综合性大型工具书,是知识界、读书界视为杠鼎之作、举足轻重的辞书.自旧版《辞海》(1936年)、《辞源》(1915年)刊行以来,经过几次修订,到1979年正式出版,随后10年一版,进行修订.至今已有89版和99版两个新版本.作为百科综合性辞书,新版修订,应及时吸收各学科最新学术成果,特别是在学科领域已成共识的成果.然而,两辞书修订版“宫调“辞条释义与当前音乐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现提出拙见,请教大家.……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陋室铭》有“谈笑有鸿儒”一句。何谓“鸿儒”?新版《辞海》说:鸿儒,“犹大儒。旧亦泛指渊博的学者。《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课本的注释采用此说,认为:“[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但是,“鸿儒”一词有比《晋书》更早的出处,它的含意也不局限于字面意思。  相似文献   

18.
对于《礼记·檀弓》“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国内流行的辞书有以下几种解释: 谓苛酷的政府比虎更厉害。(《中文大辞 典》) 繁苛的政令或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新版《辞海》) 苛重的政令及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新版《辞源》) 后二条将“政”释为“政令及(或)赋税”,不妥。表政令之意的“政”应读zheng,表赋税之意的“政”则应该Zheng。词语进入言语作品,其音义就具有确定性单一性,不可能既读zheng,又读zheng;既表政令,又表赋税。  相似文献   

19.
“三顾茅庐”这一妇孺皆知的成语,在统编教材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均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讲解这“三顾”之“顾”,就不是人人都清楚的了。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字典辞书中的释义吧———《现代汉语词典》:顾(3)拜访:三顾茅庐。《汉语大词典》:三顾,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亦泛指一再顾访和诚意邀请。新版《辞源》[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世称三顾茅庐。新版《辞海》:顾(5)拜访。如光顾;枉顾。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汉语大字典》:顾(4)探望,访问。如:光顾;枉顾。…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由于文字多疏误,为后世诟病。清代张之洞即在《潘侍郎藤阴书室勘书图歌图为无锡秦谊亭作》诗中有“乾隆四库求遗书,微闻写官多鲁鱼”之句,隐含讥评。近年新版的《辞源》《辞海》“四库全书”条,更进而判定《四库全书》纂辑的动因为“寓禁于征”,“宣扬有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图书”,因此,“命馆臣恣意篡改”。 七、八年来,笔者因参与《全宋诗》编纂工作,接触过《四库全书》中几乎全部宋人别集中的诗歌部分及有关资料。曾陆续发表过《由宋人别集浅论四库全书》、《是稽古右文还是寓禁于征——析四库全书纂辑动因》、《四库馆臣改动底本的原因及其实例》等多篇文字,以具体切实的材料,论证《四库全书》纂辑伊始,对原书是相当忠实的。大量的篡改(包括挖改、换页),基本上发生在成书以后。而且即使多所改动,除因避清代时讳外,四库中极大部分的宋人别集,还是改正多于改误。因此新版《辞源》《辞海》对《四库全书》的评价,是偏颇的,不科学、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